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此中國人肆掠東亞十惡不赦,卻在日本稱王,是日本人心中的大儒商

此中國人肆掠東亞十惡不赦,卻在日本稱王,是日本人心中的大儒商

在中國數千年的歷史上,朝代更換稀疏平常,而在這些朝代中,明朝是最有意思的朝代之一。那是因為在其統治的近300年中,發生了許許多多讓人匪夷所思的事情。今天故事的主人公就是其中一個。

他並沒有顯赫的出身,或許從小就是一個小混混,但隨著一步步的壯大,最後卻成為了名震海內外的海盜頭目。當時的中國認為他是一個十惡不赦的壞蛋,而日本人卻認為他是中國最厲害的儒商。甚至到今天日本還有專門為他而立的石碑。他就是汪直。

明朝初期,為了防止沿海地區軍閥餘黨和海盜們相互勾結,騷擾沿海百姓,危及明朝穩定,朱元璋下令實施了海禁命令。儘管在當時確實對明朝有利,但大家都知道,老朱是一個極端的人,下的命令肯定嚴格執行。這一來,就害苦了沿海的百姓,大家的生活靠的就是大海啊,禁海了吃什麼,怎麼生活。

所以饑寒生盜賊,迫於生計,於是便有很多人冒死下海,這便導致很多人下了海,就再也上不去了,最後一步步成為了真正的海盜,而汪直就是其中一個。頗有心計的汪直,為了生存下去,知道祖國是回不去了,便有意在日本發展自己的勢力。經過多年的精心培育,汪直竟成為了當時名震海內外的海盜頭子。

汪直的海運事業做得非常不錯,儘管他的手下全是些雞鳴狗盜,殺人不眨眼的厲害人物,但為了便於管理和精心做生意,汪直對他們實施了軍事化管理,這些人倒也被管理的井然有序。但畢竟是海盜出身,騷擾沿海百姓的事情,肯定也沒有少做。加之,當時明朝海禁,所以汪直一直都是明朝恨不得手刃的大壞蛋。

但老實講,汪直的生意做的很大,不僅是中國日本,就是很多的東南亞地區也都是汪直的生意場。當時的日本從汪直那裡得到了很多的好處,以至於做大做強的汪直在日本自稱為王,並把自己控制的日本地區稱為宋國,日本不但同意,還有前來賀喜。當時,汪直甚至影響到了日本的高層。

為了永除海患,當時的明朝命令胡宗憲剿匪。在經過無數次鬥智斗勇後,胡宗憲連哄帶騙,終於汪直同意了招安明朝。當然,汪直能選擇接受招安肯定是有條件的,但這個條件其實並不過分。儘管海禁的命令是明朝老祖宗下的,但特殊情況下的決定並不合適現在,所以廢除海禁,允許自由的貿易對當時的明朝而言,並不是一件壞事。

而汪直本人其實也就是夢想著能回到自己的國家,繼續干自己的老本行,當一個國內的「知名商人」,也算是衣錦還鄉,光宗耀祖了。可汪直這個聰明一世的老狐狸最終還是大意了。或者說他不但小看了明朝當政者的迂腐,更是被「夢想」蒙蔽了雙眼。你自己都已經坐在了明朝的大牢里,哪還有資本和他們談條件呢?結果不難預料,即使有胡宗憲的極力幫助,但嘉慶帝依然架不住禪堂上的那些迂腐的書獃子們的吵吵,做出了斬立決的糊塗決定。

得知這個決定後,汪直並沒有太多的驚訝,他閑話不多只是說了句,我一個人死了並不要緊,只可惜可憐了江浙一帶的老百姓了。當時或許還有人覺得汪直這是煮熟的鴨子嘴硬,死到臨頭了還裝大頭蒜,但幾年後,這些人恐怕恨不得照著自己的臉狠狠的來上一下。

要知道,當時的汪直已經不是一個簡單的小混混、流寇,他可是日本流寇的首領,最大的海盜頭子。他的手下可不是一群手無寸鐵的良民,而是一群無惡不作的流氓和海盜。汪直死後,這些人可謂是群龍無首,由於沒有了首領的約束,他們分成幾股各自成家,到處燒殺淫掠,沿海的老百姓更是苦不堪言。

而明朝的海禁制度則嚴重阻礙了中國和世界其他國家的交流和發展,當中國逐漸的脫離了世界主流的發展勢頭。而在汪直死後,明朝執政者看到了海禁的弊端,終於放開了海禁。有史學家粗略地計算過,在放開海禁的幾十年中,世界上大概有三分之一的財富流進了中國。然而不幸的是,到了清朝閉關鎖國政策又一次讓中國脫離世界,從而導致了中國歷史上百年的屈辱。可以說因為他的死,導致中國沿海遭受流寇匪亂長達數十年。如果當初的朝廷答應了他的招安條件,中國可能就不會脫離世界發展軌道數百年之久,當然,歷史永遠沒有如果。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明朝 的精彩文章:

帶你暢遊明皇蠟像宮 第一彈
濟寧城區西南的南池商業街,居然和大明朝還有點關係
我國史上的這個王朝就是西方人眼中的帝國,這些東西古代就有了!
定海在明清兩代為何會出現「海禁」?抗倭戰爭又給這片土地留下了怎樣的故事……

TAG:明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