腎老了,命就老了!古人用此方「返老還少」,到底藏著多少秘密?
本文理論依據:《楊氏家藏方》
列位看官,人自從呱呱墜地的那一刻起,就註定了要一步步走向衰老和死亡。在這一漫長的過程中,我們都想讓年輕的歲月更長一點,衰老的到來更慢一點。這是人類最質樸的願望,從古至今,沒有改變過。
列位看官,在我們祖國傳統醫學的浩瀚海洋中,以返老還少,永駐青春為主要訴求的方劑和方法,數不勝數。而今天,我們要為您說的這張古方,卻是其中具有代表性的,延緩機體衰老的名方。這就是文明千古的華夏經方——還少丹:
準備山萸肉一兩,懷山藥一兩半,茯苓一兩,熟地黃二兩,杜仲一兩,牛膝一兩,肉蓯蓉一兩,楮實一兩,小茴香一兩,巴戟天一兩,枸杞子一兩半,遠志一兩,石菖蒲五錢,五味子一兩。大棗一百枚。研細末煉蜜為丸,每服三錢,鹽湯水送下,一日兩服。這裡的一錢,大約可以換算3克。這裡的一兩,大約可以換算為30克。
列位看官,這還少丹到底是如何幫助我們來「還少」的呢?這還要從祖國傳統醫學對衰老的認識說起:
一言以蔽之,腎老了,命就老了。
「善補陽者,必於陰中求陽」。命門之火的熊熊燃燒,離不開腎精的支持。腎精者,腎陰也。正所謂「水足自然濟火」。於是,我們用到了熟地黃、枸杞子。熟地黃,大補腎陰,滋補腎精,為涵養真水的要葯。 那枸杞子,填補腎精,滋陰養腎。兩者配合巴戟天、肉蓯蓉、茴香,起到陰陽雙補的作用,令命門之火重燃。
以此為地基,接下來的幾味葯,就是針對具體問題來進行專門的修繕、解決了。
第一,人老,腿先老。雙腿乏力、疼痛、行走不便,是很多中老年、老年人的共同身體狀態。這和肝腎虧虛是有直接關係的。對此,我們用牛膝和杜仲來調節。牛膝,性味苦、酸,平,歸肝、腎經,補肝腎,強筋骨,逐瘀通經,引血下行。它對於腰膝腿腳的酸痛乏力,是有很好調治效果的。還有那杜仲,性味甘,溫,歸肝、腎經,功在補肝腎,強筋骨,安胎,同樣是腎虛腰痛,筋骨無力的治療要葯。它們倆在,我們下肢的衰老跡象,可以得到緩解。
第二,人老,脾胃也會衰老。尤其是在腎陽不足的情況下,我們脾胃的運化之功,會受到很大影響。體現出來,就是飲食無味、食慾下降,痰濕內積不得運化而腹部肥胖等等。所以,我們要利濕而健脾土。用什麼?用山藥和茯苓。山藥,性味甘,平,歸脾、肺、腎經。它是平補之品。在健脾的同時,還能益腎澀精,因此具脾腎雙補之能。那茯苓,是健脾利濕的良藥,同時還可以寧心安神。山藥和茯苓搭配,健脾、利濕、助運,藥性平和,適合體衰之人服用。
第三,人老,精氣容易耗散。本來,腎氣充足之人,固澀之能很強,精氣不容易耗散。隨著人的衰老,固澀之能降低,我們就需要用一些藥物來增強固澀之性。用什麼?用山茱萸、五味子和楮實。山茱萸,性味酸、澀,微溫,歸肝、腎經,功在補益肝腎,澀精固脫。那五味子,性味酸、甘,溫,入肺,心、腎經,功在收斂固澀。還有那楮實,性味甘,平,微寒,入肝,脾、腎經,功在滋腎,清肝,明目,能健脾養腎。這三味葯,前兩者負責收,後者負責補,令腎精得以補充和固澀。
最後,人老,心也老。這裡的心老,指的是心竅蒙蔽不開、心神失養、心智不寧。因此,我們要通心氣,開心竅。用什麼?用遠志和菖蒲。其中的遠志,性味苦、辛、溫,入心、腎、肺經,能安神益智,祛痰。其中的菖蒲,可以通竅除痰,醒神健腦。兩者配合,令我們清竅得以疏解,神志安寧。
全文完。不知列位看官意下如何?請在評論區暢所欲言。


※你的呼吸有「味道」嗎?四種呼吸異味,都在說明大問題!
※你的命門之火還能燒多久?明代老方讓它重新旺起來!
※臉上有兩條經脈,千萬不能受寒!否則或「痛」不欲生
※「包青天」患上的腦瘤,到底是什麼鬼?它是可以治癒的瘤子
※你有多少陽壽,全看陰濁幾何!中醫化陰濁,此方說到做到
TAG:健康跟我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