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一個縣,人口約18萬,為「中國徽菜之鄉」!
安徽簡稱「皖」,省會合肥。在清朝康熙皇帝在位時,安徽因江南省東西分置而建省,得名於「安慶府」與「徽州府」之首字。在地理位置上,安徽省東鄰江蘇、浙江,西連湖北、河南、南毗江西,北與山東接壤。作為中國史前文明的重要發祥地,安徽省擁有厚重的歷史文化底蘊。截至2015年年底,安徽省共有6個縣級市,55個縣。其中,就績溪縣來說,人口約18萬,建縣歷史超1200年,為「中國徽菜之鄉」!
一
首先,績溪縣位於安徽省南部,徽州六縣之一,徽州文化的發源地之一,被稱為「徽廚之鄉」,「無徽無成鎮,無績不成街」,現隸屬於宣城市管轄。在地理位置上,績溪縣東與臨安市交界,北與寧國市、旌德縣毗連,西與旌德縣、黃山區及歙縣接壤,南與歙縣相鄰;介於北緯29°57′~30°20′,東經118°20′~118°55′之間;縣境總面積1126平方公里。績溪縣歷史悠久,人傑地靈。早在4000多年前,大禹將天下劃分為古九州,今績溪縣一帶屬於古揚州的範圍內。
二
春秋時期,吳越爭霸,該地區先屬吳國,後屬越國。戰國時期,今績溪縣一帶成為楚國的疆域。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嬴政剪滅六國,建立秦朝。在郡縣制下,今績溪縣一帶屬會稽郡。公元前121年,漢武帝劉徹這位皇帝在位時,今績溪縣一帶屬丹陽郡,治在宛陵(今宣城)。東漢時期,該地區屬新都郡,治在始新(今淳安縣)。三國時期,魏蜀吳三家爭霸,今績溪縣一帶成為東吳的疆域。南北朝這一歷史階段,因為戰爭頻繁,該地區的建置和歸屬變化較大。
三
唐朝建立後,今績溪縣一帶歸歙縣。唐大曆元年(766年)析歙縣地置績溪縣,治今華陽鎮。據《元和郡縣誌》:「此縣北有乳溪,與徽溪相去一里,併流離而複合,有如績焉,因以為名。」由此,對於績溪縣來說,建縣歷史已經超過1200年了。公元892年,績溪縣隸歙州。五代十國這一歷史階段,績溪縣先屬吳國(楊行密),後為南唐地。公元997年,也即北宋建立後,績溪縣屬江南路歙州。公元1121年,宋朝改歙州為徽州,績溪縣屬之。
四
最後,公元1368年,朱元璋建立明朝,績溪縣屬中書省徽州府。公元1403年,績溪縣屬南京直隸徽州府。公元1645年,清朝順治皇帝在位時,績溪縣屬江南省徽州府。公元1667年,清朝康熙皇帝在位時,績溪縣屬安徽省徽州府。1971年,績溪縣屬惠州地區。 1987年,績溪縣劃屬宣城地區。2000年6月25日至今,績溪縣屬宣城市。如今,績溪縣,是徽文化的主要發祥地、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中國徽菜之鄉,總人口約為18萬人。
文/情懷歷史


※上海市十大姓氏:王姓第二,陳姓第三,誰第一?
※湖北省一縣級市,人口超50萬,名字改得「非常成功」!
※寧夏十大姓氏:張姓第二,李姓第三,誰第一?
※江蘇省一個區,人口超130萬,號稱「蘇北第一區」!
※甘肅省一個縣,人口約5萬人,建縣歷史超1500年!
TAG:情懷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