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化 > 保利香港將要拍賣的高古玉和近代玉

保利香港將要拍賣的高古玉和近代玉

高古玉是指商周、戰國和漢代的玉器,近代玉則是明清的玉器。保利香港一場拍賣中有一些高古玉和近代玉將要拍賣。小四介紹祁總的幾件。


漢 青白玉帶沁羊

保利香港將要拍賣的高古玉和近代玉

尺寸 高5.3cm;長8cm 估價 HKD  2,200,000-3,000,000

白玉帶沁,玉羊昂首前視,前足一跪一起,後足貼卧地上。雕工簡練、生動形象。玉羊早在商代已開始製作,西周以後逐漸消失,漢代再出現。漢代玉羊都是立體圓雕,大部分作鎮物或裝飾用,因羊與祥諧音,取吉祥之意。

漢代玉器的琢玉工藝,鏤空技藝的應用更加普遍,鏤雕、圓雕及高浮雕的玉器作品明顯比前代增多,裝飾用玉已達到很高的藝術水準,飽滿的外輪廓弧線與各種大小不同、長短不一的弧線的協調配合;毫髮畢現的「遊絲毛雕」工藝,爽利粗獷的「漢八刀」斜刻於法,無不給人以充滿張力的視覺感受。漢代神仙思想日漸成熟,關於長生升仙之想像,使得藝術品中神人、飛仙、神獸迭出,形象絢爛多姿,充滿浪漫奇幻之美,表現了漢人對生命永恆的一種強烈欲求。


清中期 白玉帶糖聖觀音像

保利香港將要拍賣的高古玉和近代玉

尺寸 高11cm 估價 HKD  1,100,000-1,500,000

此件觀音像以整塊料巧雕而成,皮、糖、玉三部分各有著工。玉心部分圓雕觀音像一具。觀音頭戴觀音巾,頂上雕一隻海冬青銜珠。觀音開臉圓潤祥和,身著薄衫衣褶垂墜,衣褶處刀工宛轉流暢,如見薄紗風袂。跣足立於糖色海水上。此玉雕山石靈芝環繞白玉心材雕成的觀音。山石背後留皮,雕成高矮兩柱修竹,極盡刀工巧思。此件作品雕工層次豐富,用刀毫不凝滯,刀痕蘊於溫潤皮殼之中,不見琢磨之匠氣。

玉之「糖色」乃玉料心材,俗稱「肉」周圍包裹之帶紅糖色玉層,這一層糖色不同產地皆有變化,如何處理這層糖色極考匠人巧思和刀功,因糖色厚度及心材大小在落刀之前無法預測,匠心隨玉材而變化,刀法要隨意而走便全憑苦工。


清乾隆 白玉帶皮痕都斯坦羊首洗

保利香港將要拍賣的高古玉和近代玉

尺寸 長11.8cm 估價 HKD  800,000-1,200,000

此洗為白玉質,玉質瑩潤,整器作貝殼形,五瓣如花朵般分布,逐漸收斂,彎轉巧雕一羊首。立體圓雕的祥羊呈回首顧盼狀,與身軀幻化作的花形貝殼狀水洗相形搭配,實為構思巧妙,雅意與祥和盡顯。羊首的雕琢精細,雙角後彎,面容安詳,眉眼及口鼻均以線刻精雕細琢,線條流暢,溫潤可人,與器身的洗鍊表現手法形成鮮明對比,一張一弛。玉洗底部的處理,呈花瓣狀展開,仿如一朵蓮花,穿波怒放,表面零星散布點點皮色,金艷寓於潤白之中,素雅中又見華美之妍,為典型的痕都斯坦玉器製作風格。

「羊者,祥也」,以羊為玉洗的表現主題,亦有其深厚的文化淵源與吉祥寓意。此題材源於道教文化,羊與「祥」相通,在中國古代,「吉祥」多作「吉羊」。而羊字又通「陽」,《史記.孔子世家》有曰:「眼如望羊」;《釋名.釋姿容》亦云:「望羊:羊,陽也。言陽氣在上。舉頭高,似若望之然也」,「羊」於「蓮」上,寓意「連陽」、「連祥」,有萬物復甦之吉祥寓意,意美韻祥。

此器造型莊重圓潤,極具幾何對稱和諧之美,因其製作工藝採用水磨技術,故通體玲瓏薄透。在裝飾手法上,採用浮雕、立雕、鏤空雕等複雜的組合工藝。表面處理採用剔地陽文的方法,雕刻時先琢平底子,再淺浮雕紋飾。浮雕的紋樣磨去琢痕,形成凹凸的視覺反差,增強其藝術表現效果。所雕羊首輪廓刻畫細緻,連頭與頸連接處都琢磨細膩精巧,可見其皇家風範。整器琢刻技藝高超,拋光技術一絕,為清代宮廷造辦處仿痕都斯坦玉器中的代表作。佳材美玉,精工細作,實為不可多得之珍品。


戰國 透空雕龍紋壁

保利香港將要拍賣的高古玉和近代玉

尺寸 直徑10.5cm 估價 HKD  500,000-700,000

戰國時代,是玉璧造型工藝極盛之時。此件戰國玉璧器形規整,正中圓穿,內外可分三層。內層最狹,上以陰刻作勾雲紋。中層最繁,採用鏤空雕刻交龍紋。交體龍紋是龍體部交纏的形象,交龍一詞見於《周禮·春官·司常》:「王建大常,諸侯建旗。」鄭玄註:「諸侯畫交龍,一象其升朝,一象其下覆也。」《釋名·釋兵》:「交龍為旗,旗,倚也。畫作兩龍相依倚也。」因此,交龍的形象是一上一下,下者升上,上者下覆,兩體交纏,這種紋飾在春秋戰國之際的青銅、玉器上極為常見。

此玉璧上的交龍刻畫出螭龍首尾相接,口中銜尾,身上分別用鱗紋和線紋,以區別上下扭轉的兩龍。外層作榖紋,穀粒上部渾圓,顆粒飽滿,上琢漩渦形紋飾,刻劃勻一,密而不亂,走刀俐落,古樸靜美。《周禮》云:「以玉作六器,以禮天地四方,以蒼璧禮天,以黃琮禮地,以青圭禮東方,以赤璋禮南方,以白琥禮西方,以玄璜禮北方。」此為古人以玉的顏色和形制,配合陰陽五行之說,從而產生的祭祀天地四方的禮器,即俗稱的「六器」,由此可見玉璧作為禮器在祭祀中的首要地位。本件青玉質,沁色斑斑,浮雕、陰刻、鏤空技法齊全,鏤空、浮雕嫻熟,而陰刻的勾雲紋已初見漢代遊絲描之韻味。


清乾隆 白玉雕羲之戲鵝插屏(帶碧玉座)

保利香港將要拍賣的高古玉和近代玉

尺寸 直徑19.4cm;高27cm 估價 HKD  450,000-550,000

白玉,深雕技法,兩面雕圖。正面中央雕羲之戲鵝主題,遠景雕層層山巒,漸漸隱於遠方,意境悠然。中景雕刻湖心亭,亭內雕有台、椅,王羲之手持食盒,側首俯望,斜倚亭欄,十分愜意,而湖面波光瀾瀾,間有數只天鵝浮游於水面,遊戲正歡。近景雕二童子手捧雙鵝,穿過松石小徑。畫面構圖巧妙,其松石樹木沿插屏一圈,姿態各異而生動自然,可見工匠巧思妙技。背面雕一枝古樹,其枝幹遒曲蒼勁,花朵盛開正濃,其雕工精湛,彷彿令人嗅到絲絲清香。

插屏為清代重要陳設品,即可做文房用具,又可以陳設几案之上。此插屏以碧玉為座,上浮雕海水紋,正中雕壽字,下為須彌座式,仰蓮瓣排列齊整,雕工規矩工緻,清代插屏一般配木座或紫檀邊框,而玉座較為罕見。

清19世紀 白玉雕松下高士圖插屏 (一對)

保利香港將要拍賣的高古玉和近代玉

尺寸 直徑20cm 估價 HKD  300,000-500,000

白玉,玉質溫潤,厚如凝脂。雙面雕刻,山石嶙峋間,松石或拔地而起,或倒生崖壁。其一者右面雕亭台立於陡峭壁上,高士身後有隨行童子,高士憑欄遠眺,石下江水波濤陣陣,巨浪洶湧,觀之頗有況味。背面中央雕一樹,其枝幹彎曲,頗為奇崛,右下側雕雙鹿,悠閑踱步於林中,一隻垂首,一隻回頭望向畫面中央。畫面造型獨具新奇,誇張而自成一格,然不失和諧統一,可觀工匠之巧手妙智。

另一件亭台位於左側,近景一高士昂首而望,中景立兩隻仙鶴,遊走於岩間壁側,閑適而悠然,鶴旁山石陡峭,高聳入雲,間有溪水穿流而下,畫面最上方淺雕捲雲。背面雕鶴銜靈芝,獨立於一高聳石崖,周圍松柏於側,包圍在層層山岩之間。寓意吉祥,畫面層次分明,虛實相間,雕工精細生動,高士的神情與仙鶴之動態刻畫的生動逼真,是白玉插屏佳作。


清中期 白玉龍紋壽字香囊

保利香港將要拍賣的高古玉和近代玉

尺寸 直徑5.6cm 估價 HKD  80,000-150,000

此件香囊乃乾隆時期精工之作,擇上等白玉鏤空而作,平面圓形,中部隆起,兩側雕飾基本相同。香囊正中,圓形開光,內浮雕變體「壽」字。外側環繞一周鏤空龍紋,首尾相連,變形扭曲,似傢具中常用拐子龍之貌。龍身上有簡化的雲氣紋,象徵雲龍穿梭。香囊邊緣,亦雕刻雲紋,與龍相呼應。盒上下打開,內盛放香料,氣味從鏤空龍中散出。香囊出現時間甚早,多由金屬、木質而制,源於玉石堅硬難以鏤刻。乾隆時期玉雕技術達到頂峰,方有如此精美之物出現。


明晚期 黃玉雕龍鳳帶鉤 (一對)

保利香港將要拍賣的高古玉和近代玉

尺寸 長6.5cm×2 估價 HKD  60,000-100,000

帶鉤,是古代貴族和文人武士所系腰帶的掛鉤,古又稱「犀比」,材質多樣,有青銅、黃金、白銀、鐵、玉等製成,流行於各地。目前最早的玉帶鉤發現於良渚文化,戰國和漢代是帶鉤最為流行的時期。根據考古研究,古人認為帶鉤有可以驅邪避災之效,因此在明清時期,玉帶鉤的仿製風靡一時。此對帶鉤選用黃玉而制,局部帶有紅皮。一方一圓,方帶鉤鉤首作龍首,圓帶鉤鉤首作鳳首。方有著陽剛的象徵,而圓代表陰柔,而龍鳳本也分別對應男女,故龍首作方而鳳首作圓。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