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現實世界
生活定會陷入沉默的暴躁之中,而恐懼的並不是暴躁本身,是一個決定:釋放或是吞咽——前者終會造成無法彌補的傳播效應,後者是自裁般的切割稜角
有一種痛苦被形容為詞不達意,而並非無話可說。
我出生的那個年代,人還不完全需要錢來實現個人價值。
曾有一個時期,一個短暫的時期,人群用質問來對抗這種失衡。後來,比如說到了在溫室中生長的我們這一代,連質問的步驟都不需要了——安逸讓人指甲變成需要修理的負擔
我們不問為什麼,甚至相當一部分的「為什麼」會被鄙夷,就只剩「悶聲發大財」的治世寶典
今天是從長白回來的第九天
話到嘴邊,想說卻還要掂量一下
不要立刻發生就這樣成為更加成熟的人情審美
看見了天池全貌
而對於記憶而言,「我的天池」中將倒映的永遠是一個背影
就像最珍藏的幾百首歌,它們代表的是每一段回憶,當音樂響起,情景就開始再現,我也就能暫時的做一次時光旅行,然後再一次得到、失去、墜落......
朱自清有一散文名篇《背影》,講的是一段關於「中國式父與子」的故事
與我而言,亦是如此
那個背影是註定在我生命中缺席的那一位,當他不斷帶來失望時我曾無數次期盼著他老去,期待著父權的崩塌與重建
直到這一次,還是那個背影,他在前座,我在后座,我們行駛在公路,這條公路在我夢中甚至都已成為陳跡
這就是物是人非罷
這一回,他真的老了
我曾經的期盼成了真,而且還是一箭雙鵰的成了真,他終究與我做了一次真正意義上的旅行,也終究老了
可不論哪一點,都讓我陷入更深層次的痛苦之中,以為解脫了,其實更加深陷其中,就像夢被戳穿,只留下痴呆的口水
有些事兒,初看就是一個決定,就像一個意外的岔路。
可是,岔路的盡頭的終究是新的岔路
而傷害的產生之後,勢必帶來二次傷害,三次,直至無數次
當感受到曾經的裂隙似乎已經粘合到無法用肉眼所察時,當夢見牙齒脫落時,也即將明白:人與人,永遠無法做到真正的諒解
以為修補好的,仍會在某個夜裡的夢裡發作,驚得一身冷汗,就這一點來說,恐怖片是最現實的:因為記憶中那些墜落的瞬間,都是揮之不去的夢魘
從長白回來後,從未如此沉迷的投入到健身當中。
我需要一個缺口來釋放這巨大的沉默的疼痛,當你內心掙扎時,最好也讓你的身體跟著一起掙扎
這樣,這種掙扎感就會顯得非常真實,你就覺得你不是深陷於噩夢之中,還有什麼比在噩夢中永遠無法清醒更痛苦的嗎?
在這周而復始的掙扎中,會麻木,會疲憊,然後到結束的時候,你甚至忘了自己為什麼來時表情糾結,對著鏡子說一聲
「笑」
「笑,人人皆笑,哭,獨自落淚」——《老男孩》
對於這旅程中將撕裂的傷口,我是明知故問
一定有人,想法設法的逃離陰影,我也沒有勇氣去擁抱,但願意試探性的去觸摸
所以說,也早就過了拿孤獨說事兒的那個年紀
但凡敏感的人,甚至可以說越敏感越孤獨
嘲笑鈍感的人,當你矯情的時候,你肯定會恥於之前的嘲笑。正好相反,作為一個有著長時期思考與孤獨經歷的個體而言,羨慕鈍感是常態,然後在短暫的羨慕過後,打掃一下玻璃心,另一邊暗自思忖,還是寧可要這活受罪般的「高級」,積蓄能量,迎接下一次撞擊......
所以,頂瞧不起把孤獨視作痛苦的後來者們,他們懂個球?
不在一次次絕境中重新站起來,就絕不會領悟到「人為什麼需要孤獨」
那些大喊孤獨的人,不是太年輕,就是太順利,而這個時代,年輕又往往跟順利掛鉤,我們太安逸了
不被逼入牆角,就不會懂得什麼叫落後就要挨打
不經常跌倒,就不會知道什麼叫偏向虎山行
不經常陷入尷尬,就不會知道什麼叫有備無患
父母輩的人談他們那個時代,書撿到什麼讀什麼
但凡比小紅本里鮮活的文字,都讓人口渴的厲害
現在,精神世界中沒有餓漢
有的是數不清的殘障,大口吞咽著互聯網垃圾,總之,即使是垃圾,也總會指向安逸——就像高熱量快餐,餵飽你,讓你昏昏欲睡,醒了繼續餵飽你
各種口味的毒雞湯咕嘟咕嘟的喂啊,受眾頗多
相當一部分嘲笑瑪麗蘇的人真正介懷的是沒有王子蘇到自己身上
這只是一種現象,就像現在風行的表情包,很多圖片中的人物,他們出自哪部電影?沒有人關注,當別人以此為樂時,或不知道那搞笑的表情是劇情中受到多大的折磨而成
故魯迅所言「人的悲歡並不相通」
你們看,魯迅也寫雞湯的,只不過,多數人心裡的魯迅停留在課本里,是那個豎著頭髮存在感十足的魯迅先生
你問我,在這樣的時代孤不孤獨
不存在的,到這一步,就會明白,這種無法溝通帶來的孤獨最多稱為「孤單的」
孤獨至少要有一點兒痛感
不可理喻有什麼難受的?
但要看到差距
什麼是差距?度量衡是什麼,什麼就是差距
生在金錢的時代,金錢就是差距
蘇老闆天天日料伺候著,劉師傅日常苞米粥就鹹鴨蛋,本來可以是個喜好問題,在這個時代,就非要被扣個「差距」的帽子
沒得選,在我們china,必須要站隊,你不站,好,全體的矛頭指向你,這都跟稜角不稜角沒有關係了,就是現實
所以劉師傅也沒得選,他要有頭有臉的喝苞米粥就鹹鴨蛋,他要擲地有聲的告訴別人他就愛喝苞米粥就鹹鴨蛋,他首先得成為劉老闆,不就是個錢嗎
說起來容易,不就是個錢嗎
可惜國家不是來給你解決貧富差距的,有的孩子生下來就有一座城
沒有的,別太難過,仔細想想,人家安逸,但你自由啊
自由選擇成為哪一城的居民
也可以自己起一座城
艱辛,甚至可以說是白手最基本最輕易度過的關卡
人人都會有一條路,多數人面前的是一條血路,而聽說路的終點都是安逸,並且這路越走越輕鬆,越走越輕鬆,然後多數在血路上的人,在半程就開始熄火了,隨波逐流......
看到差距
看到之後,你心裡有數,走起路來自帶一股胸有成竹,多數人顯示出的安逸,多數是一種頹勢罷了,因為上不了更高的台階
累?那是不復當年勇的借口,我給找個更高級的,可以說「閱盡千帆」
我生在一個走在下坡路上的北方城市,整個遼寧,整個東北,都在不由自主的坐著滑梯.....直至成為一部分刻薄的南方同胞的飯後笑談
透過網路,我能清晰的看見南北的差異,當年說好的「先讓一部分人富起來」才是真正的笑談
可是,我不願離開我腳下這片土地,不僅僅是因為這是我的家,承載太多記憶
有人願意到處撒野,就有人願意苦守枯井,我愛我這口井
至少從相當一部分言論與曝光中,我看得出,南北差距還真就是那點兒錢的距離,不論在哪片土地,人都跟蘿蔔一樣,好壞都有,只不過現在有一部分算是「試驗田」
可是,等著趕潮的人們啊,你們得自己先搖擺起來,你不活動起來,等著潮水一股子竄出去,你以為你比誰游得快?
人的一生,不講長短,但跟歷史時代比起來,可能最多只有一次洗牌的機會
人到底是沒法拒絕一個時代的,就像自己的人生,可能童年的夢還沒來得及做完,就被各種外力因素塗鴉了,那怎麼辦?
但凡我們不能拒絕的事情,我們比它更加極致。想讓命運尊重你嗎?命運只尊重堅韌
你可以暴躁的對待生活,你可以活得自我,但當現實世界真的不可避免的呼嘯而來,你所能做的只有全盤皆收
生在不屬於的時代,你可以自救,比如,順從它,利用它,然後給自己建一個圍城,圍城裡,是你的時代
這時候,清醒的你,感謝痛苦吧,你問問永遠安逸的人,他哪知道什麼叫知恥而後勇?
北野武代表作《壞孩子的天空》講的是這樣一個故事:小馬和新志是一對發小,學生時期兩人都遊手好閒,後因過早的接觸成人社會,兩人的青春變得愈加殘酷,最終兩人相約成為老闆和拳王后再相見,多年後兩人相逢,一個是被幫派放逐的落魄小弟,一個是騎自行車送外賣的,二人再次回到校園,有了這樣一段最終的對話
新志:「小馬,我們是不是已經完蛋了?」
小馬:「笨蛋!我們才剛剛開始。」


※健身季再談健身
※《白夜追兇》×《無證之罪》:國產灰色的勝利
TAG:光影雜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