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特殊年代「樣板戲」為什麼大紅大紫

特殊年代「樣板戲」為什麼大紅大紫

三次轉身:如何成就樣板戲

改革開放前,政治領域的鬥爭幾乎都是從文化藝術領域邁開第一步的,批《武訓傳》、「胡風反革命集團案」、討伐「新編歷史劇《海瑞罷官》……由文藝進而思想再而政治,成為黨內鬥爭的套路,一次比一次殘酷。在這個套路中,樣板戲極具典型性。

樣板戲的產生可分為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是第一次戲改。早在1950年底的全國戲曲工作會議上,就提出對舊戲曲不良內容進行必要和適當的修改。1951年3月,毛澤東題詞「百花齊放,推陳出新」,同年5月5日,政務院發出《關於戲曲改革工作的指示》,到1952年3月,已有17出京劇被停演或進行了重大修改。這裡已顯示出政府干預文藝的強大威力:不是通過法律形式進行有效甄別,而是通過各類指示、通知、會議精神來確定什麼戲能演,什麼戲不能演。因此,戲改一開始就帶來了不少副作用,出現了杜撰、捏造歷史和歪曲人物、劇情的現象,以致後來有了程硯秋不能—卜演自己代表作《鎖麟囊》的事件。

不過,當時的政治鬥爭還沒有那麼激烈、也沒有無限擴大化,在停演、修改一些舊戲曲的同時,推出了更多新劇目。新編傳統戲中主要有《海瑞罷官》、《謝瑤環》、《趙氏孤兒》、《義責王魁》等,現代戲則有《智取威虎山》、《趙一曼》、《節振國》等。

第一次戲改的主要作用在於意識形態的歸攏。這為後來「革命現代京劇」提供了一些經驗,同時也為「文革」的發動提供了口實。

第二階段則是以「大寫十三年」為標誌。這段歷史不長,性質上卻很容易被迷惑,對樣板戲的由來起著承上啟下作用。

1962年9月中共八屆十中全會上,毛澤東嚴肅提醒大家「千萬不要忘記階級鬥爭」,並且要求「階級鬥爭要年年講,月月講,日日講」。可是,如何才能表現階級鬥爭的嚴重性,引導大家對階級鬥爭念念不忘呢?時任上海市委第一書記、市長的柯慶施有著極強的政治嗅覺,在1963年上海元旦聯歡會上,提出了「大寫十三年」的倡議,同時他說,整個文藝界「毒草叢生」。

「大寫十三年」帶來了一場「京劇革命」。倡議提出後確實湧現出了一大批反映當代生活和意識形態的作品,也使上海成為「革命現代京劇」的重鎮,為樣板戲提供了廣泛基礎。後來的「八個樣板戲」,除《奇襲白虎團》和《紅色娘子軍》外,其餘者或基礎、或成品都來自上海。

此時,這些劇目還不叫「樣板戲」,但劇目的革命立場、階級意識已高度統一,只是它們的「樣板作用」還沒有充分顯示,江青在其中的作用也沒有突出體現。而當「革命現代京劇」變成「樣板戲」的時候,不僅為之一變,而且是大變。

為檢驗「大寫十三年」的成果,1964年6月5日至7月31日,「全國京劇現代戲觀摩大會」在北京舉行,各地文藝界紛紛拿出自己最優秀劇目,八個樣板戲的雛形產生。

於是,歷史進入第三個階段——樣板戲時代。在江青的全面介入和主導下,「革命現代京劇」被打造成了八個「樣板戲」。

樣板戲的來源均出現在「文革」之前,它們首先是「大寫十三年」成果,其次才是「文革」成果。

國家力量使樣板戲走紅全國

八個樣板戲中,率先取得成功的是《紅燈記》和《沙家浜》,尤其是《紅燈記》。在「全國京劇現代戲觀摩大會」上,《紅燈記》和《沙家浜》大獲成功,《紅燈記》於次年2月開始全國巡演,不斷引起轟動,獲得了「樣板」稱號。這也標誌著樣板戲時代的到來。

傳統京劇到樣板戲之間的轉折,有兩個標誌性動作,從現象上看是針對藝術的,實質是政治的。第一個動作是1965年11月10日,文匯報發表了姚文元文章《評新編歷史劇{海瑞罷官)》,後來人們公認,這篇文章拉開了「文革」序幕。

第二個動作是1966年2月,林彪委託江青在上海召開部隊文藝工作座談會,並形成《林彪同志委託江青同志召開的部隊文藝工作座談會紀要》,這意味著江青即將在新的社會形態中取得「旗手」的地位。

《紅燈記》的演出成功,使江青找到了一條通向「旗手」的捷徑。她開始大量招兵買馬,這其中最傑出的藝術家當屬於會泳。他對樣板戲走向巔峰起到了關鍵作用,也把自己推到了「文化部長」的位置上,同時意味著把自己推上了絕路。

1966年5月16日,「文革」正式開始,樣板戲也形成規模。1966年11月28日,江青的政治盟友康生宣布:京劇《智取威虎山》、《紅燈記》、《海港》、《沙家浜》、《奇襲白虎團》;舞劇《白毛女》、《紅色娘子軍》;交響音樂《沙家浜》八部文藝作品為「革命樣板戲」,這是對「樣板戲」名稱的正式確定(此為「前八部」,與我們熟知的「後八部」在劇目上略有區別)。1967年5月,為紀念毛澤東《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發表25周年,這八個戲齊聚北京進行了一次會演。當時的「兩報一刊」進行了連篇累牘的報道,樣板戲開始在全國走紅。

樣板戲走紅全國除了藝術上的吸引力外,重要的一條是動用了國家力量。江青把所有傳統京劇趕出文藝舞台,勒令全國必須學唱樣板戲,還把京劇院團以樣板戲劇組為主體改為「樣板團」。國家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財力,使之成為中國唯一的藝術。偌大的中國,高水平藝術家如此之多,在近10年的時間裡就排了這麼幾齣戲,能不「美」嗎?


點擊展開全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歷史很好玩兒 的精彩文章:

李濟深與蔣介石的恩恩怨怨
解密新中國六大「獨腿將軍」
皖南事變讓蔣介石窺見了什麼
姚依林揭秘:「四人幫」插手外貿工作的鬧劇

TAG:歷史很好玩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