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徐靜蕾與水彩:約二三好友 風和日麗繪畫寫生 女神的境界我們也會擁有

徐靜蕾與水彩:約二三好友 風和日麗繪畫寫生 女神的境界我們也會擁有

點擊右上方藍色字體關注童畫小巫哦!

關注童畫小巫,跟著小巫學水彩,走進水彩的夢幻世界,在這裡,你學會的,不僅僅是畫畫兒,歡迎喜歡藝術,熱愛生活的朋友們一同鎖定童畫小巫!

當我們每人投身於繁蕪的生活,想畫畫又拾不起碎片時間的那一刻,大齡文藝女青年徐靜蕾就這麼出人意料地闖進了水彩世界。

翻開老徐的微博,喜歡上水彩已經有很久的日子了。看到她約好友河邊寫生,無比暢快的小日子,再回憶起這半年以來,小巫和畫友們一起寫生逛衚衕品嘗美食的那些快樂時光。其實享受藝術生活帶來的美並非「明星」特權,你我同為畫畫愛好者,只要拾起那些看起來轉瞬即逝的小時光,這樣的水彩享樂時光就有了。

有人曾問過我一個問題:老師,您覺得徐靜蕾的水彩作品如何?其實從專業角度去點評,徐靜蕾的畫法還處於最基礎的臨摹期。但如果一個人真正喜歡水彩,又從中拾獲莫大的樂趣,那作品好與不好相對就沒有那麼重要的。不論修習哪一門藝術,只希望接觸者從興趣出發,陶冶心性,而不是唯以成功為目的,學會水彩的基本技法,日久天長融入自己對水彩的理解,邂逅成功的作品也便不在話下。

對於如何達成好的水彩作品,徐靜蕾這樣勉勵自己:天才是極小概率事件,量變引起質變。把水彩畫當作興趣很容易,可是若是達到一定的成績需要天長日久的練習的。在這裡,希望每一位跟小巫學習水彩的朋友們,都要學習老徐鍥而不捨的精神。

接下來我們一起進入解密時間,徐靜蕾為何身上有那麼多的文藝細菌?這與她童年接受的爸爸教育是分不開的。

徐靜蕾1974年4月出生於北京三里屯附近的一個居民區,父親徐子健和母親於淑榮都是普通工人。徐靜蕾下面還有一個弟弟。

小時候的徐靜蕾並沒有任何的光環和自信,她只是一個又瘦又黑的小女孩,小時不喜歡寫字,卻被父親「逼著」在市少年宮書法班學習,每日里練習書法,在父親嚴格的教育下背誦唐詩。

徐靜蕾小學畢業的時候,因為書法在全國比賽中得過獎,她被順利保送上了當時全朝陽區最好的中學——北京市第十八中學。這讓親戚、鄰居都羨慕不已,紛紛稱讚徐家出了個小神童。

徐靜蕾上中學以後,父親徐子健就從工廠辭職,開始下海經商,他自己開了一個做霓虹燈的工廠。工廠開起來以後,接了很多製作霓虹燈箱的業務。受當時技術條件限制,燈箱上的字都要靠人來寫。可是找書法家費用又太高,為節約成本,父親徐子健決定讓自己的女兒來寫。

徐靜蕾的大字當仁不讓成了北京大街小巷各個店家招牌。有人說,最出名的就是北京賽特商場和中央電視台後面梅地亞賓館的霓虹燈,當時看過徐靜蕾書法的人,都覺得這肯定是個五十多歲的老頭子寫的。有的人甚至認為至少是63歲以上的人寫的。

在2007年的時候,方正字型檔還投入數百萬元將其字編入字型檔,成為個人軟體字體受益第一人。

徐靜蕾曾經這樣描述小時候委屈的心情:「別的小朋友都在外面玩,而我卻要待在家裡做練習,就覺得挺委屈的。我從小就怕我爸,就像老鼠見到貓的那種,所以一般是我爸還沒回家的時候我就在那裡玩,一看到他回來了,就裝模作樣地在那裡練習,有時完不成任務了就拿之前寫的湊數,不過有被我爸發現的時候。其實我到現在還是有點怕我爸,小時候和他爭吵那是想都不敢想的事,更別說做了。」

上中學時,徐靜蕾對美術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她看人家畫畫,自己也喜歡上了畫畫。17歲的她騎著自行車穿梭於偌大的北京城中,走很遠的路去學畫,課餘時間,她都背著畫夾去美院和文化宮練習,寒來暑往,從不間斷。但最終因為與演員這個職業的緣分,考入了北京電影學院表演系。

當回顧起這段被逼迫的學習時光,如今的徐靜蕾充滿感激:「我想長大了之後,所有的孩子都會感謝自己的父母在他小時候逼著他做了那樣一件事,所以我也很感激自己的父親一直這樣鞭策著我,讓我將書法一直堅持了下來。」

讓我們回到小巫水彩上,韶華已逝,已經成年後的我們,如果喜歡水彩,就逼自己一把現在就開始吧,不要喃喃一句:等老了,我會擇一處雅居,慢慢與時光相處,和水彩為友。其實將來的事,時光會如何安排我們並不得而知,我們能做的,就是把握好生命里的每一寸今天。

最後分享一下小巫過往的約畫小時光和學員水彩故事:

童畫小巫

在水彩的世界裡

永遠有一個童畫小巫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童畫小巫 的精彩文章:

TAG:童畫小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