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最有品的商人:店長接待窮人,小二接待富人!
古人說,無商不奸。在儒家的眼裡,商人都是壞蛋。再好的胚子,一入商門就會變壞,彷彿男人有錢就變壞。
但在民國年間,卻有一個福建沙縣的商人,叫黃爾康,非常溫情有品,由貧而富,卻無富焰驕人、欺貧重富的行為。
值得一提的是,此人偏偏更優待窮人,反而對富人態度很一般,可謂民國最有品的商人。接下來,就和大家聊聊這位商人。關於此人,主要有兩個故事。
只因為一個銅板,辭退了一個員工
有一年夏天中午,一個小孩到黃爾康的店裡買東西。很奇怪的是,小孩想要買一銅板的白糖。
當時,店員正在吃飯,覺得很麻煩,一文錢太少了,於是就隨口答道:「沒有糖賣。」
但是,黃爾康聽到之後,立即叫住小孩,並將白糖賣給了小孩。隨後,黃爾康讓辭退了那個店員,理由有二個。
(1)天氣這麼熱,小孩來買一銅板的糖,肯定是家境貧寒且又有急用,你說沒有,可見沒有愛心。
(2)你嫌棄一文錢的生意太小,認為麻煩多,由此可見你不會做生意。
店長親自接待窮人,小二接待富人
在傳統的印象里,富人應該由中高層接待,店員小二隨便接待窮人,大家都不會有意見。
然而,黃爾康的做飯,卻讓人恨費解。在他的店裡,有這麼一個店規家訓,重點有兩條。
(1)遇有穿草鞋進店,店主應親自送茶敬煙,以示親切。穿草鞋的,在當時通常是窮人。
(2)遇有穿皮鞋的進店,則由店徒送茶敬煙,以盡禮貌。穿皮鞋的,在當時通常是富人。
黃爾康的做法,讓當時的人非常欽佩,以至於他的生意越做越大,最後沙縣鉅賈之一,連任商會會長達10年之久。
窮人若宴請必到,富人宴請看情況
關於黃爾康的做法還有很多,比如有一個就讓如今的暴發戶汗顏。
黃爾康做商會會長時,應酬很多,但他有一個原則,即只要窮人家邀請,那麼必然是提早先到。
對此,他解釋說:「貧困人家少有宴會,如果不親臨參加,難免使人失望。故寧可不赴富貴人家宴會,也不失禮於貧困人家。」
也就是說,如果富人和窮人的宴請碰巧在一天里,那麼黃爾康肯定參加貧窮人家的宴請,富人家的就只能看情況了。
後記
黃爾康是沙縣城關興義坊人,父親是泥水匠,母為琅口茶行女工,因家境貧困,於是進入了「果育義學」讀書。
因為家貧,所以1895年,即黃爾康在15歲時,就開始在范瑞吉店當學徒。沒過幾年,就開始與人合作創業。
1927年,黃爾康獨資辦黃正茂京果店。因為人品好,隨後生意越做越大,做到了上海、天津、台灣、漳州、永安等地。
其實,古人說「厚德載物」,想要生意做大到一定程度,沒有一定的品德是很難的。當然,官商例外,這屬於不走尋常路。
在民國年間,很多商人都懂得道義和遵循規矩,然而現在卻丟掉了!


※二戰中,消滅敵軍最多的四個盟國,中國第二英美墊底!
※朱元璋和努爾哈赤誰更厲害?從繁衍後代看,清朝更勝一籌!
※二戰最傳奇的俘虜:為了和戀人約會,5年越獄200多次!
※近代日本最痛恨的三個中國人,使勁坑日本,國內名聲卻不好!
TAG:百家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