拋棄焦慮忘掉自己 沉浸式戲劇小白體驗指南
忽如一夜春風來,沉浸式娛樂和兩年前的VR一樣開始成為熱潮。在國內,有公司將經典遊戲《仙劍奇俠傳》變成了線下實體沉浸式體驗,吸引粉絲進入到仙劍的武俠世界。在國外,以Sleep No More為代表的沉浸式戲劇席捲美利堅。不過,不管是沉浸式娛樂還是沉浸式戲劇,由於對觀眾來說都比較新鮮,難免會讓持幣觀望的人們心裡打鼓——我到底有沒有能力欣賞這玩意兒啊,我怎麼欣賞啊,用不用查攻略啊?
對與這些疑問,幾乎每個初次體驗沉浸式戲劇的同學都有過。體驗過無數沉浸式戲劇的老司機Noah J Nelson最近就在博客上,為小白指出了一些非常實用的入門建議,告訴普通觀眾,在買票體驗一場沉浸式戲劇之前,需要做以及不做哪些事情。希望看完這篇文章,可以解答人們的一些疑惑。
沉浸式戲劇玩家指南
作者:Noah J Nelson
聽說,你要買票體驗一場神秘的沉浸式戲劇了?在你進入到未知的世界之前,最好先把你認為你了解的沉浸戲劇的知識先放一放。同時,也把你在遊戲里獲得的經驗放在一邊,假裝你對這件事沒有任何先見。
不管你是戲劇系研究生,或者是王者榮耀鑽石級玩家,都不代表會更了解沉浸式戲劇,因為後者從多種媒介中吸取經驗。
下面的一些建議都是個人經驗,目的是更好的幫助你進入到沉浸式戲劇的神秘世界。你的體驗將會是獨一無二的,而希望這些建議能幫助你獲得最佳的沉浸體驗。
建議1:去之前保持最低限度知識
這個聽起來有點難,但是觀眾最好在去體驗沉浸式戲劇之前,保持對該劇儘可能少的知識。「最少的限度的了解」,指的是你還是可以去了解一下這些戲劇的原創來源,例如《Sleep No More》來自莎士比亞的《麥克白》,《Then She Fell》來自《愛麗斯漫遊記》。
其實,相當多的沉浸式戲劇選擇了名著改編,因為其故事已經被大眾熟知,可以被當做某種背景介紹,讓觀眾不至於進入到一個完全未知的世界。
不過,最不推薦的方式,是觀眾在體驗之前狂看一堆網友寫的體驗博客——這簡直是最討厭的劇透方式了,對於沉浸式戲劇來說,最重要的不是故事是怎樣的,而是你如何體驗這些故事。
如果你是個處女座,你大可以深度挖掘原著,可以讓你在體驗時解鎖更多快感。了解更多原著,也有助於避免在某個場景感到迷惑,更容易進入到故事的世界。
熟讀原著還有一個好處,就是讓你了解是否有不同的結局。有些戲劇會安排重複的場景,一來可以讓錯失的觀眾有機會體驗,二來可以加深敘事。因為體驗了一個假的結局而離場,對於觀眾來說顯然很掃興。
當然,如果一個沉浸式戲劇是完全原創的,也不用擔心,請看下條建議。
建議2:一無所知也不用驚
好,即便你不是莎士比亞的粉兒也不要緊,頂多會錯失一些敘事的微妙韻味而已。一個好的沉浸式戲劇製作,創作者會給你需要的暗示和指引,來完成對其神秘世界的探索。
我本人非常喜歡完全空白的進入到一個沉浸式戲劇中,當然有時候是比較難跟上節奏,但如果作品打磨夠好,觀眾能夠時時體驗到解鎖未知帶來的樂趣。
建議3:二貨才會尋求線性敘事
一個合格的沙盒形式的沉浸式戲劇,有多種方法來進行體驗。你完全可以選擇一直跟著某個角色,穿過戲劇的各個空間,直到有人將你攔下(也有可能是工作人員)。
緊跟一個演員可能會給你一個完整的感覺,但是你可能會錯失沙盒體驗的特性,那種你可以選擇體驗一個故事的任何時刻的自由感。
我的個人經驗是,跟著一個演員走直到遇到另一個,然後蹦到「他們」的故事軌道上,看看會有什麼展開。這在傳統的敘事媒介上是不可能做到的。
建議4:把「yes」掛在嘴邊
如果你夠幸運的話,會有劇中演員走到你身邊,問你是否需要一杯茶,或者你是否相信他們,甚至「你是否是神來的」。
引用《捉鬼敢死隊》比爾·莫瑞飾演的彼得·威克曼的台詞:如果有人問你是不是神,say yes。
建議5:不是編劇就別給自己加戲
看著舞台上芭蕾演員優美動作,你躥上台和人家硬來一段廣場舞,這就是當劇中的演員隨機抽到你,和你互動但是你主動給自己加戲時出現的場景。對於一些戲精觀眾來說,這種一對一的場景讓他們有種即興表演訓練課的錯覺。但要面對現實,你並不知道劇本,所以別瞎寫自己的。
而且,強行給自己加戲也會讓你錯失演員想要給你傳達的信息。演員和你的互動不代表敘事的轉變,而是演員要提醒你。
請試著了解相關的規則,在創作者創造的現實中玩耍。
建議6:遵守規則
每個沉浸式戲劇都有自己的硬性規則,例如《Sleep No More》的是「不能摘下面具」、「不能說話」、「必須聽黑面具的指示」。
這些都是沙盒式體驗的規則,用遊戲來說,就是地圖邊緣看不見的牆。這些規則有時挺讓人泄氣的,因為他們破壞了你進入到另一世界的幻象。當然,如果你利用每一個機會挑戰這種硬性規則,結果會更令人喪氣。
這些「隱形的牆」是因為創作者設計的不好,還是因為預算和物理上的限制?有一點可以確定的是,猛撞這些隱形的牆是不可能解決這些問題的。
不論是在沉浸戲劇還是傳統戲劇,對於演員或者觀眾來說,對真實感的質疑其實是相等的。當然,這代表創作者不用嘗試去消除這種質疑,但是作為觀眾的你,也該努把力,一起營造好這個虛擬的世界。
建議7:趕緊把你的手機關機吧
另一個不斷把你從想像世界拉出來的,就是那個不斷用各種消息推送打擾你的手機。這甚至和你手機屏幕的亮光,跟大部分沉浸式戲劇的陰暗環境相衝無關。而是每半分鐘一次的震動,會不斷讓你從這個沉浸世界中齣戲。
如果你有手機饑渴症,堅決不能離開自己的手機,忘了沉浸式戲劇吧,謝謝啊。
建議8:確保狀態正常
有人喜歡在登台前喝上小口壓壓驚,提高一些情趣。但是,最好還是保持比較清醒的狀態和心態。有些時候,劇中的演員很可能離觀眾非常近,甚至到有些親密的距離。這時候觀眾突然「動情」,顯然會讓場景非常尷尬。
所以,最好還是不要喝嗨了去劇場,相信我,你不想看到朋友因為打醉拳而跌下樓梯,或者狂吐之後躺在M女士的浴缸里呼呼大睡。
建議9:選雙舒服的鞋
我有這麼一個偏見,如果走進一個沉浸式戲劇場景看到有椅子,肯定是出了問題。
不管是沙盒式的《Sleep No More》還是黑暗的《Then She Fell》,都肯定會有移動和行走。所以,最好確定你穿的鞋適合走步,甚至跑動。不要穿那些可能會絆倒你的鞋,不要想看起來很帥氣時尚,要想怎麼運動怎麼來。
建議10:每個戲劇都有自己的規則
非常關鍵的一點,每部戲都有自己特定的規則和期望。有些製作者會嘗試結構上的重複,但是樂趣在於發現沉浸的秘密。
所以,保持開放心態,當看到創作者打破其制定的規則時,也不用太驚訝。
後記
IN2曾經在今年4月去紐約體驗了原汁原味的《Sleep No More》並且寫下相關體驗。相較於一般的娛樂形式,沉浸式戲劇對於觀眾確實有一些不同的要求和門檻。從Noah的教程就能看出來,即便不是那種百老匯戲劇愛好者,欣賞沉浸式戲劇的也絕非熱衷好萊塢大片的普通觀眾能馬上體驗的來的。
和電影以及遊戲不同,沉浸式戲劇涉及到人與人的互動,這從來都是最難的事情。作為一個觀眾,如何配合表演者共同營造一個自己能沉浸並享受的虛擬世界,可能是創造者和體驗者共同努力的目標。
相關資訊
一出神劇:一把解鎖沉浸敘事的秘鑰
簡化到極致?當代戲劇提供給VR敘事的另一種維度
從HBO的《西部世界》沉浸式體驗看未來的故事製作
[消息來自Medium IN2原創資訊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圖片來自網路]


※沉浸式娛樂有戲:年輕人不愛麻將愛主題公園
※樂高樂園將引進VR過山車項目 和樂高小人賽車
※Pinta Studios獲千萬元Pre-A輪融資 未來或涉足AR
※谷歌眼鏡Google Glass企業版開箱視頻+圖片
※GoPro Hero 6浮出水面:240fps慢鏡拍攝 預計售價499美元
TAG:IN2虛擬現實影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