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武備新思路:「三步走」破解重型武直無用論

武備新思路:「三步走」破解重型武直無用論

在上一期專欄文章刊登後,有讀者提出了在未來戰場上重型武裝直升機還有多少實戰價值的問題。本期專欄,我們不妨就相對客觀地討論一下這個話題。

未有新機型出現,但改進從未停止

有讀者提出近二十年來已經沒有國家再研製和裝備新型號的重型武裝直升機,這確實是一個不爭的事實。如今我們可以看到的三種現役專用重型武裝直升機(不包括米-24/35這類重型武裝運輸直升機):美國AH-64「阿帕奇」以及俄羅斯卡-50/52和米-28都是在冷戰時期研製的。AH-64「阿帕奇」的總產量已經超過1100架,而俄軍長期受到採購經費不足的困擾,直到近年來才批量裝備卡-50/52和米-28。

其實,在航空作戰裝備上,類似重型武裝直升機這樣長期沒有新型號出現的情況比比皆是,比如近距支援攻擊機、戰鬥轟炸機、戰略轟炸機等等。但是,我們並不能因此否認這些航空作戰裝備現役型號的作戰價值:蘇-25、蘇-24和蘇-34依然是俄羅斯空天軍最為重要的對陸對海打擊力量;中國空軍和海軍航空兵同樣由殲轟-7A系列擔負最為重要的突擊任務;而俄羅斯空天軍和美國海軍的主要戰略轟炸機部隊依然都是冷戰時期留下的「三駕馬車」。

儘管美軍圍繞攻擊機前景的爭論長期存在,但已服役40年的A-10攻擊機仍是美軍對地支援的主力。憑藉在阿富汗、伊拉克等地的長期反恐實踐,美軍甚至在新世紀裝備了更為「古老」的螺旋槳攻擊機。

那麼,具體到重型武裝直升機的發展上,長期沒有新型號研製和服役的原因則需要按照不同國家的情況來進行分析。對於美國和俄羅斯來說,現有的重型武裝直升機還有很大的改進和升級潛力,無需再研製新一代替代型號。尤其是AH-64「阿帕奇」,從最初的AH-64A/B到AH-64D「長弓阿帕奇」,再到最新的AH-64E「守衛者」,其作戰能力一直跟隨著時代的發展而進步。對於包括歐洲國家在內的大多數國家來說,由於可以從美國和俄羅斯採購現成的重型武裝直升機,自然也沒有了自主研發的動力。而中國航空工業之前長期在直升機配套技術和設備方面存在明顯的短板,比如大功率渦軸發動機,因此也未具備研發重型武裝直升機的實力。

重型武直實戰價值仍巨大

其實,無論是對於當前作戰環境的要求還是未來戰場的預想,重型武裝直升機依然有著其無法取代的實戰價值,並不能簡單地說察打一體無人機的崛起以及反直升機武器的發展就可以使得重型武裝直升機變得毫無意義。就如同我們常常可以聽到「坦克無用論」,但無論是中國、俄羅斯,還是德國、法國、日本等西方國家,都在不遺餘力地發展新一代主戰坦克。

相比輕型和中型武裝直升機,重型武裝直升機雖然在飛行速度、機動性、航程等技術指標上並沒有非常明顯的優勢,但是在幾個重要性能方面卻是前者無論如何也無法企及的。

首先,重型武裝直升機極強的防護性能就是中型武裝直升機可望而不可及的。甚至可以說,重型武裝直升機是除了近距支援攻擊機和戰鬥轟炸機之外裝甲防護能力最強的航空作戰裝備。以AH-64「阿帕奇」為例,機身下半部的任何部位被12.7毫米穿甲彈擊中後,直升機仍可繼續飛行30分鐘以上,而且重要部位的設計還考慮了對23毫米炮彈的彈傷容限。此外,飛行員座椅由輕型凱芙拉材料製成,駕駛艙地板與側壁都採用了輕型硼裝甲防護層,可抵禦12.7毫米穿甲彈的打擊。同樣,發動機艙也有裝甲防護予以保護。

重型武裝直升機不僅可以加裝更為厚實的防護裝甲,也有更多空間配備飛行員逃生設備,如俄制卡-50/52是目前唯一配備飛行員彈射系統的武裝直升機。

在高強度對抗的現代低空和超低空戰場上,AH-64「阿帕奇」這樣的重型防護無疑會大大提升直升機的生存能力,即便是被防空武器擊中,也能夠最大限度地保證飛行員的生命安全。尤其是在當前針對直升機的低空/超低空防空武器性能越來越強的前提下,面對同樣的防空火力打擊,沒有或者裝甲防護相對薄弱的輕型和中型武裝直升機的戰場生存能力顯然要比重型武裝直升機差很多。

其次,重型武裝直升機的載彈量也要比中型武裝直升機高很多,在單次出擊中所能承擔的任務量與作戰時長都比後者更高。比如,我國自主研發的直-10和直-19都可以在短翼下的4個複合掛架上掛載AKD-9空地導彈和AKK-90空空導彈,最多可以掛載16枚。而AH-64「阿帕奇」除了可以在短翼下掛載16枚「地獄火」空地導彈外,還能夠在翼尖掛架上再加掛4枚「毒刺」空空導彈。

而且,作為最常用的機載武器,重型武裝直升機小口徑航炮的備彈量也要多於中型武裝直升機。比如,AH-64「阿帕奇」重型武裝直升機的M230型30毫米鏈式航炮的備彈量高達1200發,而「虎」HAP/HAD中型武裝直升機的30M781型30毫米航炮的備彈量只有150發。超大的航炮備彈量使得AH-64「阿帕奇」的持續作戰能力非常強,即便是機載航空火箭彈和空地導彈消耗完,依然可以憑藉威力強大的30毫米航炮有效對付敵有生目標、車輛、輕型裝甲目標以及一般建築物等——這一點在伊拉克和阿富汗戰場上有著充分的表現,美軍AH-64「阿帕奇」在作戰巡邏中一旦發現並確認為敵方目標,便會使用30毫米航炮予以摧毀。

充足的彈藥是「阿帕奇」在海灣戰爭中大放異彩的重要保證,否則武裝直升機很難為地面部隊提供充分的火力掩護,也很難在單次突擊中保證足夠的火力強度。

此外,更大的機體尺寸和內部空間也使得重型武裝直升機的升級和改進潛力遠比輕型和中型武裝直升機更大,配套的機載設備也更完善。比如對於提高直升機生存能力至關重要的高性能排氣紅外抑制器,目前還只是AH-64「阿帕奇」、卡-50/52和米-28這類重型武裝直升機的「專利」。即便是我國自主研發的直-10和直-19這兩種新一代中型武裝直升機,受限於起飛重量以及發動機功率等方面的因素,也無法裝備這種可以有效應對紅外製導導彈攻擊的先進設備。

未來:「低空/超低空航空作戰系統」

從當前以及未來一段時間我軍的作戰樣式來看,無論是重視突擊作戰的陸軍航空兵、重視對登陸兵力近距離支援的海軍航空兵,還是突出為運輸直升機護航功能的空軍空降兵部隊,對於重型武裝直升機的需求應該還是比較迫切的。但是,筆者認為我國在重型武裝直升機的發展上應該跳出傳統以平台為中心的思維,無需再重複類似美國和蘇俄的設計模式,而應突出信息化、網路化、多用途化和高速化的新理念。如果借用目前頗為流行的作戰體系的概念,筆者所設想的就可以被稱為「低空/超低空航空作戰系統」

按照近、中、遠三個不同階段和發展時期,筆者認為我軍的「低空/超低空航空作戰系統」建設可以分為三步走。

第一步,著眼於近期可以實現的航空技術和裝備,對直-10進行大改:換裝最大連續功率達到1100千瓦以上的新型渦軸發動機;加強裝甲防護並裝備高性能排氣紅外抑制器;改進短翼設計,在翼下4個掛點之外再增加2個翼尖掛點;機炮口徑從23毫米升級為30毫米。這樣,經過大幅改進後的直-10最大起飛重量可以提升到8噸以上,成為準重型武裝直升機。美國第一代武裝直升機AH-1從AH-1W改進到AH-1Z就經歷了6噸級到8噸級的升級,事實證明這條道路是可以走得通的。同時,將直-11WB改裝為輕型無人武裝直升機,與直-10大改配合作戰,初步形成有人與無人裝備結合的作戰體系

第二步,發展出類似於蘇俄米-24/35那樣的重型武裝運輸直升機。我國可在已經設計定型並裝備服役的直-20基礎上,重新設計前機身,改為串列雙座形式,同時保留一定的載員能力,發展出類似裝備。

從近年來多次局部戰爭的實戰效果來看,米-24/35這類重型武裝運輸直升機多用途能力更強,在很多緊急情況下往往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而且,在我軍已經批量裝備專用武裝直升機的前提下,重型武裝運輸直升機可以有效的銜接前者與運輸直升機之間的體系空白,既可以協助對地面作戰部隊進行近距空中支援,同時可以彌補空中運力的不足,並逐步替換現役的俄制米1-7/171系列直升機。在當前我軍遂行多樣化作戰樣式的前提下,重型武裝運輸直升機可以有更為廣闊的應用空間。

本月天津直博會上中航工業展出的「短尾隼」傾轉旋翼機方案。

第三步為遠期目標,研製並裝備性能先進的傾轉旋翼攻擊機。傾轉旋翼機同時具備固定翼飛機的高速飛行以及直升機的垂直起降能力,是未來新一代旋翼機發展的必然趨勢。

當然,目前美軍裝備的第一代實用性軍用傾轉旋翼機V-22由於一些固有的設計缺陷,導致事故率居高不下。為此,美國貝爾正在研發第三代傾轉旋翼機V-280,並且在其基礎上研發了武裝型。目前,中國航空工業也在全力研發新一代結合固定翼飛機和直升機設計特點的高速旋翼機,比如在前不久天津直博會上展出的「短尾隼」方案。若能實現,在國產新一代高速旋翼機基礎上研製重型旋翼攻擊機,也必將使我軍低空/超低空突擊裝備的性能再上一個新的台階。

美國貝爾公司在新一代V-280旋翼機基礎上發展的武裝型,由圖可見其強悍的火力。

「講武談兵」是由知名軍刊資深編輯黃國志為澎湃防務開設的個人專欄,以客觀嚴謹的態度,輔以活潑精鍊的語言,力圖「破除防務迷霧」,為讀者更好地認識我國與國外在裝備技術上的差距提供參考和借鑒。每周一或二傾情奉獻。


點擊展開全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澎湃新聞 的精彩文章:

朝鮮導彈消滅了美國轟炸機及航母……在模擬視頻中
外來入侵物種都哭了,早知道中國的吃貨如此恐怖,我就不該漂洋過海來見你!
最新調查顯示,很多科學家都不是無神論者
「垃圾共和國」成立!面積=5個紐西蘭,美國前副總統已是其公民!
這個機器人可以像人類一樣自然地行走

TAG:澎湃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