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重現50年前的輝煌!澳大利亞要成立國家航天局重返太空

重現50年前的輝煌!澳大利亞要成立國家航天局重返太空

在本周舉行的第68屆國際宇航大會上,東道主澳大利亞終於決定摘掉「沒有太空機構的發達國家」的稱號,宣布將成立國家航天局。 

澳大利亞教育部長伯明翰9月25日在國際宇航大會開幕式上表示,澳大利亞國家航天局將從事以和平為目的的宇宙空間研究項目,研發運用航天領域的新技術。 

澳大利亞太空產業協會(SIAA)說,澳大利亞和冰島是僅有的沒有設立航天局的經合組織(OECD)國家,該國仍在很大程度上依賴著美國等海外國家來提供衛星和地球觀測數據。但事實上,澳大利亞地廣人稀,地理位置優越,非常適合發展太空技術。 

早在1960年代,澳大利亞政府就清楚認識到太空應用對經濟發展和國家安全的重要性。1967年,澳大利亞發射了人造衛星WRESAT,成為繼前蘇聯和美國之後,世界上第三個有能力在本國領土上發射人造衛星的國家。

與此同時,澳大利亞還管理著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深空網路通信設施,為後者的軌道衛星和載人航天項目提供相應跟蹤支持,其中便包括阿波羅登月計劃。

1968年,澳大利亞武器研究局(WRE)順勢提出了民用和國防太空計劃,利用WRE和民用太空技術來發展澳大利亞的航天工業。然而,這項建議卻因成本原因被政府否決。

這也標誌著一個死循環的開始。在民用領域,澳大利亞再也無法保持原有的航天競爭力。最近幾十年里,各政黨都對航天產業投入毫無興趣。歐洲航天局(ESA)的前身——歐洲運載火箭開發組織(ELDO)多次邀請澳大利亞加入,卻屢遭拒絕。

《澳洲航天曆程》的作者Kerrie Dougherty認為,成本因素難以解釋澳大利亞對國家航天局的抗拒。誠然,1959年提出太空研究計劃時,澳大利亞正處於經濟衰退;但到了1968年,澳大利亞正享受著經濟繁榮,且相關航天計劃僅佔GDP的很小一部分,明明是政府可以負擔的項目。

Dougherty猜測,政府或許認為,投資航天研究一定意味著要開展花銷巨大的載人航天計劃,而這在當時確實超過了澳大利亞能夠負擔的水平。

在進一步分析後,Dougherty認為,澳大利亞政府或許是太過看重「實用主義」,Dougherty反問,難道讓其他國家掌控自己探索太空的權利就很「實用」了嗎?

今年4月,澳大利亞時隔15年再度迎來了本土製造的衛星,而這三顆衛星均由NASA在美國佛羅里達代為發射。

但與此同時,即便沒有航天局的澳大利亞也一直在積极參与其他國家的項目。9月15日,在「卡西尼號」探測器工作的最後幾小時內,澳大利亞首都堪培拉附近的深空追蹤站就曾負責監測「卡西尼號」抵達土星前的最後時刻。 

剛剛退休的NASA局長博爾登(Charles Bolden)對澳大利亞ABC電視台表示,國家航天局可以將航天產業、學術界和企業全部串連起來接受政府監管。澳大利亞之所以至今沒有成立太空機構,主要原因在於政府非常看重收益,對此類投資過於謹慎。博爾登呼籲澳大利亞政府能夠勇於承擔風險。 

據政府估計,包含創新、國防及電信領域的全球航天產業的年產值已達到4200億澳元(3230億美元),且年增長率高達10%。而目前,澳大利亞每年航天工業的產出約為40億澳元——僅佔全球的1%,僱員人數約為11500人。

澳大利亞也終於再次認識到了發展本國航天工業的必要性。歐洲航天局主管韋爾納(Jan Woener)對澳大利亞設立國家航天局的決定表示歡迎,甚至希望邀請這個還未正式成立的機構加入ESA成為會員。 

目前,澳大利亞政府還沒有公布國家航天局的預算和任何項目計劃,但已經委任前聯邦科學與工業研究組織(CSIRO)主席克拉克(Megan Clark)籌備成立國家航天局。克拉克將在明年3月前制定好國家航天局的章程,並公布初步發展戰略。 

澳大利亞代理科學部長凱希表示,成立國家航天局將有助擴大澳大利亞航天工業的規模,為制定支持太空技術研發的長期戰略提供方便。


新聞報料

商務合作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界面新聞 的精彩文章:

【天下奇聞】俄羅斯夫婦18年吃掉30人 這個國家的國歌要唱一小時
日本推出「記憶力口香糖」,快給我來一箱
中年蝙蝠俠的生活
世界上最大的水晶在這個洞里
以巴衝突再添亡魂 三名以色列人遭巴勒斯坦人槍殺

TAG:界面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