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跑得過同行,防不住阿里,眾安保險的最終對手會是螞蟻金服嗎?

跑得過同行,防不住阿里,眾安保險的最終對手會是螞蟻金服嗎?

*全天候科技是華爾街見聞發起的原創科技新媒體,悅讀更多請登錄我們的網站www.awtmt.com,或關注我們的公眾號「全天候科技(iawtmt)」、「新金融見聞(AWFintech)」。*

在創辦17個月拿下500億估值後,眾安保險又成為了今年以來香港最大的科技公司IPO之一。

高估值加持和投資者熱情高漲的同時,眾安也交出了第一季度虧損的成績單,公司更新後的招股說明書顯示,2017年一季度,眾安在線凈利潤為-2.02億元,同時,公司預計2017年將錄得重大虧損凈額。

而自誕生起,關於眾安保險與大股東螞蟻金服的討論就不曾停止過。2013年,眾安保險依靠淘寶退運險橫空出世,在隨後幾年不遺餘力的擺脫對螞蟻金服的依賴。另一邊,螞蟻金服對眾安的扶持力度也與日俱減,悄然規劃自己的保險平台的野心。

上市,或是另一個故事的開始。


靠阿里發家,再「去螞蟻化」

依託阿里巴巴生態體系誕生的退運險是眾安保險創造的一些想像空間的起點,這款再經典不過的互聯網保險產品在每年的雙十一都大放異彩,但也為眾安帶來了「依賴股東」的質疑。

從2014年到2016年,退運險分別產生總保費6.13億、12.98億和11.94億元,雖然退運險占公司保費收入的比例從77.2%和57%下降到了35%,但退運險依然是眾安保險業務收入的重要來源。

根據2017年財險電商市場統計情況,在網銷非車險產品上,無論是按保單數量還是按保費規模,眾安均以退運險佔據鰲頭。

初期股東的流量傾斜和之後的跨界合作讓眾安獲得了寶貴的場景,但這種合作並非獨家,而且正變的越來越貴。

場景是眾安估值的重要籌碼,但也是他們業務發展的掣肘。沒有自己的場景和流量,意味著公司的命脈掌握在別人手裡。

諮詢費及服務費是眾安保險一直是主要經營開支之一,主要是向生態系統合作夥伴支付的費用,當中包括銷售服務費以及索賠金。數據顯示,2014年到2016年,該項費用分別占已賺保費凈額的13.3%、30.7%及33.9%,分別達到9446.2萬元、5.9億元、10.93億元,支出壓力上升明顯。

過去幾年裡,眾安的種種動作也一直在表明自己擺脫股東依賴的決心,儘可能地給互聯網保險一個全新的解釋。

在淘寶之後,眾安的合作夥伴名單里又增加了小米、蘑菇街、寺庫、同程等公司,同時陸續推出了基於出行場景的車險和航延險,基於手機使用場景的碎屏險,結合穿戴設備的「步步保」等產品。

車險業務也曾被作為低保費的小單業務之外的收入支柱推出,但具體進展並不順利,其2016年車險收入僅為372.4萬。相比傳統財險公司,這樣的規模幾乎可以忽略不計。

公開資料顯示,在過去三年里,眾安保險通過生態系統合作夥伴平台售出的保險產品分別占同期總保費的99.8%、97.9%及86.5%。儘管整體呈現下降趨勢,但難以掩蓋其產品銷售極度依賴合作夥伴的事實。

此外,眾安還開始搭建金融科技開放平台,向外輸出技術以圖在未來創造利潤——去年7月,眾安科技正式成立,作為眾安內部的信息技術平台,這家公司主要研究最新的互聯網新技術的應用,包括人工智慧、區塊鏈等技術研發,承保與理賠的自動化應用等。這家公司不僅服務眾安,還服務整個保險行業。

今年6月,眾安科技和橫琴人壽達成深度合作,眾安科技將完成橫琴人壽80%以上互聯網平台的建設實施,再共建包括客戶運營中心決策平台、數據監控平台等,但具體的合作金額並未披露。

螞蟻金服的保險路線圖

對螞蟻金服來說,眾安同樣不是他們的全部。不久前,螞蟻就把用在基金上的開放平台模式搬到了保險上。

在眾安保險公布IPO細節的兩周前,支付寶上線了全新的保險服務板塊,從原來貨架式的產品陳列,變成了包括在線互動、智能保顧、演算法推薦、保單管理內的綜合平台,淡化了原有的銷售色彩。

根據螞蟻金服披露的數據,目前已有18家保險公司和螞蟻保險平台展開了數據產品合作,同時還有20多家保險公司在對接中。

在保險業,螞蟻金服更多的以眾安股東的身份被提及。眾安成立初期,阿里巴巴層給予了眾安前所未有的扶持力度,其第一款產品「眾樂寶-保證金計劃」便嫁接在淘寶平台上,眾安保險也一度是淘寶退運險唯二的兩家合作夥伴之一。

不過螞蟻金服的野心顯然並沒有一直停留在眾安保險身上。2015年底,螞蟻金服成立保險事業部,在整合原淘寶、支付寶等多個電商平台的保險業務基礎上,系統地建立綜合、開放的互聯網保險平台。

同一時間,螞蟻金服海通過收購完全控股了國泰產險。儘管螞蟻回應稱並不影響與眾安的合作關係,但這比收購依然被解讀為大股東螞蟻金服打算另起爐灶,單幹保險。

螞蟻金服在保險行業的布局從去年下半年開始加速,伴隨螞蟻金服集團架構調整,螞蟻金服保險事業部提升為「保險事業群」。手握海量數據和客戶資源的螞蟻金服顯然已經不甘於只做代銷渠道,而是想要參與到產品研發和未來的市場利益分割中。

目前,螞蟻保險已經與80餘家保險公司建立了合作關係,代銷過2000餘款保險產品,服務用戶達4億人次。

依靠螞蟻金服體系內的技術與流量優勢,螞蟻保險已然成為國內第一大保險平台。根據螞蟻金服披露的數據,截至2016年底,螞蟻金服保險服務平台上日均保單量已超2100萬單,其中,來自移動端的保單量逾6成。


技術與流量的交鋒

今年5月,螞蟻金服保險數據科學實驗室發布「車險分」技術,通過人工智慧等技術對數據進行挖掘,從而對車主進行精準畫像和風險分析,量化為300-700不等的分數,分數越高,風險越低,從而來幫助提升保險行業的風險識別能力。

6月,螞蟻金服又推出了基於深度圖像識別檢測技術的「定損寶」,通過部署在雲端的演算法識別事故照片,與保險公司連接後,在幾秒鐘之內就能給出準確的定損結果,包括受損部件、維修方案及維修價格。

顯然,螞蟻金服無意利用支付寶入口的優勢對保險公司取而代之,卻與眾安保險技術輸出的路線如出一轍,僅在具體應用上有所差異。

「業務發展上來講,我覺得的確有些業務看上去非常類似,細細分析下來都有各自的定位,比如騰訊和阿里更多強調開放的平台,而眾安保險更多是專註於在保險科技垂直的領域裡面的深耕和發展。」在正式招股的發布會上,眾安保險CEO陳勁這樣評價。

同時,眾安的產品銷售也極度依賴合作夥伴的場景與流量,數據顯示,2014年、2015年和2016年三年間,眾安保險通過生態系統合作夥伴平台售出的保險產品分別占同期總保費的99.8%、97.9%、86.5%。

而在過去三年,向生態系統合作夥伴支付的諮詢費及服務費也成了眾安保險主要經營開支之一。2014年到2016年,該項費用分別占已賺保費凈額的13.3%、30.7%及33.9%,分別達到9446.2萬元、5.9億元、10.93億元,支出壓力上升明顯。

同時,在類似的合作中,眾安保險更多地扮演「供應商」的角色,已經服務了超過4億用戶。在最新的規劃中,眾安也試圖將用戶留在自己平台上,並嘗試激活。

相比眾安,螞蟻金服則是當時無愧的流量金礦。作為國內網銷保險當之無愧的第一大平台,體量百十倍於眾安的傳統保險公司也對螞蟻的開放平台追之猶恐不及,作為一家存在股權關係的互聯網保險公司,眾安或許也難以獨善其身。

事實上,在去年年底眾安保險IPO的傳聞出現時,就有消息稱由於擔憂赴港或赴美IPO的計劃與螞蟻金服產生競爭,眾安保險考慮為螞蟻讓路回歸A股IPO。

除了螞蟻,傳統險企也在攪動著市場。

中國太保今年提出了「數字太保」戰略,並攜 「阿爾法保險」這款智能保險產品高調亮相。據其公布的數據顯示,該產品9月1日上線後4天,用戶訪問量高達200萬。中國平安近期也發布了「智能保險雲」產品,其中包括「智能認證」、「智能閃賠」等產品。

作為第一家持牌的互聯網保險公司,眾安也正在弱化互聯網的概念,反覆提及保險科技。但傳統保險根深蒂固、盤根錯節,保險科技能否產生變革進行重塑,還需觀察。


點擊展開全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華爾街見聞 的精彩文章:

無人駕駛「飛的」不再是科幻:迪拜昨天測試了無人機載客
努力付之東流?第三位共和党參議員反對「特朗普醫改」
高盛:市場沒有5%回調的時間已達歷史第五長 還有多遠可以走
伊拉克庫爾德人開始公投 土耳其威脅切斷原油管道
郵件門「陰魂不散」 這次中招的是特朗普女婿

TAG:華爾街見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