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吃發黃大米易致肝癌

吃發黃大米易致肝癌

俗話說:「開門七件事,柴、米、油、鹽、醬、醋、茶」,可見這七樣東西已成為每個家庭生活的必須品,但你知不知道,我們平時吃的大米,是否留意到它的變色泛黃,它就能讓你吃出肝癌。

黃大米怎麼樣致癌

正常大米一般為白色(還有紫大米、紅大米等),我們平時放久的大米會有淡黃的顏色,我們稱它為黃大米。大米變黃又會存在什麼問題呢?大米變黃是因為大米在儲存過程中由於自身水分含量高,在酶的作用下產生熱,致使黴菌繁殖,出現霉變現象並呈現出黃色。黴菌中包含真菌產生的黃曲霉素,它是島青黴、桔青黴、黃綠青黴的有毒代謝物的統稱。黃曲霉素也是誘發肝癌的主要危險因素之一。

動物實驗證明,黃曲霉素的代謝產物為黃曲霉毒素B1有強烈的致癌作用,食品被黃曲霉毒素B1污染嚴重的地區,肝癌的發病率也較高。

黃曲霉素不僅存在大米中,而且存在於我們的日常食物。例如花生、花生油、玉米、大米、棉籽中最為常見,在乾果類食品如胡桃、杏仁、榛子、干辣椒中,在動物性食品如肝、鹹魚中以及在奶和奶製品中也曾發現過黃曲霉素。並且黃曲霉菌廣泛存在於土壤中,菌絲生長時產生毒素,孢子可擴散至空氣中傳播,在合適的條件下侵染合適的寄生體,產生黃曲霉毒素。

雖然這些食物中含有黃曲霉素,不過只有當糧食未能及時晒乾及儲藏不當時,達到一定溫度、濕度、氧氣等條件,才容易被黃曲霉或寄生麴黴污染而產生此類毒素。這就是我們平常聽到的「發霉」。

毒菌能產生毒素,這些毒素中起致癌作用的有6種,其中最強的是黃曲霉素B1,其毒性比亞硝胺強75倍,比砒霜強68倍,比氰化鉀強10倍。

若低劑量攝入,可造成慢性中毒,對肝臟的損害尤其大。一些因進食發霉的食物,而爆發黃曲霉素性肝炎的中毒事件,死亡人數差不多達到患病人數的一半,沒有死亡的也留下了慢性肝炎的後遺症。

食用有「黃曲霉素」的食物後有會出現哪些癥狀

食用這些含 有「黃曲霉素」的食物,易產生髮燒、腹痛、嘔吐、食慾減退等癥狀,肝部也會出現病變,2~3個月後肝臟腫大、肝區疼痛、脾大、腹水、下肢浮腫及肝功能異常,還可能伴有心臟擴大、肺水腫,甚至痙攣、昏迷等,多數患者在晚期會有直腸、肝、胃大出血現象。

如何急救處理

(1)立即停止攝入有黃曲霉毒素污染的食物;(2)可用維生素C、維生素B、電解多維、葡萄糖水等喂服,以緩解體液中的黃曲霉毒素;(3)癥狀較重時,應及時進醫院接受治療;(4)補液,利尿,保肝等支持療法;(5)重症病人按中毒性肝炎治療。

如何辨別市場上有毒的黃大米

市場上一些不法的商販對這些污染的食品又重新加工再賣出,通過不同的渠道銷售出去,甚至已經被端上了餐桌,我們可能每頓咽下的就是高致癌物。

國家衛生部門也推出相關政策,禁止企業使用被嚴重污染的糧食進行食品加工生產,並制定相關的標準監督企業執行。一般過對大米質量指標、衛生指標的檢測合格後方能食用。國家標準規定黃粒米不得大於2%,黃曲霉毒素B1不得大於10PPb(即:一億分之一),但對於含黃曲霉毒素濃度較低的糧食和食品無法進行控制。所以當大米進入市場,大部分都是合格的,不過還是要提防那些不法商販的不良行為。

在買大米時識別黃大米,只要記住兩招就OK了。這就是顏色和氣味。1.顏色:米粒暗淡無光,表面呈黃色,或有白道溝腹,發脆,易斷;2.氣味:有霉味,硬度低。符合這兩個特點的都是黃大米,都是不合格的食品。

在酒店飯桌上的黃大米,又如何識別呢?若是黃大米的,其蒸煮後黏度小,食用時口味寡淡,有霉味,口感粗糙。

提醒:

醫學專家指出,食用「致癌大米」雖然其一次性的毒性沒有這麼大,但長期食用將無疑會致癌。因為黃曲霉毒素是目前發現的最強的生物致癌物,試驗表明,其致癌所需時間最短僅為24周,所以別忽視了身邊的隱患食物。日常還要注意鍛煉身體,吃今幸人蔘皂苷rh2提高免疫力,預防癌症


點擊展開全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肝癌 的精彩文章:

男人要學會為肝臟「減壓」,小心脂肪肝演變到肝癌
引以為戒!5歲孩子肝癌晚期,讓人痛心!原因到底為何?家長們多長點心吧!
時刻警惕身體這3個地方,一旦出現這些異常,就可能是肝癌來了!
「半夜頻醒」真的是「肝癌」的前兆嗎?
男性肝癌化療後不久,妻子懷孕了,孩子會受化療藥物的影響嗎?

TAG:肝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