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傳統治療與腸套疊複位器治療黏連性和蛔蟲性腸梗阻臨床效果對比分析

傳統治療與腸套疊複位器治療黏連性和蛔蟲性腸梗阻臨床效果對比分析

傳統治療與腸套疊複位器治療黏連性和蛔蟲性腸梗阻臨床效果對比分析

傳統治療與腸套疊複位器治療黏連性和蛔蟲性腸梗阻臨床效果對比分析

傳統治療與腸套疊複位器治療黏連性和蛔蟲性腸梗阻臨床效果對比分析

程曉娜 王丹 楊麗 何旭東

【摘要】目的 分析對黏連性和蛔蟲性腸梗阻患者採用傳統療法和腸套疊複位療法的臨床效果。方法 選取2015年2月至2016年2月收治的90例黏連性和蛔蟲性腸梗阻患者,按數字隨機原則分為兩組,對照組(n=45)採用傳統治療(左旋咪唑+丁桂散),觀察組(n=45)採用腸套疊複位器法治療,對比兩組的療效、排氣恢復時間、住院時間、併發症發生情況等。結果 觀察組治療總有效率為97.78%(44例),對照組為81.82%(36例),X227.200,P=0.007;觀察組排氣恢復時間為(2.13±0.36)d,對照組為(3.60±0.83)d,t=10.900,P_0.018;觀察組住院時間為(5.36±0.62)d,對照組為(7.30±0.75)d,t=13.374,P=0.026;觀察組患者併發症發生率為4.44%(2例),對照組為15.56%(7例),X2=3.086;P=0.047;上述兩組數據之間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結論對黏連性和蛔蟲性腸梗阻患者使用腸套疊複位器治療的效果顯著,恢復時間短,安全性高,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關鍵詞】黏連性腸梗阻;蛔蟲性腸梗阻;腸套疊複位器;左旋咪唑;丁桂散

DOI:10.3969/j.issn.1673-534X.2017.04.011

蛔蟲性腸梗阻是由於腸道內蛔蟲聚結成團造成腸道機械性堵塞而發病,研究顯示非腫瘤性腸梗阻中蛔蟲性腸梗阻發病率最高;黏連性腸梗阻主要是患者接受腹部手術治療後由於腸管黏連嚴重所導致的梗阻[1]。腸梗阻早期多採取保守治療,如用藥物口服和灌腸來疏通梗阻的腸道,若效果不明顯則採用手術方式來解除梗阻,對於黏連性和蛔蟲性腸梗阻患者,手術會增加腹腔黏連的風險甚至導致腸梗阻的惡性循環,加重患者的痛苦。為了提高治療的安全性,湖北醫藥學院附屬東風總醫院採用腸套疊複位器治療蛔蟲性和黏連性腸梗阻,其效果、安全性及患者恢復速度均令人滿意,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本研究選取2015年2月至2016年2月湖北醫藥學院附屬東風總醫院收治的90例蛔蟲性和黏連性腸梗阻患者,按照數字法隨機分為兩組:對照組45例,其中男性24例,女性21例,年齡2~6歲,平均年齡(3.3±1.0)歲,蛔蟲性腸梗阻19例,腹部胃腸手術後黏連性腸梗阻26例,病程6~10h,平均病程(8.5±0.4)h;觀察組45例,其中男性28例,女性17例,年齡1~5歲,平均年齡(3.0±1.3)歲,蛔蟲性腸梗阻14例,腹部胃腸手術後黏連性腸梗阻31例,病程5~11h,平均病程(8.3±0.1)h,兩組患者的基本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診斷標準

黏連性腸梗阻診斷標準[1]:患者有腹部手術史,主要癥狀為噁心、嘔吐、排氣異常,查體腹部有明顯膨脹感,輕叩有鼓音,聽診腸鳴音亢進,可聽見氣過水聲,X線腹部透視可見數個大小不一的液平面。蛔蟲性腸梗阻診斷標準[2]:臨床癥狀與黏連性腸梗阻一致,查體腹部有明顯膨脹感,可觸及蛔蟲團塊,輕叩有鼓聲,聽診腸鳴音亢進,可聽見氣過水聲,X線腹部透視可見數個大小不一的液平面。排除標準[3]:(1)腫瘤性腸梗阻;(2)非黏連性腸梗阻;(3)經口服藥物治療後得到緩解;(4)不願意參與本研究的腸梗阻患者。本研究經過醫院倫理委員會批准,所有納入患者家屬均簽署知情同意書。

1.3方法

對照組患者採用傳統治療方法,即抗生素抗感染,糾正電解質平衡,胃腸減壓,並用肥皂水(調製含1%肥皂的生理鹽水)灌腸(500 mL/次),溫度與患者體溫保持一致,連續灌腸治療3次。此外,加用丁桂散(即大黃5g,肉桂、木香、丁香各2g,冰片1.5 g,研磨成細粉狀),用開水攪拌成糊狀晾溫,用乾淨紗布包裹將敷料放置於患者肚臍,並在肚臍周圍順著腸蠕動方向畫圈按摩(每6h-次,每次持續15 min),貼敷約12 h後觸摸檢查梗阻部位是否疏通,若梗阻有所緩解則加用左旋咪唑(2~5 mg/kg,1次/d,國葯准字H44(J2075,廣東華南葯業集團有限公司生產)。

觀察組患者採用腸套疊複位器進行治療,患者取側卧位,調整X線透視機使患者處於屏幕正下方,術者用頭部塗抹甘油或液體石蠟的導管(附帶空氣氣囊)緩慢插入患者肛門,然後向氣囊中注入約10 mL空氣,助手使用止血鉗將氣囊管夾閉,並將導管固定,導管另一端與腸套疊複位器連接,指導患者做屈膝動作,適當調整壓力(成人控制在70~80 mmH20,幼兒控制在50~60 mmH2O為宜),最後進行氣體充灌治療。觀察組除了腸套疊複位器以外不使用其他藥物治療,腸套疊複位器治療1次,治療時間持續10 min。

1.4 療效判斷標準

治療效果分為3個等級:(1)顯效 在治療24 h後患者生命體征正常,臨床癥狀消失,恢復排氣,蛔蟲性腸梗阻患者排出蛔蟲;(2)有效 在治療24 h後患者臨床癥狀明顯緩解,蛔蟲性腸梗阻患者有蟲體排出;(3)無效 在連續治療48 h後患者病情加重,難以耐受且梗阻範圍擴大。總有效率的計算方法為顯效和有效例數佔總受試者的百分率。

1.5 統計學處理

採用SPSS 20.0軟體進行統計學分析,計數資料用百分比(%)表示,組間數據採用)檢驗,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x±s)表示,組間數據採用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 果

2.1 兩組患者療效比較

觀察組患者使用腸套疊複位器治療,總有效率為97. 78%,對照組患者採用丁桂散+左旋咪唑治療,總有效率為80. 00%,x2= 7.200,P=0.007,前者療效明顯優於後者,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 05),見表1。

傳統治療與腸套疊複位器治療黏連性和蛔蟲性腸梗阻臨床效果對比分析

2.2 兩組患者排氣恢復時間、住院時間比較

觀察組患者排氣恢復時間、住院時間均少於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均<0.05),見表2。

傳統治療與腸套疊複位器治療黏連性和蛔蟲性腸梗阻臨床效果對比分析

2.3 併發症情況

觀察組患者中腸道細菌感染1例,電解質紊亂1例,併發症發生率為4.44%;對照組患者電解質紊亂3例,腸道細菌感染2例,毒血症2例,併發症發生率為15.56%,X2=3. 086,兩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傳統治療與腸套疊複位器治療黏連性和蛔蟲性腸梗阻臨床效果對比分析

2.4隨訪情況

治療結束後隨訪觀察6個月,每個月約患者來院隨訪1次,兩組患者均無遲發併發症發生。

3

討 論

黏連性腸梗阻患者有腹部手術史,在日常生活中暴飲暴食容易誘發腸梗阻,黏連性腸梗阻分為絞窄性和單純性,對於絞窄性腸梗阻患者大多採用手術治療,對於單純性腸梗阻患者首先採用藥物、灌腸等保守治療,若效果不明顯則改為手術治療,但手術也是造成腸梗阻加重和反覆發作的主要原因。研究發現腹腔手術過程中如止血不夠徹底,導致腸道長時間暴露於空氣中,會引發漿膜組織損傷;若在操作時不夠細心導致異物進入腹腔會引發感染。蛔蟲性腸梗阻的治療原則是通過藥物或其他措施殺死蛔蟲,疏鬆蟲體聚集形成的團體,繼而達到疏通腸道解除梗阻的治療目的。

本研究中觀察組採用腸套疊複位器進行治療,對於早期腸梗阻患者,其梗阻下段的腸道組織機能正常,在受到壓力作用下不會出現腸道破裂,可使用腸套疊複位器來調整壓力,在空氣壓力的作用下使腸管逐漸處於擴張狀態,繼而腸通道明顯增加促使梗阻得到解除。對照組在灌腸基礎上使用丁桂散敷貼+左旋咪唑治療,由於藥效相對較慢可採用肥皂水灌腸,增加內壁潤滑性,因此該組患者併發症發生率也相對較高。藥理研究發現丁桂散中的丁香可促進胃液分泌,繼而改善腸胃蠕動,可緩解腹部脹氣;肉桂能改善消化功能,祛除腸道淤積的廢氣,還能起到抗菌消炎作用;左旋咪唑的主要作用是殺死蛔蟲,疏通梗阻。本研究結果顯示,對照組治療總有效率為80.00%,可能是因為肚臍敷貼和服用藥物效果相對較慢,觀察組治療總有效率為97. 78%,後者療效明顯優於前者。

綜上所述,對於黏連性和蛔蟲性腸梗阻患者,採用腸套疊複位器進行治療的安全性好、患者恢復速度快且效果顯著,值得臨床普及應用。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醫學空間 的精彩文章:

喜炎平和某紅花注射液被叫停,今後還能用嗎?
兒童動眼神經麻痹所致上瞼下垂膨體聚四氟乙烯額肌懸吊術的治療效果
瞼緣蠕形蟎的檢查及其感染情況分析
確定了!這五類醫護人員要拿高新!

TAG:醫學空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