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剛從東南亞回來,真實的情況令人大吃一驚

剛從東南亞回來,真實的情況令人大吃一驚

有人說,很多人出了國才真正懂得愛國,也有人說要了解中國也需要出趟國,於是我這就出去了,我選擇的目的地是世界上華人最密集的聚集地——東南亞。

事實上,中國人最該去的就是東南亞。眾所周知,歷史上天朝的經濟中心始終在南移。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其實古代中國人一直再往南方遷移,即東南沿海的中國人一直在向東南亞移民(注意古代並沒有近代意義上的國界哦)。因此,目前東南亞形成了世界上華人最為聚集的特殊歷史文化生態。遺憾的是,近代中國戲劇般的衰落不僅導致國家陷入極其悲慘的境地,更長期忽略了這批海外子民日益惡化的生存環境。

大家都知道,中學課本上曾經記載有海外華人領袖陳嘉庚支援中國抗日的事迹,卻從未聽說過祖國為了保護海外華人出動飛機大炮的新聞(注意:海外華人不是簡單意義上的中國人,其國籍屬於他國)。事實上,近代海外華人的地位一直處在下滑趨勢,知道今天才又有了一絲崛起的曙光,而他們的地位與中國崛起的速度雖然成正比,但終究也要有一個過渡時間。

下面,我就大致分享一下此次東南亞新馬泰之行的五大感悟,權當為自己的老本行做個交代,同時以饗讀者,歡迎各位讀者大咖批評補充指正哈

一 東南亞物價真便宜 中國早已崛起

首先,出國肯定得跟海關打交道,導遊一直告誡我們:東南亞各國的海關經常有卡人卡物品的習慣,遇見好東西說扣就扣,這讓我想到了發哥《英雄本色》中被越南海關扣東西、毆打的場景。

其實,就個人經歷而言,新馬泰三國的海關辦事風格還是有點差異的。泰國是一個小費國家,各行各業遍布小費風氣,當然政府部門也難免受到熏染。雖然泰國海關關口明明寫著「這裡一律不收小費」幾個大字,但是如果你當真了,那就準備著被遣返吧(當然小費主要是針對於旅遊團的);新加坡的話,因為是李光耀資政的鐵腕治理,同時深得華人優良的治理天賦,基本不存在較大的通關阻礙,而且新加坡海關幾乎人人會說普通話,缺點就是過於嚴厲,據導遊姐姐介紹,一次她帶團碰到一位看起來很面善的大姐卻被毫無任何緣由的全部遣返,甚是氣憤(個人感覺他們團里估計是有一些被海關認為是不適合入境的人員吧)。

馬來西亞海關則給人印象較差,人員懶散、傲慢、跋扈,通關沒啥大問題,安檢則是大麻煩,所有入境大件物品都要打開檢查,遇到貴重藥品和化妝品則很有可能被扣(包括護照),然後則是交錢贖回。實不相瞞,小編恰恰遇到這個悲催事情,一開始要120馬幣,沒聽懂,然後海關拿出計算器寫了100馬幣(大概180元人民幣),懂了,跑了好幾個地方,最後還是找到當地導遊換了100馬幣。

通關之後,你就能感受到新馬泰各國的經濟發展和百姓民生了。首先,介紹一下現在人民幣對三國貨幣的大致匯率:

泰國:1:4.8

新加坡:5:1

馬來西亞:1.8:1

雖然匯率能夠大致反映出一個國家的經濟發展水平,但是還要考慮到購買力和通貨膨脹因素。個人感覺是,作為旅遊國家,新馬泰基本都有廉價的優勢商品,比如泰國大部分商品在國人看來都相當廉價,尤其是乳膠製品、燕窩、蛇葯;新加坡的醫療藥品則性價比較高;馬來西亞居中,橡膠製品、巧克力之類不錯。但是除了新加坡外,其他國家消費水平普遍不及中國,當然也可能是我去的地方具有局限性。總體感覺,中國確實已經崛起,至少北上廣深大城市已經秒殺東南亞各國首都,包括新加坡。雖然經濟發展不等於綜合國力,但是真的能夠感覺到中國人在海外已經站起來了,尤其是從海外華人的表情上。

二 東南亞華人真的很多,但比例都在下降

作為中國人,來東南亞最大的印象就是華人真的很多,其次的印象就是華人真的很強大,再次的印象是華人的處境現狀不容樂觀,但曙光已經來臨。

首先,到了東南亞你會看到無處不見的漢字和無所不能的華人。為了證明華人有多普遍和多麼強大,請允許我先列出兩組數據:前10名海外華人人口國家(東南亞佔一半)和馬來西亞20大富豪(華人佔15位)。

有人可能要說第一組數據來源於2005年,有點過時了,不錯,這個正是我準備探討的第二問題;而馬來西亞富豪是一個縮影,這個問題稍後會細化分析。

關於第一組數據,由於來源於2005年,因此各國華人具體人數可能已經不太準確,但這個問題較為次要,更重要的問題是:華人在各國的比例現在如何了?我沒有足夠精力探討所有國家的華人佔比,我從我接觸到的加坡和新馬來西亞兩個國家來試著說明一下我的結論:華人在東南亞各國的人口比例正在急劇降低。

首先,新加坡。據新加坡導遊姐姐介紹,1965年剛建國的時候華人佔比達90%以上,而現在這個比例卻降低到74.2%,按照導遊姐姐的說法是華人相對富裕重視教育卻不重視生育,而其他族群,尤其是馬來人恰恰正好相反。現在新加坡已經開始正視並解決這個問題,幾乎拒絕所有少數族群移民,而華人等族群移民也是至少200萬新幣(1000萬人民幣)門檻,而且還是三分之一的通過率。

其次,馬來西亞。據介紹,馬來西亞從來都絲毫不掩飾其歧視華人的態度,甚至允許馬來人可以多多生育,而華人則限制生育。不管這些傳言是否屬實,馬來西亞的華人比例急劇下降卻是不爭的事實:據統計,建國初馬來西亞華人曾高達44%,而現在則降到21%。殘酷的數字背後掩蓋了多少殘忍的真相。

這裡引用一段馬來西亞著名總理馬哈蒂爾的維基百科簡介:「馬哈蒂爾大學期間同班同學有70人,其中大部分是華裔學生,馬來學生只有七人,少女更是只有一個,那就是日後成為馬哈蒂爾夫人的西蒂哈斯瑪。馬哈蒂爾很珍惜這個讀書機會。加上他的聰明好學,因此成績再班上是數一數二的,甚至還常常幫助那些功課底子差的人。」這就是1949年的馬來西亞,強大的華人群體激起了幼小的馬哈蒂爾民族主義精神,當然要鑄就了他日後「馬來人至上」的極端政治理念。

在馬來西亞吉隆坡展覽館中,我碰到了一位講解員,他流利的漢語引起了好的好奇,一番攀談之後,才了解到:他的爺爺曾在1938年南下馬來西亞,當時正值日本大肆侵略中國之際,乃祖父為逃避戰亂從廣西,逃到廣東,然後帶上奶奶一路南下,途中還經歷了許久海盜亡命生涯。直到80年代,才敢回國探親(據說當時的政策是海盜歸鄉基本都會被處死),而這位哥們也曾經再廣西桂林老家從小學上至高中,才回到馬來西亞照顧父母。言談之外,他也流露出一絲在馬來西亞,對華人處境的抑鬱和無奈。

三 鄭和很偉大也很複雜 華人穆斯林是一個被遺忘的群體

坦白說,歷史上東南亞至始至終都處在印度和中國兩大國的陰影之下。在精神和宗教方面,東南亞被印度持久而強烈地影響著,而在經濟和民族人口構成方面,則被華人強力主導著。也許,這就是分散在印度洋和太平洋中間的一些列島嶼的命運,既是幸運也是不幸。

但相對於中印兩國,東南亞有一點卻是青出於藍而勝於藍。這個東西就是對伊斯蘭的虔誠和信仰。在東南亞,除了中南半島、新加坡和菲律賓,幾乎都是穆斯林的天下。甚至令很多人意想不到的是,印度尼西亞竟然是當今世界伊斯蘭教人口第一大國(2.58億)。更讓人意想不到是,東南亞伊斯蘭教的傳播不僅僅是課本上所說的印度穆斯林商人的不懈努力,更有中國華人穆斯林的功勞。

這裡就不得不提一下我們中國偉大的航海家、外交家、民族英雄——三寶太監鄭和。關於鄭和相信很多人都會非常了解,但是很多人卻故意忽視了一點——鄭和其實是個回教徒穆斯林。而更不為人知的事實是,鄭和下西洋並沒有掩飾和隱藏其傳播伊斯蘭教的目的。看一下印尼穆斯林的著裝,你看看是否覺得跟天朝回教徒有點像呢?

據中國古籍記載,於唐朝時期就已有少量唐人南下馬來半島一帶進行商業活動。當時唐人主要是暫居經商,並無大量定居。到了明代,有大量叛軍和回民開始遷居南海一帶(即馬來群島),由於為明成祖立過大功,鄭和曾多次在滿剌伽停留,後來將滿剌伽,巨港,泗水等營建成其船隊的大本營,也安置了數位回民為當地領袖,巨港有施進卿,泗水有數位。

最早的伊斯蘭教傳教者被稱為「九位使節」(Wali Songo),他們其中的幾個來自中國,並被認為與當時鄭和遠洋貿易在馬六甲海峽的影響力有很大關係,其中很多傳教者的墓葬至今保存完好。伊斯蘭教被接受的同時,其教義也被融入了當地人長久以來的一些信仰,所以爪哇島的伊斯蘭教帶有明顯的本地特色。

注意!九大聖人至少有三位都是中國福建華人。而且這些華人穆斯林不僅現在遠沒有沒落,相反有些家族已經爬上印尼最頂級的精英階層。比如印尼前總統瓦希德。阿卜杜拉赫曼·瓦希德(1940年9月7日-2009年12月30日),印度尼西亞政治家,民族覺醒黨創立者,曾任印度尼西亞總統(1999年-2001年),為蘇哈圖下台後第一任民選總統,因涉嫌貪污而任期未滿便被彈劾,但他在種族和解上做出了巨大貢獻。

瓦希德曾向媒體承認自己有華人血統,其本家族祖上系福建的回教長老陳金漢,於明永樂十五年(1417年)鄭和第五次下西洋時隨船隊前往印尼爪哇島,並於泗水定居。先祖陳金漢(Syekh Abdul Qadir Tan Kiem Han),乃伊斯蘭教長老,祖籍中國福建省泉州市晉江市仕春村,於明永樂十五年(1417年)鄭和第五次下西洋時隨船隊前往印尼傳道,定居於泗水。瓦希德會說一些閩南話。2009年12月30日,瓦希德在雅加達的一家醫院逝世,享年69歲。

當然,除了是一名穆斯林之外,瓦希德也並沒有忘記他的祖先以及自己的華人身份。眾所周知,印尼在東南亞排華是出了名的,而瓦希德卻長期致力於民主運動,最近幾年,他不斷聯合其他一些學術界的知名人物,成立民主論壇,尋求民主改革,因此被譽為印尼「民主之父」。印尼華人名流許天堂去年在一項土生華人的座談會上表示,華人不會忘記瓦希德的功績,因為他是廢除排華條例,讓華人得以重見天日的功臣。瓦希德則表示,廢除排華條例,是基於有關平等對待公民的憲法條文。「我不管人家如何評論我做出的決定,最重要的是,我依據憲法的條文行事,那是國家最高法規。」他說,華人已經具備與原住民相等的地位,理應艱苦奮鬥,致力於消除根深蒂固的種族歧視。此外,華人企業家不妨協助原住民,尤其是中小企業。

四 中國人在東南亞該何去何從?

往事越千年。無論歷史上華人在東南亞多麼輝煌,但現實總是殘酷的。如何保護東南亞土著華人不受各國政府的侵害,如何促進華人與本土居民的融合和共生,既是東南亞華人不得不面臨的問題,也是日益崛起的中國需要嚴肅思考的問題。

根據專家所作的研究,遍處東南亞地區的華人,與當地人種混血出生最多的,首推泰國,其次便為菲律賓。根據人類學家所作的這項研究,在菲律賓民族中,華人血統約佔百分之二十;以菲律賓現有9730萬人口來說,有華人血統的,可能超過一千萬人。過去由於華人教育不發達,大部分具華人血統的,鮮有機會接受華文教育,也由於信奉天主教,結果變成純粹的菲律賓人。

由此可見,宗教因素是影響民族融合的極其重要的原因。在馬來西亞進入伊斯蘭世界之前,當地曾經產生過一種全新的融合族群——峇峇娘惹。早期,旅居東南亞的華人與當地人通婚,如印尼、馬來人,而後的混血後代再繼續與中國而來的華人通婚,生下的孩子,男孩被稱作峇峇,女孩被稱作娘惹。在幾百年的時間裡,他們漸漸形成了自己的習俗和文化。娘惹(Nyonya)是早期華人和馬來人通婚的後代,也被稱為土生華人。鄭和七下西洋時曾5次到過馬六甲,船隊每次回朝時都有部分隨從留在馬六甲,這些留下的官兵和留居海外的商人娶了當地土著及其他民族的女子為妻,生下的男性後代稱為「峇峇」,女性則稱「娘惹」。如今,他們在馬六甲社會中仍占很大的一部份。

峇峇娘惹大多接受英文教育,雖然他們不會講中文,但卻依然保留華人傳統的婚喪嫁娶等風俗和傳統禮儀。峇峇娘惹的文化融合了華族與馬來族的特色,無論在服飾或是飲食都獨樹一格。鮮艷的色澤與花紋,以及風情獨特的剪裁設計是娘惹服飾(Kebaya)的特色。一般上來說,峇峇的服飾包括中山裝與西裝,娘惹裝則大多啟迪自馬來傳統的沙龍服飾。20世紀60年代以前答荅娘惹在馬來西亞是土著身份(Bumiputm),但由於某些政治因素而被馬來西亞政府歸類為馬來西亞華人,從此失去了土著身份。峇峇演變成一個特指的華入族群,也就是今日在馬六甲以及馬來西亞獨立前在檳城和新加坡的峇峇。峇峇娘惹有著融合中國與馬來西亞的獨特文化與習俗,在馬來西亞尤為凸顯。

既然宗教因素不可逆轉,華人只能通過現有強大的經濟優勢,通過為當地造福儘快融入本土,而不是被日益加劇的貧富差距和動蕩政局吞噬,天助自助之人,相信勤勞勇敢的東南亞華人族群一定會在族群融合方面越走越順利。

其次,崛起中的中國該怎麼辦?相信很多人聽說過抗日戰爭期間海外華人華僑陳嘉庚捐資的故事。同樣,改革開放中,海外華人華僑也是一股極其重要的力量。但是反過來思考:在海外華人華僑遇到困難的時候,國家應該如何保護他們?這涉及到國與國之間的外交行為,並不僅僅是撤僑那麼簡單的事情。但是一味的不干涉別國內政是否真的可行?這倒是一個值得探討的事情,畢竟海外華人國籍屬於他國,我們真的能做到袖手旁觀嗎?很明顯,1998年印尼那場慘絕人寰、無恥之極的屠殺行為並沒有得到應有的懲罰,但是華人要學到教訓和保護自己。在這一方面,新加坡作為海外華人的橋頭堡,其外交行為應該起到指導海外華人的作用。

在這裡,我們無法深入地指出海外華人的未來,但是回顧部分歷史,可能會有助於我們思考未來。

首先,東南亞,尤其是印尼,曾經是一個佛教國家。值得注意的是,這個名為三佛奇的佛教國家一度與中國極為親近,尤其是在鄭和下西洋之時。

三佛齊王國(Samboja kingdom),又作三佛齊國、室利佛逝(音譯自梵文Sri Vijaya)、三弗齊國、佛逝、舊港,簡稱三佛齊,存在於大巽他群島上的一個古代王國,在鼎盛時期其勢力範圍包括馬來半島和巽他群島的大部分地區,諸蕃水道之要衝也。南北朝至唐前期,蘇門答臘島上曾存在過一個名叫干陀利國的古國,後來三佛齊王國替代了它(一說為改稱)。唐宋兩代三佛齊王國多次來朝,明代時亦常來朝,後亡於爪哇滿者伯夷國,旅居於此的華人梁道明復國,明朝後在此地置舊港宣慰使。

公元1004年(宋真宗咸平六年),三佛齊王國國王立佛寺為宋真宗祝壽,宋真宗賜以「承天萬壽」鍾。公元1405年(明成祖永樂三年),明成祖派梁道明國王的同鄉監察御史譚勝受和千戶楊信帶敕書前往招安;梁道明國王和臣子鄭伯可一同入朝貢方物,留下副手施進卿帶領眾軍民。公元1407年(明成祖永樂五年),三保太監鄭和從馬六甲回航,經舊港,遭遇海盜陳祖義襲擊,施進卿請鄭和協助,鄭和陳兵大破陳祖義,押回京師受戮。同年施進卿派女婿往京朝貢,明成祖昭命施進卿為舊港宣慰使。

其次,東南亞的問題本質也是發展問題。可能很多人不知道,印度尼西亞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穆斯林國家,人口達2.58億。更讓人震驚的是,印尼人口分布極為不均,而華人又有著重大的經濟控制力,比如在世界上唯一一個以華人名字命名的外國城市——三寶壟,華人的經濟活動竟然占達70%。

印度尼西亞首都雅加達所在的全國中心區域——爪哇島,面積僅是印度尼西亞第五大島,但擁有全國人口的一半以上,在政治上和經濟上均處支配地位。爪哇島是世界上人口最多,也是人口密度最高的島嶼之一,全島面積126700㎞2,人口1.39億 (2014年),密度高達每平方千米1117人。這個僅為日本列島三分之一強的島嶼,卻比日本全國人口還多2000萬。

爪哇島上約有200-300萬華人華僑。回顧歷史,早在公元前已有中國人漂洋過海到爪哇島了。15世紀跟隨鄭和下西洋的馬歡撰《瀛涯勝覽》爪哇條載:「滿者伯夷……國有三等人,……一等唐人,皆是廣東漳泉等處人竄居此地……多有從回回教門受戒持齋者。」這說明在鄭和抵爪哇之前,那裡已有一些華人,部分是華人穆斯林。

再次,中國需要全新的國際關係思維模式和格局。在新加坡、馬來西亞和印度尼西亞一帶至今流傳著一個故事。1406年,鄭和第一次下西洋時,率領一支由2800多人組成的、當時世界上最強大的海軍,途徑爪哇島,派了少量士兵上島買給養。當時島上內戰,西爪哇在殲滅東爪哇過程中誤殺鄭和士兵170人。在萬分恐懼之中,西王一邊做好逃亡準備,一邊懷著死中求活的心理去向鄭和求饒,並表示願獻黃金,以補償大明死難士兵。

鄭和了解到此事確實由誤會引起,在稟明皇朝之後決定化干戈為玉帛,和平處理這一事件。鄭和的寬大仁慈感動了當地居民,自願將當地地名改為「三寶壟」(鄭和小名「三寶」),每年陰曆六月三十日確定為鄭和抵達的「聖日」,舉辦廟會慶祝活動。歷史上,中國曾經佔據世界第一的位置長達一千多年,鄭和下西洋是唯一一次以強盛之態對外展開的外交活動。作為明王朝的使者,鄭和向外界傳播了是「以和為貴」的中國傳統禮儀,以及「天下為公,四海一家;不論強弱,一視同仁」的中華文明世界觀。600年已經過去,東南亞許多國家還在自發地紀念他。

鄭和以及大明朝可能沒想到500年之後,他們的子孫如今卻面臨著生死存亡的問題。與人為善,是一種美德與準則,但是前提必須是保護好自己,很明顯鄭和既沒有保護好自己人,也沒有保護華人子孫後代。因為他代表的大明朝在廣布恩德之餘,並沒有建立起來一套可供遵循的制度保障。為什麼西方從歐洲侵入東南亞卻以區區極少數人統治如此廣大地區,卻仍遊刃有餘?除了船堅炮利、代表先進生產力之外,更是擁有者現實主義的制度保障措施。而綜合以上三者,當今中國日出來的「一帶一路」亦不失為中國重振東南亞地位的一項「利器」。

見聞和感悟還有很多,但是限於篇幅只能介紹到這,好像已經嚴重超字了哎。。。

五 東南亞有什麼特產?

談了這麼多生硬的現實和枯燥的理論,下面談點東南亞好吃好玩的經歷:

首先,東南亞,最不能忘的就是吃熱帶水果,尤其是榴槤。雖然很多人可能接受不了它難以入鼻的刺激性氣味,但是如果你能夠屏蔽掉這種氣味,那麼恭喜你,你將可以享受到全世界最美味的榴槤系列美食。

其次,相對於國內,東南亞的醫療保健產品無疑是性價比超高,除了泰國的蛇油,解毒丸、乳膠床墊枕頭(而且還是華人帶動的偉大產業),新加坡的千里追風油之類的也是非常適合買給上了年紀的父母。

再次就是美食啦。泰國的金絲海燕燕窩名不虛傳,據說每年產量的20%都要進貢給皇室,而且產地直接警察把守,每天五點以後閑雜人等非法靠近就會開槍哦;馬來西亞的特產就是「提米拉蘇」巧克力和最著名的白咖啡了,據說香港的巧克力和白咖啡都是從這裡進口,但價格要貴到三倍以上,作為吃貨自然是必不可少。

最後,為了回饋廣大粉絲,小編特地帶回來了10袋白咖啡,良心價回饋廣大世界歷史粉絲,有需要的可以加小編微信哦。據說,新馬泰很多特產只有東南亞才能買到哦,國內根本買不到。他們抵制互聯網的理由也很充分:我們要發展旅遊,所以希望你們能過來,所以不放在網上銷售,說得好像很有道理,但是互聯網作為一種基礎設施,在東南亞簡直不敢恭維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世界歷史 的精彩文章:

一句話性科普:你不知道的一些性知識(男性篇)
收藏 | 帶這幾個字的菜已被醫生拉黑,很多人天天都吃!
華人女留學生自曝在海外的墮胎經歷...各種意外...讀完眼淚下來了...
世界上唯一以中國人命名的國外城市,當地還把中國人當保護神!
世界為何如此懼怕中國?在巴西等國的對比之下,中國展示不可複製的大國崛起!

TAG:世界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