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女兒考入伯克利,這位高級白領媽媽從小到大的教養方法火了!

女兒考入伯克利,這位高級白領媽媽從小到大的教養方法火了!

她是教育學專業背景出身,在外企工作的高級白領一名,她用教育學和管理學的知識培養女兒,有很多獨到的見解

由上海市民辦教育協會、上海教育報刊總社主辦的 「教育者論壇」第三季日前在上海協和雙語學校舉行。本次論壇邀請了中外教師、牛媽牛娃同台,共同探討「成長、成人、成才——中西融合的學生髮展」這一話題。論壇結束後,上海升學獨家專訪了其中一位演講嘉賓——Coco媽媽沈潔女士

沈潔,畢業於華東師範大學教育學專業,曾任職於多家知名公司,並在世界500強 ——飛利浦投資有限公司擔任高級客戶體驗經理。在女兒Coco上高三那年,沈女士放棄了高薪工作,回到原點,重拾對學習的樂趣。

女兒Coco是協和高中2016屆的優秀畢業生,目前在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讀大二,主修環境經濟學輔修藝術實踐。

Coco媽媽在培養女兒過程中,有著怎樣的教育心得和經驗要與上海升學的粉絲分享呢?

來看上海升學的報道吧!

不同年齡段孩子的

教育密碼大公開

Coco小學就讀於江蘇路五小,初中就讀於市三女中,高中就讀於上海協和雙語學校,目前就讀於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

在Coco媽媽看來,不同年齡段孩子的教育方法是不同的,對家長的陪伴也有不同的要求。具體說來:

【幼兒期】

多陪伴,給予孩子足夠的安全感

Coco媽媽認為,對於幼兒期的孩子,家長一定要花時間多陪伴他們,給予他們足夠的安全感。

「這一階段的孩子的父母大概處在30歲左右,很多家長都希望能在事業上更上一層樓,有時候工作忙起來,難免會忽視到孩子。如果家長不能時常陪伴孩子,也要在日常中通過一些細節讓孩子感受到父母的愛。

她舉例道,「有一回,我工作回家晚了,Coco房間的燈已經關了,我打開她的房門,看到她在床上扭來扭去就知她尚未入睡,但我故作不知,走過去吻吻她的額頭,說『真乖』。假裝睡著的Coco很快真得入睡了。」

多與孩子交流,耐心說道理

不要以為孩子還小,聽不懂你在說什麼,其實家長說的話她都聽進去了。

Coco媽媽舉了一個例子,「孩子很小的時候,我就告訴她,萬一走丟了,千萬站在原地不要動,爸爸媽媽會來找她。孩子太小了,我當時不知她有無聽懂,但後來有一次我們全家逛商場,走到玩具櫃檯時,孩子就是鬧著不肯離開,我們便想嚇唬她一下,躲到一邊,想看看孩子找不到爸媽後的反應。Coco很快便發現爸爸媽媽不見了,但出乎我們意料的是,她一點也不著急,抬頭四處張望了下後,就繼續玩耍起來。」

事後,媽媽問Coco,為什麼爸媽不見了你也不焦急?Coco很奇怪的反問道:「不是你說萬一走失了,就讓我站在原地,等爸爸媽媽來找嗎?」

「所以說,別看孩子小,雖然她尚不能像大人一樣自如地和你交流,但其實家長說的話,孩子都能聽進去,因此家長和孩子說話時,一定要耐心地和他們說道理。

帶孩子各種嘗試,發現興趣愛好

Coco媽媽說,孩子從小到大,她幾乎沒有給孩子報過什麼補習班,但她非常關注孩子的興趣培養。對於幼兒階段的孩子,她認為最重要的是發展孩子的運動能力,其次是發展孩子的藝術能力

Coco學齡前,學過舞蹈、唱歌,她發現孩子音很准,後來又培養她彈鋼琴。

帶孩子參加各種活動,不是瞎玩,而是為了幫孩子找到自己的興趣點。剛開始,可以讓孩子喜歡什麼做什麼,但是等興趣發展到一定深度之後,家長要根據孩子的個人條件,來幫助她篩選興趣、發展特長。

比如說舞蹈,剛開始可能是孩子有興趣去學,但是否能在這一領域深入發展,還要看孩子的個人條件等,家長幫孩子做好篩選,能讓孩子少走彎路。此過程中,家長還要注意不要把自己的興趣和喜好強加在孩子身上,不要想當然地為孩子做選擇。

使用正確的表揚方式

Coco媽媽認為,有必要對孩子實施鼓勵教育,但是要講究方式,建議只表揚「行為本身」。

她舉例說,Coco小時候很喜歡畫畫,經常會拿了畫作給他們看。「我們其實看不明白她畫的是什麼,但是我們不會誠實地說『你畫得不對、不像』,也不會違心地說『你畫得真好』,我們會說『你喜歡畫畫真好』,鼓勵她把喜歡做的事情堅持做下去。

並不是每個孩子一開始都有傲人的特長,這需要家長多多觀察。父母永遠是最用心的、最了解自己孩子的,我不贊成把孩子完全交給早教機構。

堅持睡前親子閱讀

現在很多孩子2、3歲就被家長送去學外語,對此,Coco媽媽認為還是應該先培養好孩子的第一語言,然後再開始第二語言的學習。「一下子就讓孩子面對雙語學習,她可能會無所適從。」

在發展孩子語言能力上,她也不遺餘力。Coco小的時候,每天睡前她都會給孩子讀故事書。特別一提的是,每本書,都是她事先精心挑選過的。

「我傾向為孩子在睡前讀一些稍微有深度的童話書,比如《窗邊的小豆豆》等,我希望孩子讀的書是有層次的,不僅有快樂,也會有失落、悲傷等情緒。每次,我會讀一個章節,然後在讀到最後一句話時,我會問孩子這個句子是不是很美、很有意境,然後會和孩子進行一些探討,最後再給孩子一個晚安吻。

【學齡期】

父母要發揮「過濾器」的作用

假設你的孩子蹭了別人的寶馬車,對方索賠3000元,事情發生後,孩子是否願意把這個事情告訴你?如果他不願意告訴你,很明顯你的家庭教育是有問題的。想像一下,如果孩子不敢告訴你,那麼他會去做什麼……

Coco媽媽有個要好的同學是心理學教授,她說過的一句話讓她印象深刻:「所有小孩的問題,其實都是父母的問題。

她表示,學齡段的孩子的父母承受了很多的壓力,這個壓力可能來自工作、家庭,也可能來自孩子的學校、老師、別人家的孩子……作為家長,儘可能幫孩子過濾掉這些壓力,不是所有的信息你都要100%傳輸給孩子。

她舉了個例子,有一次去開家長會,老師說班裡有個同學在走廊上奔跑導致班級被扣分,班級小紅旗被取消了。雖然老師沒有點名是Coco,但是後來她還是輾轉從其他家長處獲悉了。雖然「被告狀」不是很開心,但是沈潔並沒有為此指責孩子。「我認為這不是孩子的錯,小孩子跑步很正常,真正奇怪的是制定規則的人,為什麼小孩子跑步就是錯的呢?」

除了少數「別人家的爸媽」,相信多數家長在參加完家長會後,心情都不會很好。對此,Coco媽媽有個好方法:冷靜個兩三天之後再去和孩子溝通。此時看問題會更加理性。

永遠不要再非理智的情況下,對孩子發脾氣。也不要將自己的負面情緒傳遞給孩子。」她說。

教孩子尊敬老師

Coco媽媽認為,教孩子從小尊重老師非常重要。家長如果與老師有不同的意見,可以找老師私下交流,不要在孩子面前對老師做出負面評價,這樣會讓孩子對某個老師有成見。

「老師是教孩子知識,育孩子成人的師長,家長和孩子都必須尊重老師,家長對老師的合理安排和要求應該是堅決擁護和支持。家長支持老師,老師支持孩子,這樣才能形成一種良性循環。

發展孩子的長處

現在很多家長都會送孩子去學習奧數,Coco卻沒有學過奧數,對此,Coco媽媽有自己的見解。

「之所以沒有送Coco去學奧數,是因為我覺得她在數學方面沒有表現出很強的天賦,相反,我覺得她在英語上很有天賦,因此鼓勵她多說、多讀、多看英語。」

難道不是因為數學學得一般,更要在課後補數學嗎?

「這其實是管理學中develop your strength(發展你的長處)的觀點,在補足孩子課業弱項和發展孩子的優勢上,我更傾向後者。

【青春期】

與孩子多做深層次的交流

在青春期和後青春期,也可以說前成人期,有時候孩子的思想可能會超出家長的想像。Coco媽媽以2013年母親節時Coco曾經給她寫過的一封信為例:

親愛的媽媽:

母親節快樂!

好像你已經問我要這封信要了極久。我一推再推,現在總算趁此佳節補上一封。

今年對我們來說可謂是一個轉折點,我從市三轉到了協和,也是這一年中最大的決定了。

當初作出決定時,我的信心和熱度曾一度遭到懷疑。我要承認,有那麼一段時間,我鬆懈著。每天很easy,但上星期鑒於我們的談話,我又重新找回了當時的感覺。我希望也正努力著使這種感覺一直保持下去,但當我鬆懈時,還是請你把我拉回到大路上。

國際部的工作是充滿挑戰的,在這裡我發現人與人之間的關係變得很微妙。那就是每個學生都有一個,或至少有一個最好的朋友,還分別有數幾個好朋友,分別在不同的場合起到不同的作用,運動時、聊天時、寫作時、談想法時,我覺得這樣甚好,卻常因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此斷而感到困擾。我的朋友們雖然不是每個都極優秀,但無不帶給我正面的影響。所以,我決定再三,認為我還是不應該離開他們。

現在我來說說更為嚴肅的事吧。經過很長時間的思考,我認為我應該選一門偏理科的專業。因為我的夢想是創業,有極大的風險,所以以防萬一,我還是可以拿著理科專業找一份適合的工作。另外,我還是想繼續參加一門體育運動。可以加入一個運動隊當然好,但如果不行,就自己每天運動也對身體有益。

雖說從現在開始發奮讀書已經有點稍晚,但我還是希望你能夠看到我的改變,並在我混亂時拉住我。也許我會反抗,但請你相信,我心中比誰都清楚我自己的問題。

幸運的是,15年來你都一直陪著我,緊牽我的手,從未放開。有時我想要脫開,放開牽著的手,不要在意,其實那只是幸福的叛逆。

幸福之餘卻有一個問題始終伴隨著我。每天晚上閉上眼睛,我便開始莫名其妙的思考生與死的問題。人死了之後是什麼樣的感覺?一想到死後就再也不能開心的生活著,我就很悲傷。

我的朋友也和我有同樣的困擾,她說:我覺得極恐怖的是一個人死去,世上的其他人還是一樣開心的生活著,上著課、看著電視,而明天的太陽也不會因為你的逝去而不再升起,你卻永遠看不到那陽光了。

我有多麼希望人們可以永遠生活在世上,永遠快樂的生活,但是那不可能。或者說如果人永遠可以在這世上存活,那就便也沒有了生。生便是死,死即便是生。

在母親節之際,談論如此深邃的話題有些荒唐吧,無論如何永遠愛你。

再次,母親節快樂!

Coco媽媽說,在他們家有一個傳統,如果想發表嚴肅或者非常誠摯的想法的時候,喜歡用信或詩歌來表達。

「在Coco的這封信中,提到了少年人對交朋友、對選專業、對將來怎樣在社會上謀生,有著看似老成的考慮,她還提到生與死的問題,雖然有些少年維特之煩惱,但我現在讀來卻覺得那麼的真實和誠懇。」

她認為,對於青春期的孩子,家長要觀察孩子平時交往的朋友,觀察他在面對問題時的選擇和決策,在適當的時候要和孩子進行深層的交流和討論。

「如果你感到與孩子的交流無法給他帶去很大幫助,那麼也可以拜託朋友、同事幫忙,給孩子帶去正面的引導。

把握說話的尺度

Coco媽媽說,她曾問在澳洲的16歲的侄子Jerry,對他周圍這個年齡段的孩子有什麼看法。

他是這麼說的:「他們已經非常成熟,生理上和心理上,已經可以像一個成年人那樣和你交談,表現出涵養、禮貌、同理心,但說話比較直接,不會兜圈子說客氣話。他們比較叛逆,對父母的嘮叨比較反感,但父母有技巧的溝通還是會得到回應。他們對父母在同時期的生活經歷和情感經歷有興趣,儘管嘴上經常嘲諷。

Coco媽媽因此建議,在青春期和後青春期,家長說話把握尺度非常重要。該說什麼,該不該說,說到點子上,又不嘮叨,該不該管,該怎麼管,這其實是非常困難的。家長也不是生來就會做家長。到了這個階段怎麼辦?只有逼著自己自我成長才行。

好書推薦

最後,Coco媽媽與上海升學的粉絲們分享了這本適合學齡期和青春期的孩子閱讀的書籍《英文誦典》

「這本書中有很多名人名言、生活哲理和為人處世的道理。整個初中階段,Coco每隔幾天都會背誦一篇,推薦給大家。」她說。

點擊展開全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上海升學 的精彩文章:

今日秋分,晝夜等長,這些養生要點你都知道嗎?
扎克伯格招保姆:會說中文,年薪84萬!家庭孩子才是幸福感的來源
主席風采投票明天截止,趕緊為你的母校加油打call吧!
他為孩子改變了自己的職業!這位創業爸爸分享育女心得
剛入學加了6個群,家長一臉懵!班級群這些「潛規則」你知道嗎?

TAG:上海升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