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復旦知名教授鍾揚援藏16年,腦出血仍堅持考察,現遭遇車禍逝世

復旦知名教授鍾揚援藏16年,腦出血仍堅持考察,現遭遇車禍逝世

文|小生

(人生足跡:一個有情懷的地方住著那個寫情懷故事的小生。)

昨天,上海復旦大學研究生院發布通告稱,該校黨委委員、研究生院院長、著名植物學家鍾揚教授9月25日上午在內蒙古鄂爾多斯市出差途中遭遇車禍,不幸逝世。復旦大學新聞辦的工作人員表示,目前學校的工作人員和家屬正在前往事故現場。據了解,鍾揚教授16年曾多次赴西藏等地收集植物的種子,將其保存起來,避免這些植物因氣候變化而消失,以至於不能為人類所利用。

我們都知道生活中總是充滿了變數,卻沒想到意外來的那麼快。就在昨天,「一個基因可以拯救一個國家,一粒種子可以造福千萬蒼生。」說出這番話的人走了。

鍾揚教授生於1964年,1979年考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少年班,今年年僅53歲。

據多名植物學家了解,鍾揚教授長期從事西藏地區的種子資源收藏和保護工作,「他將收集到的種子放進冷庫中,可以保存上百年,他常常說是為百年後的人類收藏這些種子。」

鍾揚在演講中曾經表示,自己收集的種子中,最簡單的是蒲公英的種子,「隨手抓一顆蒲公英,就有大約200顆種子。最麻煩的是椰子,8000顆種子的話,需要兩輛卡車才能拖回來,這才算收集了一種植物的種子。」

7年時間裡,鍾揚和他的團隊收集了1000多個物種的樣本,「目前我們收集的植物樣本大約覆蓋了西藏物種的20%,我們希望在未來10年中,能夠再完成覆蓋20%的任務。

腦出血後堅持考察。

據鍾揚教授的同行好友說,「鍾揚每次去西藏,基本都要待3到5個月的時間,長期的高原生活給他的身體帶來了很多負擔。幾年前鍾揚曾經遭遇過一次嚴重的腦出血,幸虧被身邊的人及時送到醫院,才脫離了生命危險。當時我們見到他,都說他太不要命了,勸他以後不要再去高原考察,但病好之後沒多久,他又跑到西藏去了。」

改變習慣不吃肉。

生病後,為了能夠去西藏,鍾揚改變了自己愛吃肉、喝酒的習慣,幾年來瘦了30多斤。

一個多月前,鍾揚在演講中說,他收集種子的目的之一是應對全球氣候變化。試問,現在的社會,有多少人能站在一個國家的角度去考慮一些問題?又有多少人站在人類的角度去應對一些未出現的問題?鍾揚教授謝謝你這麼的敬業,謝謝你這麼拼,永遠的懷念你。

註:以上圖片來源於網路,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與小生一起交流互動吧。

(我是小生,關注我,來這裡,我把故事講給你聽。)


點擊展開全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人生足跡 的精彩文章:

男人20至30歲,應該扔掉的幾樣東西,換成這幾件
中國發現超級金屬,價值等同於白金,王者歸「錸」
日本向聯合國「狂撒10億美元」,怒刷存在感?還是有其他目的
山西深山發現世外桃源,千年古村引眾人驚嘆

TAG:人生足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