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造15層樓高的軍艦指揮塔 只為看得遠 挨上一發炮彈完全倒塌

造15層樓高的軍艦指揮塔 只為看得遠 挨上一發炮彈完全倒塌

扶桑級戰列艦

對於一艘戰艦而言,主艦橋或許是其大腦部位。在主艦橋里,容納著各種觀瞄、指揮、通訊和電子設備,指揮團體也在其內工作。主艦橋是戰艦最高的地方,視野最好,也是一艘戰艦的「臉面」。不過,一些戰艦的艦橋卻存在致命缺陷。日本的扶桑級戰列艦就是其中的代表作。提到這級戰列艦,人們往往就會想到其標誌性的艦橋——或者說是軍艦指揮塔:實在是太高、太細了,彷彿一座高聳的天線桿或者輸電塔。所有人看到起艦橋的第一個疑問就是:日本人這麼造船,不會塌么。

扶桑級

不過日本設計師這麼造,也有難言之隱。扶桑級在二戰期間仍然是日本的主力戰列艦,即所謂「十二戰艦」之一。但其本身已經是老掉牙的玩意了。扶桑級在1910年代完成建造,嚴格意義上屬於一戰水平的戰艦,只不過因為華盛頓條約的限制日本難以建造新戰列艦,所以只能一直服役。二戰爆發前後,各列強開始發力建造新戰列艦,但日本因為國力較弱,其全新戰列艦隻搞出了兩艘大和級。因為戰列艦隊實力較弱,太平洋戰爭爆發後,這些老艦隻能繼續奔波在前線。

扶桑級戰列艦

但要讓其超期服役,就必須進行改進。1910年代,因為海戰距離近、電子設備少,艦橋的樣式很簡單,但到了30-40年代,艦橋內需要容納的設備和人員都翻了幾倍,日方就只能把艦橋擴建。但橫向擴建後面還有炮塔、煙囪,所以只能縱向擴建,將其建高了。還有一個更加重要的方面,隨著觀瞄儀器和彈藥的進步,海戰距離越來越遠,缺乏雷達技術的日本還是只能將校正彈著點的手段局限在光學和目測上,艦橋越高,看得越遠,光學儀器越好發揮。經過兩次改造後,30年代末的扶桑級艦橋已經高達15層樓,接近60米!其獨樹一幟的模樣在日本海軍中十分著名。

日本的大和級戰列艦。艦橋形狀和扶桑完全不一樣

兩艘老式戰艦的最終下場則是不擇不扣的災難:1944年10月,日軍發起捷1號作戰,在航母艦載機損失殆盡的情況下試圖利用水面艦艇發起決死突擊,用炮戰直接消滅美軍萊特灣登陸場。兩艘滿載排水量4萬噸的扶桑級戰列艦和幾艘驅逐艦、巡洋艦組成了西村艦隊,從南面發起突破蘇里高海峽的戰鬥以策應主力艦隊。在蘇里高海峽,扶桑號被美軍魚雷打中彈藥庫,瞬間沉沒。山城號則被美軍嚴陣以待的戰列艦部隊以齊射消滅。根據倖存的日軍驅逐艦員回憶,美軍第一輪齊射後,山城號的艦橋就倒塌了。因為沉沒得實在太快,兩艘戰艦上3000餘名官兵無一倖存。戰鬥僅僅持續了半個小時

描繪扶桑級沉沒的畫面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軍事家 的精彩文章:

放棄封鎖?三國搶著向中國提供航空發動機 日本抱怨自己虧大了
20艘潛艇1小時內全部失蹤 或開向南極建立軍事基地 稱準備反攻
氣象武器或將掃過日本 專家:兩小時內,這個國家將從視野中消失
擁有4000小時飛行經驗的試飛員 曾遇險100餘次 來華傳授經驗200天
6噸重直升機摔毀在閱兵式上 這國十分後悔:再也不會買印度貨

TAG:軍事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