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民國最帥的情聖,號稱青幫北方幫主才華橫溢,死時千名美女為其送葬

民國最帥的情聖,號稱青幫北方幫主才華橫溢,死時千名美女為其送葬

美女愛英雄,自古以來就是人們津津樂道的話題。美女千嬌百媚,楚楚動人;英雄陽剛之氣,讓人羨慕。於是乎,美女和英雄成為古今最合適的CP,可英雄畢竟屬於少之又少的稀有動物,作為芸芸眾生的一員,現實一點。今生能面對面的遇到一兩個已著實不易,更別說與英雄組成最佳組合了。於是美女愛英雄轉變成了如今流行的美女愛帥哥兒,帥哥美女成為了最佳組合。而在這些帥哥之中,有一類群體非常特殊,他們非常有女人緣而且又很會討好女人,無數女子著迷。這類人,我們稱之為「情聖」。如今如果要問最有名的情聖是誰,恐怕大多數人難以說出口,為什麼?太少了,鳳毛麟角。如果要問民國初期誰是第一情聖,很多人都會不自覺的脫口而出,不就是那位帥公子嘛,有錢任性,老婆多,有才華,而且還是青幫幫主呢。那麼他是誰呢?

袁克文

看到上述這個情聖的基本特徵是不是感覺如今的帥哥,美女,小鮮肉弱爆了?的確,如今的這些靠顏值吃飯的明星大腕真的沒法跟民國這位大腕相比,這位情聖不光有顏值,號稱民國四大帥哥之一,而且才華橫溢,隨便寫幾個字就能賣出個好價錢。最厲害的是,人家黑白兩道通吃,與現在的明星靠潛規則不一樣,人家是靠實力說話。不賣關子了,今天說的這位情聖就是袁世凱的二兒子,「民國四公子」之一的袁克文。

袁克文與袁世凱

袁克文的一生幾乎實現了現代社會中一個男人所有的夢想。首先,人長得帥,放到現在,那就是顏值擔當派,舉手投足間隨便一個動作就能俘獲萬千少女的春心。憑藉這父母賜予的欺騙性很強的外表,袁克文很小便出入於風月場所。據記載袁克文11歲時便跟隨長兄袁克定外出狎妓,此後一發不可收拾,長期留戀於美女之間,到處留情,很多美女心甘情願的成為了他婚外忠實的伴侶,這有點跟《天龍八部》中那位大理的段正淳有點相似,其實他們兩個都差不多,妻妾成群,五花八門。不過袁克文與段正淳不同的是,袁克文42歲去世後上千妓女帶著袁克文頭像的徽章自發來為其送行,頭系白繩,哭聲不絕。像袁克文這樣的奇人奇遇,想必空前絕後了。

袁克文一家

其次,袁克文出身好。父親是清末民初梟雄袁世凱,母親出身朝鮮安東外戚大族,是朝鮮王妃的妹妹。背景夠硬吧,比現在那些不求上進的富二代強太多了。可人家袁克文雖然出身是富二代,乾的卻不是富二代的事。他父親袁世凱要當皇帝,他明確表示反對。據說袁世凱「登基」前,「大典籌備處」按著英國宮廷禮服的款式為袁氏家族設計了一系列的皇室服裝,眾人都興高采烈地試穿新衣服,唯獨袁克文連去都沒去。不僅如此,袁克文還即興作詩一首,名曰《感遇》,其中有兩句「絕憐高處多風雨,莫到瓊樓最高層。」意思是奉勸父親當心站得高跌得重,把老本賠光。袁世凱看後勃然大怒,直接將這兩句詩被定為反詩,袁克文因而獲罪被禁足於北海,但同時也名聲大噪。

袁克文書法

袁世凱死後,袁克文到上海遊玩,與黃金榮打成一片,送給黃金榮十枚袁世凱請英商鑄造、用來紀念他出任大總統的金幣。與此同時,袁克文還在上海拜了興武六幫老大張善亭為師,列「大」字輩。這個「大」字輩在當時是青幫極長的輩分了。後來他在上海、天津等地開香堂廣收門徒,成為天津青幫幫主,號稱「南有黃金榮、杜月笙,北有津北幫主袁寒雲」。他在青幫混了一段時期,因無心爭鬥,便移居天津英租界,過起了逍遙的日子。

袁克文、黃金榮、杜月笙

逍遙歸逍遙,業餘愛好是不能丟的,袁克文特別喜歡收藏,揮金如土,凡是他喜歡的東西只要他玩膩了,不管有多麼大的升值空間,他的處理方法就是要麼賤賣,要麼送人,十分任性。據記載袁克文收藏宋元本古籍,無論貴賤,一律收購,他也因此一躍成為藏書名家,很多大收藏家都自嘆不如。除了收藏,袁克文的書法也相當厲害,他寫字不用桌子,把紙懸空,由人拉住兩端,他揮毫淋漓,筆筆有力,而紙無損,字體清俊超逸,毫無匠氣。放到市場上去賣,也能賣個好價錢。後來他生活拮据缺錢的時候,他也是這麼做的。

袁克文葬禮

1931年3月22日,袁克文在天津病故,終年42歲。喪事是青幫包辦,轟動一時:弔喪的徒子徒孫不下4000人,靈堂里輓聯輓詩,層層疊疊,多到無法懸掛。出殯那天,最突出的景緻,還是那些系著白頭繩、面容姣好、來路不明的女性。這是上千名京津兩地的妓女,多為他在青樓時的相識。她們每人胸前配有袁克文像的徽章,自願哭奠守靈。袁克文葬於楊村,方地山為其撰寫碑文:「才華橫溢君薄命,一世英明是鬼雄。」人生若此,死得其所了。


點擊展開全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明哥聊歷史 的精彩文章:

為什麼舊上海杜月笙最會做人?對於杜月笙,張學良六個字說中要害
中國最讓日本佩服的戰爭,戰後日本服氣,不敢再叫中國「支那」
甲午戰爭日本最騙人的一個口號,直戳清朝命門,不少國人深表贊同
甲午戰爭賠款日本2億兩,卻被此人騙回1.45億,日本至今無法追回
袁世凱死前交代兒子:我的墓絕對不能出現此字,否則死後不得安寧

TAG:明哥聊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