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留住鄉愁:山西呂梁古村落探訪

留住鄉愁:山西呂梁古村落探訪

編者按:山西呂梁沿黃一帶的古村落,因處于山與河的交匯之所,顯得尤為氣魄。處於這般好山水之中的古村落,卻因近年來的城市化大潮逐漸人口流失,民居閑置,手工業衰落......作者在今夏深入探訪這些古村落,除了關注它們的歷史沿革之外,亦提出一個至關重要的問題——傳統聚落如何在信息時代的坐標中定位自己,如何將歷史文化轉化為生產力,留住鄉愁?

在這棗子未熟、核桃正青之際,今夏的一個重要行程是去山西呂梁沿黃一帶探訪村子。它們或鄰黃河而居,或沿古道而落,亦或藏於深山,遠離塵世。

呂梁山脈綿延400里,宛如一條脊樑,縱貫三晉西部。黃河之水奔流不息,席捲大地,盡顯氣魄。而呂梁正處山與河交匯之所,在這片土地上孕育的文化,堅毅如磐石,永恆如流水,鮮明地烙印在呂梁人的身上。

我們一行短短五天之內探訪了柳林、石樓、交口三縣,共21個古村落。這些村子正在申報國家第五批傳統村落,是當地古村落中上乘的代表。它們雖屬晉西民居的範疇,又因選址、格局、環境、歷史、文化不同而各具特色。

柳林縣閆家灣村

柳林縣李家莊村

革命老區,廉吏故里

對晉陝大峽谷自然風光的描寫,磅礴之勢還數《沁園春·雪》里——「北國風光,千里冰封,萬里雪飄。望長城內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頓失滔滔。山舞銀蛇,原馳蠟象,欲與天公試比高。須晴日,看紅裝素裹,分外妖嬈。」1936年為形成抗日統一戰線,紅軍東征,在山西播下了抗日的革命火種。

柳林縣石安村抗日民主離石縣政府

石樓縣留村毛主席路居地,據毛澤東路居地博物館記載《沁園春·雪》創作於此。

交口縣大麥郊村紅軍東征總指揮部舊址

於家溝村形成於元代之前。元代時於氏遠祖遷至石州(今呂梁市離石區)白霜里村喬家溝,在此繁衍興盛後更名為於家溝。據專家考證,於家溝是明代大忠臣於坦的故里,清代「天下第一廉吏」于成龍的祖籍地。

於家溝村沿著古河道分布,主要散落於河道陽面。在水流的下切作用下形成了奇異的河道峽谷,以及峽谷中奇特的山石地形,如:神魚石、神龍石、摩天印,被當地村民世代奉為神靈,或曰好風水。

柳林縣於家溝村

永寧州地圖(於氏遷徒路線),於家溝村委提供。

於氏族規家訓,於家溝村委提供。

順應山水,居住典範

晉西地處晉陝大峽谷之東的呂梁山脈內,其境域北接塞外,南銜平陽,東臨晉中,西瀕黃河,控山帶河,曾為秦晉通衢,山川形勢險固之地。

自然環境與意識形態決定了人們居住的形式。如選址格局,往往依山就坡而建,負陰抱陽;又如材料,靠近黃河的多採用鵝卵石,深山裡的多為生土建築,經濟條件好的則堆磚披瓦,庭院深深。柳林縣的上庄村格局完整,澤水而居,負陰抱陽,依山就勢,正是「人、居住、自然」相結合的典範。

柳林縣上庄村

上庄村街巷及砌築方式

上庄村街道場景

清河(三川河)圍繞在琵琶村的周圍,四周全是水,形成天然的「護城河」。站在村南面神坡山頂,遠眺整個村的形態,儼然一把琵琶琴,村莊因此得名琵琶村。

琵琶村除了地理環境得天獨厚,手工業也曾繁榮過,主要是染布業。以往家家戶戶有棉田,基本都是自家紡線自家織布,織出的布多數是本色(白色),需要染成藍色或灰色。村裡曾經有過最少3家染坊,承攬本村和周邊村落的印染業務。

而隨著改革開放,人口逐漸轉移到北上廣發展,村裡的民居常年被閑置,雜草覆蓋屋頂,石頭長滿苔蘚,幾乎與環境融為一體。這個有趣的現象表面上看起來生機盎然,其實說明鄉村人口流失嚴重、生活氣息和區域文化衰落明顯。而另一方面,與鋼筋混凝土建築相比,窯洞更容易讓自然修復,這個意義上,這類生土建築才真正是環保的、可持續的。

人口流失也伴隨產業衰落,傳統手工藝在市場經濟的大環境下生存困難,只有緊隨時代需求才能長足發展。如何讓傳統優勢和當代文化審美相結合,讓地理環境和產業科技發展相結合,是我們應該積極探索,深入思考的議題。

柳林縣琵琶村

柳林縣琵琶村綠色覆蓋的窯洞

初識棗笆

山西盛產紅棗,特別是沿黃一帶,三交鎮被國家農業部譽為"中國紅棗第一鎮"。

棗笆或獨立於院落之外,或與倒座合二為一,一般分為兩層,上層的功能主要是用來將鮮棗風乾保存,下層為牲口房或堆放柴草。上部輕盈通透,下部厚實封閉,有一個外部樓梯可以從外部通向二層,屋頂為長短坡,短坡向外,長坡向內,大概與朝向和通風有關,當然也可能有肥水不流外人田的說法。

柳林縣李家莊村棗笆院外

柳林縣上庄村棗笆

柳林縣李家莊村棗笆

秀樓婷立

封建社會大戶人家的女孩到十二三歲就要到秀樓里居住,不經允許,不得外出,食宿也在秀樓內。段家坡村的秀樓最為獨特,在二層有一排窯洞給未出嫁的閨女使用,樓下有一眼水井,通過二次打水可以送到秀樓里。秀樓前的挑檐,據說木雕精美,可惜現在不復存在了。當院內有節慶活動的時候,閨女們憑欄而立,今日看著秀樓,彷彿這場景就在眼前。

柳林縣西坡村秀樓

柳林縣段家坡村前院綉樓,段家坡村委提供。

留住鄉愁

山西是煤炭大省,煤文化源遠流長。改革開放早期,挖山賣煤是呂梁人發家致富的主要手段。而當煤礦挖到聚居地下面的時候,形成了大面積的採空區,有的村子甚至面臨著整村搬遷的困境。百姓離開世世代代居住的家鄉,但他們對故鄉的眷戀之情卻難以割捨。

採空區是歷史遺留問題,而當下人應當如何面對,用什麼樣的智慧積極付諸行動呢?

紹興的胡卜村,因大型水利工程而被劃入淹沒區。慶幸的是那裡有文化自覺的居民,並不想讓它淹沒水底,於是通過努力終於把胡卜村從庫區整村搬遷出來了。據說正在建造中國第一個露天博物館,計劃做成具有高旅遊價值的歷史文化精品。

傳統聚落如何在信息時代的坐標中定位自己,如何將歷史文化轉化為生產力,這是一個重要且有意義的事情。交流和刺激帶來的是變革和發展,順應時代需求,打破原始的自給自足的生活狀態,是這些傳統村落最迫切要做的。

有些村子基礎條件非常好,格局也很完整,在這樣的基礎上突破歷史局限,在新環境來臨的時候合理定位,相信一定有更廣闊的發展前景。通過這次對申報第五批傳統村落的考察,大致可以形成一個橫向對比,或許能從中找尋一些共性的問題,也或許有助於了解整個區域或者全國的古村落的歷史和現狀。

其次,傳統聚落對當代建設的影響與意義是什麼呢?傳統聚落是在非常自然的條件下歷經世代逐步建造而成,建造者亦是使用者,他們最了解自己所生活的環境和需求,而經過時間沙漏被保留下來的遺存,足以說明它存在的合理性。有著深厚歷史積澱的傳統聚落,就像是一個活著的博物館,它的研究價值不僅僅存在於設計方面,對社會學、美學、經濟學等方面也有著啟發作用。

柳林辛庄村武林寺牌樓

作者簡介

李士偉

太原理工大學建築系研究生在讀

文字:李士偉

攝影:徐強、李士偉

編輯李菁琳

校對趙曉旭

版權聲明

本文由作者授權行走中的建築學發表,禁止轉載。

投稿郵箱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行走中的建築學 的精彩文章:

姬路文學館:與文化、歷史、時間共存
去西班牙旅行,可以住進哪些建築師設計的作品裡?

TAG:行走中的建築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