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揭開電磁學研究的序幕的,竟是英女王的一位御醫!

揭開電磁學研究的序幕的,竟是英女王的一位御醫!

作為研究電和磁相互作用及其規律的物理學分支學科,電磁學由原來互相獨立的電學、磁學發展而來。電磁學在現代生活中應用非常廣泛,各類電動機、揚聲器等運用了其科學原理。

儘管人類對電和磁的認識有上千年歷史,但真正從科學角度鑽研電學,為「電」命名,並由此拉開電磁學研究序幕的,卻是位喜歡科學的醫生……

這位神奇的醫生畫像(網路圖)

「磁」力大比拼

公元1588年,英格蘭東南部的科爾切斯特市裡,人們在盛傳一條消息:英格蘭人吉爾伯特將與義大利人波爾塔進行一場關於「磁」的實驗比賽!

這可是件新鮮事兒!大家還都不太了解「磁」是個啥,這兩人卻要為它展開大比拼了!

畢業於劍橋約翰學院的吉爾伯特原本是名醫生,年輕時就因醫術名滿歐洲。中年時,這位名醫卻對磁力學產生了濃厚興趣。當時,各國科學家對磁學主要停留在「僅磁石或磁石磨過的鐵才有磁性」這個認識上。而吉爾伯特秉承了醫生的嚴謹,經過反覆試驗,得出結論:磁石可以讓鐵絲變成指南針。

吉爾伯特公開這個結論後,收到一封義大利人波爾塔寫的信。信中說,這個理論不足為奇,鐵絲在金剛石上摩擦後,也可以變成指南針……

可以讓鐵絲指示南北的磁石(網路圖)

「豈有此理!」對這個「無稽之談」,吉爾伯特本想不予理會,但不想波爾塔將自己的結論公布了。吉爾伯特也不示弱,於是決定和波爾塔進行一次公開的實驗比賽,讓事實說話。

比賽在科爾切斯特市市區的一個廣場舉行。吉爾伯特和波爾塔站在台上,台下聚集了不少好奇的市民。

比拼實驗開始了。吉爾伯特的實驗分三步:第一步是把一塊很輕的軟木塞放在盆里,任其飄在水上;第二步是把鐵絲放在磁石上反覆摩擦;第三步是把摩擦後的鐵絲插進軟木塞里。這時,只見帶著鐵絲的軟木塞在水盆中晃了幾下,停了下來。大家圍上去一看,鐵絲一端指向北方,另一端指向南方。

「請波爾塔先生試試!」吉爾伯特大度地說。波爾塔從地上拿起金剛石,使勁摩擦,過了很久,他把磨過的鐵絲插進軟木塞里,軟木塞一動不動,更不說指示南北。紅著臉的波爾塔向吉爾伯特敬了個禮,轉身離去。人群爆發出喝彩聲!喝彩觀眾中的投機分子,則把磁力實驗運用到魔術中,以賺取市民的錢財。

獲勝的吉爾伯特再接再厲,於公元1600年出版《論磁》一書。此書系統不但闡述了關於「地球本身是一個巨大的磁體」理論,還記載了用一個大磁石模擬地球完成的「小地球實驗」,被認為是磁學方面的開山之作。

吉爾伯特提出的地磁場示意圖(網路圖)

值得一提的是,當時的科學界對吉爾伯特研究的磁學並不感冒,更沒人專門研究磁學。因為大家都熱衷於鑽研另一門科學。

巧命「電」之名

話說在吉爾伯特與波爾塔進行實驗比賽前後,科學家們鑽研的另一門科學就是電學。而電的發現乃至命名,吉爾伯特亦功不可沒。

在吉爾伯特以前,科學家們一直認為電和磁是不相關聯的兩門學科,很少有人把兩者聯繫到一起。

相對磁而言,人們對電的認識更早。閃電是人類最早看到的電。不過雷電究竟是什麼,古人並不清楚:西方人認為它是「上帝之火」,中國人信奉「雷公電母」。人類最早獲得的電是摩擦產生的靜電:公元前6世紀,古希臘人在佩戴首飾時就發現,用毛皮摩擦過的琥珀能吸附線頭等輕小物體。

雷電,是人們認識到的最早的「電」(網路圖)

年輕的吉爾伯特是個酷愛讀書的人。他從東方傳來的書籍中了解到「頓牟掇芥」、「解結有光」兩種現象時,感到非常興奮。「頓牟掇芥」原載於《論衡》一書中,「頓牟」就是琥珀,「掇芥」就是拾起微小的物體。「解結有光」原載於晉代大文豪張華的 《博物志》一書:黑暗中用漆過的木梳梳頭,或穿、脫絲綢及毛皮質料的衣服時,不但能看到火星子,還會聽到噼噼啪啪的響聲。

琥珀具有靜電效應( 網路圖)

吉爾伯特對這兩種現象早就想研究了。

經過大量實驗,吉爾伯特明晰了電和磁的區別:磁主要是吸引和排斥,而電只有吸引;電的吸引比磁更普遍,不少物體經摩擦都可以帶電,而磁只能吸引如鐵一樣的特殊物質。

「既然琥珀經摩擦後可以輕微物質,那其它物體也是不是具有與琥珀一樣的功能呢?」吉爾伯特突發奇想。很快,他找來水晶、硫磺、玻璃等物體,分別用絲絨進行摩擦。不出所料,它們都可以吸引輕微物體。

「看來這種吸引力並非琥珀獨有,而是普遍存在於物質內部的東西。這倒底是什麼東西呢?」吉爾伯特陷入冥思苦想中,吃飯在想,躺在床上在想,連走路也在想。來到河邊,看到滔滔流走的河水時,他突然有了思路:水無形狀,但無孔不入;琥珀等物體吸引輕微物體的力,不就像水一樣嗎?

吉爾伯特認為:類似產生琥珀之力的東西,可能就是物體內部的「隱形水」;受到摩擦後,「隱形水」被擠了出來,表現為與輕微物質融合在一起。

吉爾伯特還決定給這種東西取個簡單明了的名字。 「應該取個什麼名字呢。總不能叫『琥珀之力』吧?」這名字太啰嗦,又有以偏概全之嫌。於是,吉爾伯特根據希臘文字Elektra(漢語即「琥珀」)的字根,引入了一個簡練的英文名詞:electric。這個單詞,就是沿用至今的科學概念——「電」。

現在「electric」的名稱已經隨處可見(昵圖網)

後記

為電命名的吉爾伯特繼續研究電學。為了檢驗物體是否帶電,他研製了世界上第一支驗電器,結構是這樣的:用很細很柔軟的絕緣細線吊著金屬針的中端,讓針可以自由轉動;當經過摩擦的物體向針靠近時,如果物體帶電,針就轉動起來,反之則不轉。由於這個驗電器的靈敏性非常高,所以用它檢驗物體是否帶電,很準確。

古老的驗電器(來源於視覺中國網)

吉爾伯特在電和磁的探索上取得了很多成績,伽利略就曾稱他是「偉大到令人妒忌的程度」。但是,普通人對他更為推崇的仍然是醫術。1601年,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一世慕名召吉爾伯特進皇宮擔任御用醫生,但兩年後,1603 年12 月30 日,吉爾伯特就在倫敦逝世了,享年59歲。

儘管吉爾伯特首創「電」這個名字並,拉開了電磁學研究的序幕,但他的研究主要停留在靜電上面,也沒想到保存靜電的方法。如果保存靜電,請看下集:《馬森布洛克意外發明萊頓瓶》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氣象愛好者 的精彩文章:

致愛因斯坦:一封來自未來的信
巴黎協定不可能實現了嗎?英國專家:並非不能,但代價不小!
鬼知道經歷了什麼!地球曾兩年不見太陽,陷入無盡黑暗
地球要完?這邊地震那邊颶風災難不停,印尼的火山又要噴發了!

TAG:中國氣象愛好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