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成為巴菲特?在現在這個時代你就別想了!

成為巴菲特?在現在這個時代你就別想了!

摘要:造就了「股神」巴菲特的黃金年代已一去不復返,即便你具有和巴菲特一樣的才智,現在也不太可能複製他的成就。

*本文來自華爾街見聞(微信ID:wallstreetcn),作者張家偉。更多精彩資訊請登陸wallstreetcn.com,或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股神」巴菲特被視為投資傳奇,那麼現在是否也有可能出現這樣一位投資大師?在這位市場人士看來,已經不太可能。

美國投資諮詢公司Macro-Allocation創始人Paul Brodsky在近期文章中寫道,巴菲特出生於1930年,當信貸和資產「通脹」的黃金年代到來時,他正好趕上好機會。文章稱:

美國國會(允許政府)在1960年代的過度開支,導致了1970年代全球固定匯率貨幣體系的終結。美元以及國際資產開始被無限制加槓桿,原油出口國也要求提高價格。

在1980年代初,美元的價值被大幅提高,引發進一步的持有需求,也促進了國際貿易的復甦。

1986年,自主退休帳戶問世,隨著它們被整個美國社會採納,也為人們對股票和債券興趣的興起打開了大門。

因為債務在低利率的環境中能輕鬆再融資,資產價格就隨著時間推移不斷上行。

全球經濟體從過去對私營部門生產以及儲蓄的重視,轉向對公共/私營部門股票和債券等金融資產的管理。

Brodsky稱,在巴菲特60年的投資生涯中,在前30年里,從1956到1986年,他的凈資產增長了1萬倍,同期標普500指數上漲了5倍。在後30年里,從1986年至今,他的凈資產又增長了55倍,同期標普500指數增長了12倍。

文章認為,這背後需要關注的有兩點:

第一,巴菲特本身是一個罕見的奇才,他能夠快速的發現從工業生產到金融轉變的趨勢,且願意據此調整投資策略。

第二,如果美國決策者沒有鼓勵普通民眾把公開市場當做銀行那樣對待,他的價值投資甚至還能獲得更好的收益。

Brodsky稱,目前市場已經估值很高,投資者參與率以及經濟槓桿水平也居高不下,即便現在有人具有和巴菲特一樣的才智,也很難獲得明顯的超額收益。因此巴菲特在金融市場上的成就,根本就無法複製。

就在上周,巴菲特在參加《福布斯》雜誌100周年慶典時表示,美國股市只有一條路,那就是上坡路。他認為,100年內,道指升破100萬點。

巴菲特當時稱,100年前,道指僅有81點,而現在道指已經突破2萬點,因此他的預測並非空想。

即便如此,在Brodsky看來,道指在剔除通脹前的年化複合收益率僅有3.87%,造就了巴菲特的那個黃金年代已經一去不復返了。

點擊展開全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華爾街見聞 的精彩文章:

跑得過同行,防不住阿里,眾安保險的最終對手會是螞蟻金服嗎?
無人駕駛「飛的」不再是科幻:迪拜昨天測試了無人機載客
努力付之東流?第三位共和党參議員反對「特朗普醫改」
高盛:市場沒有5%回調的時間已達歷史第五長 還有多遠可以走
伊拉克庫爾德人開始公投 土耳其威脅切斷原油管道

TAG:華爾街見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