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銀行理財正在發生什麼變化?

銀行理財正在發生什麼變化?

從《中國銀行業理財市場報告(2017年上半年)》看銀行理財發生的變化

原標題:我們所理解的銀行理財正在發生什麼變化?

來源:博瞻智庫(ID:Bzzk-research)作者:任濤、侯哲

2017年9月22日,銀行業理財登記託管中心有限公司(下稱「銀行業理財中心」)在中國理財網上公布《中國銀行業理財市場報告(2017上半年)》(下稱《半年報》)。

一、17年理財半年報有什麼特點?

應該說,每一期的理財年報和半年報都有一些自己的特點,有刪有減,口徑不斷調整,今年的半年報特點如下:

1、理財產品按客戶類別劃分為一般個人客戶、私人銀行客戶、高資產凈值客戶(新增)、機構客戶和同業客戶五類。

2、理財資金投向類別再次進行了調整,分為債券、現金及銀行存款、非標債權資產和權益類資產四大類,同時將同業存單單獨拿出。

3、關於凈值型理財產品仍然沒有單獨統計,而只統計了保本與非保本,這說明凈值型的發展仍然沒有步入正常軌道。

二、理財產品存續餘額和募集金額(一)上半年存續餘額下降0.65萬億元,二季度環比下降0.75萬億元

銀行理財產品存續餘額從2007年底的0.53萬億元,迅速增至2017年1月的30.31萬億元,隨後在今年第二季度又回落至28.4萬億元。2016年12月底這一數據為29.05萬億元,今年第一季度則為29.15萬億元。

2017年1月達到30.31萬億元的高點後,理財餘額明顯回落,特別是第二季度,由第一季度的29.15萬億元降至28.40萬億元,環比下降0.75萬億元,考慮到一季度理財餘額仍保持正值增長(0.10萬億元),二季度的理財餘額回落這應該主要是受「三三四」監管政策影響。

(二)募集金額和發行數量:繼續攀升,餘額下降說明單筆金額更小或期限更短,需要理財彌補資金缺口的動因更強

從半年報披露的數據來看,銀行理財產品的發行數量與募集資金規模仍在保持上行態勢,特別是發行數量,今年上半年共發行11.92萬隻理財產品,較去年同期增加2.16萬隻,而同期的募集資金則較2016年上半年有所下降。

我們認為這說明以下兩個問題:一是在募集數量仍在攀升、募集資金規模僅微幅略降的前提下,餘額下降只能說明單筆理財資金的金額可能更小或者期限更短;二是發行數量大幅增加,意味著銀行業發行理財的頻率明顯提升,在市場利率不斷上行的背景下,應能說明銀行通過發行理財的方式彌補資金缺口的動因更明顯。

三、機構理財與同業理財分別大幅下降1.04萬億元和1.38萬億元,高凈值理財成唯一增長理財類別

1、2017年上半年,理財產品餘額降幅最為明顯得主要體現在機構理財和同業理財層面,分別下降1.04萬億元和1.38萬億元,二者合計降幅合計達到2.42萬億元,是理財餘額下降的最大推動力。

2、一般個人客戶理財餘額也有所下降,降幅為0.32萬億元。

3、私人銀行客戶專屬理財微幅下降0.07萬億元,變動幅度不明顯。

4、上述四類客戶降幅合計達到2.81萬億元,這意味著其它類別理財增加了2.16萬億元,從半年報披露的信息來看,高資產凈值客戶理財產品存續餘額為2.13萬億元,應該是相對應的。

因此,高資產凈值客戶理財產品是上半年理財餘額唯一增長的部分,達到2.13萬億元,而在之前的統計中沒有高凈值客戶理財的類別歸屬,同業理財、機構理財、一般個人客戶、私人銀行在上半年分別下降1.38萬億元、1.04萬億元、0.32萬億元和0.07萬億元。

四、股份制銀行、大型銀行理財餘額下降最為明顯,分別達到0.45萬億元和0.16萬億元

1、股份制銀行理財餘額佔比達到近40%,國有大行的理財餘額佔比也達到近35%左右,因此股份行和國有大行理財餘額佔比合計接近75%,占理財餘額合計的3/4,是理財規模快速增長的主要推動力

2、外資銀行理財餘額一直穩定在0.35萬億元左右,而在國內銀行理財規模受到約束的背景下,外資銀行今年上半年理財餘額卻在緩慢攀升,由0.33萬億元增至0.37萬億元,因此外資銀行理財餘額成為上半年唯一正值增長的類別銀行

3、17年上半年理財餘額環比下降最為明顯的銀行是股份制銀行和國有大行,分別下降0.45萬億元和0.16萬億元,特別是股份制銀行,其二季度理財餘額下降0.60萬億元,可以解釋下降規模的近80%,因此股份制銀行理財規模下降主要是受監管政策影響

4、國有大行理財餘額下降主要集中在一季度,應該是受到MPA考核的影響,所謂「三三四」檢查對其影響不大,因此國有大行理財規模下降受其自身調整的因素較大

5、城商行與農村金融機構理財餘額微幅下降,變化並不明顯,這主要是由於發行理財產品的城商行數量和農村金融機構數量增加,抵消了下降的影響,但相較於過去的高增長,理財收益率處於高位的城商行與農村金融機構仍然面臨較大壓力,儘管發行理財的機構數量在增加

五、理財資金投向:非標和現金及銀行存款降至15%附近,債券穩定在40%以上,權益類資產達到1/4

理財資金投向主要有債券、現金及銀行存款、非標債權、權益類資產等幾類,其中債券還可進一步細分為利率債和信用債,信用債還可按評級繼續劃分,非標債權資產也可按資產類別進行劃分。

儘管理財資金投資類別相對比較多,但我們能夠查詢到數據信息卻比較有限,因此在分析時僅就部分指標進行探究。

1、理財資金投向中非標債權和現金及銀行存款的佔比逐漸降低,均已分別降至15%附近

2014年以來,銀行理財產品投向非標債權和現金及銀行存款的比重便逐漸降低,非標債權主要是受監管政策對非標約束的影響,但在2016年理財投向非標的佔比又有死灰復燃之勢,不過在2017年上半年一系列穿透監管政策的限制下,非標債權資產佔比仍不可避免往下走。2014年非標債權資產佔比在25%以上,目前已經降至15%附近。

對於現金及銀行存款,由於其收益較低,但考慮到流動性和監管的規定,銀行理財仍保持一部分資金投向於此,但受限於收益的要求,目前現金及銀行存款的佔比也降至15%附近。

2、債權類資產佔比穩定在40%以上,權益類資產佔比抬升明顯

債權類資產在2016年以前一直在銀行理財資金投向中佔據主要位置,最高達到50%以上,不過考慮到收益性的要求等因素,2016年以來,有所下降,不過仍保持在40%以上。

權益類資產在理財產品投資類別中的佔比一直穩定在10%以下,但2016年下半年以來,佔比抬升非常明顯,目前已經達到25%以上。

3、2016年下半年以來,理財資金投向實體經濟的比例明顯提升,目前已接近3/4

理財資金通過債權、非標債權資產以及權益類資產等方式進行實體經濟,但在2016年以前,理財資金在金融體系內空轉的現象非常明顯,2016年下半年隨著去槓桿和去資金空轉等一系列政策的實施,上述問題得到明顯的糾正,理財資金投向實體經濟的比例也從60%左右快速提升至17年上半年的近75%,資金空轉的現象得到較大程度的遏制。

六、理財資金在銀行資金來源中的地位:僅次於存款,17年以來佔比逐漸下滑至12%附近,接近同業負債

我們將銀行的負債來源分為存款、同業負債、債券發行和理財等幾類,並探究這幾類資金來源的佔比演變情況,需要提示的是這裡的資金來源包括負債來源和自有資金來源兩部分,數值上等於總資產。

1、截至今年8月份,存款仍是最重要的,佔比達到60%以上,其次為同業負債、銀行理財和債券發行(主要為同業存單),佔比分別為11.87%、11.01%和9.07%。

2、趨勢上來看,17年以來,同業負債和銀行理財佔比逐漸下滑,分別從13%左右降至12%附近,並且同業負債和銀行理財佔比數值非常接近。

3、同業存單佔比逐漸攀升,目前在銀行負債來源中佔比已經突破9%以上。

因此,按照目前的趨勢,未來可能呈現的局面是同業負債、銀行理財、債券發行占銀行資金來源的比例均為10%,而60%為存款,剩餘10%則為權益資本和其它,而在分析存款的量、價、期限與結構之外,需要更為關注市場化因素權重更大的同業負債、銀行理財與債券發行(同業存單)三個部分。

版權說明:感謝每一位作者的辛苦付出與創作,《Bank資管》均在文章開頭備註了原標題和來源。如轉載涉及版權等問題,請發送消息至公號後台與我們聯繫,我們將在第一時間處理,非常感謝!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Bank資管 的精彩文章:

銀行對決無卡取款
重磅!縮表後還有加息
各家銀行人均工資排名
客戶體驗:領先銀行的成功之道
城商行零售業務轉型報告

TAG:Bank資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