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魚,一定別給寶寶吃!
魚肉是寶媽們
給寶寶添加輔食的重要選擇
魚肉中含有豐富的不飽和脂肪酸
非常利於寶寶的大腦發育
寶媽們在給寶寶挑選時
都會選擇刺少、好嚼的魚
但並不是所有刺少的魚都適合給寶寶吃
例
如
龍利魚
野生的龍利魚非常稀少,我們市面上見到的基本上都是養殖的,而且價格都很貴。所以我們常常在超市看到的便宜的冷凍龍利魚柳,其實都不是真正的龍利魚,而是一種巴沙魚,也就是越南鯰魚,它在加工過程中有可能經過藥物處理,所以盡量別給寶寶選擇這種魚食用。
除了龍利魚,還有一些魚因汞含量偏高,即便是將刺挑乾淨了的魚肉,也並不適合寶寶食用,如羅非魚、鯰魚等
究竟什麼魚適合寶寶
又該怎麼吃呢
我們特意請教了
營養專家劉遂謙
適合寶寶吃的6種魚
2歲內是寶寶大腦發育的黃金期,很多寶媽們都知道選擇深海魚,對寶寶大腦發育有好處,但又擔心深海魚重金屬含量超標,劉老師表示:「只要不是過於頻繁、或者過於大量地吃,就不至於對寶寶有影響。」
1、三文魚
三文魚中含有豐富的優質蛋白及不飽和脂肪酸,其中的Ω-3脂肪酸是腦部、視網膜及神經系統所必不可少的物質。由於三文魚魚鱗小、刺少,肉質堅實而富有彈性,比較適合寶寶吃。
2、鱈魚
鱈魚肉中蛋白質含量較高,脂肪含量較低,是非常健康的食品,肉質白細鮮嫩,清口不膩,刺少,很適合寶寶吃。
雖然現在很多超市裡包裝上都寫著鱈魚,但價格上差異卻很大,所以在給寶寶挑選鱈魚時,寶媽們要一定要確認清楚是不是真正的鱈魚。
首先要從價格判斷,銀鱈魚>冰島鱈魚>真鱈魚≈油魚>阿拉斯加鱈魚,其次可以根據魚的外形特點判斷,用一張圖來總結一下:
雖然三文魚、鱈魚都屬於深海魚,體內含汞,但生命周期較短,適量進食並不會影響寶寶健康,只要產品合格,就可放心食用。
3、鱸魚
鱸魚有海水和淡水的品種,海鱸魚更適合寶寶吃。鱸魚周身刺少,魚肉肥厚細嫩,不容易蒸老,非常適合清蒸。鱸魚含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等營養成分,還含有維生素B2、煙酸和微量的維生素B1、磷、鐵等物質。
4、黃花魚
黃花魚是非常適合寶寶夏季吃的魚類。黃花魚營養豐富,新鮮的魚肉中富含蛋白質、鈣、磷、鐵、碘等,而且魚肉組織柔軟,更易於寶寶消化吸收。此外,黃花魚肉呈蒜瓣狀,沒有碎刺,適合嬰幼兒咀嚼。
5、銀魚
銀魚是極富鈣質、高蛋白、低脂肪的魚類,基本沒有大魚刺,非常適宜寶寶吃。給小寶寶添加銀魚,可剁碎了弄成魚泥給寶寶吃,還可以煮到稀飯里或者弄碎了加在麵條里。
6、帶魚
帶魚富含脂肪、蛋白質、維生素A、不飽和脂肪酸、磷、鈣、鐵、碘等多種營養成分。同時富含人體必需的多種礦物元素以及多種維生素,是寶寶的理想食品。帶魚含有豐富的卵磷脂有利於大腦的發育。
因為帶魚不適合清蒸和白煮,製作時要注意調味料放淡一些,但由於要放調味料,所以建議1歲以上的寶寶吃。
不同年齡段的寶寶怎麼吃魚
魚類的添加時間,視寶寶的個體情況而定,不要早於8個月,最遲1歲後也應該添加了,添加時按照由少到多的順序。魚肉的含鐵量不高,且蛋白質的吸收也並非特別理想,因此,魚類的進食頻率,每周不要超過3次,避免影響鐵元素、蛋白質吸收率高的肉類輔食的攝入量。
8-12個月寶寶:25-40克/日
1-3歲寶寶:40-60克/日
3-6歲寶寶:60-100克/日
推薦烹調方法:清蒸、水煮、入餡
給寶寶吃魚要注意什麼
給魚挑刺時,再細緻的寶媽也難免百密一疏,因此要盡量給小月齡(還不會說話)的寶寶食用沒有小刺的魚;對已經會說話的寶寶,餵魚時也要告訴TA「可能會有刺」,「要慢一點吃」,「如果有刺要告訴媽媽」,避免卡到寶寶喉嚨。
1歲以內的寶寶,輔食在製作過程中不添加任何調味品,可以通過添加一些蔬菜,如胡蘿蔔、番茄等進行調味。
現做現吃,盡量不要給寶寶食用隔天的魚肉。
過敏性體質的寶寶,魚類推後添加,或者在兒科醫生或臨床營養師的指導下添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