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何為知行合一?就是不僅要知道,更要做到!

何為知行合一?就是不僅要知道,更要做到!

我們都知道,500年前,偉大的哲學家王陽明提出了一個無比偉大的哲學名詞——知行合一,王陽明僅僅憑藉這一個名詞就實現了此前1500年間(直至韓非子)都未曾有人實現過的夢想——做聖人(雖然之前也有很多人被叫做聖人,比如朱熹,但現在看來,他們都算不得真正的聖人。孔子可以,但朱熹似乎在各方面還差些)。

然而遺憾的是,自王陽明以後,很多年來,就再也沒有人能夠懂得這個詞究竟是什麼意思了,沒有人去真正的研究和踐行了,這實在是一件太過於可惜的事了。如果能把這個詞的含義給搞清楚,那麼人世間該會減少多少悲劇,避免多少人禍啊!

那麼知行合一到底是什麼意思呢?如何做到知行合一呢?今天一起跟隨哲學詩畫來研讀、探討。

確實,很多人都有這個疑問。我認為,之所以會有這個疑問,是因為對於絕大多數人來說,有兩個非常普遍的現象始終解釋不清:

第一個現象是關於堅持

人人都知道應該努力上進要有毅力,可事實上真正能做到的很少。比如我有一個高中同學,初中升高中復讀兩年,高中升大學又復讀兩年。他跟我說過很多很多次:「哎!這兩年,玩兒也沒玩兒好,學也學也好!」這是他的原話。相信我們絕大多數人都存在過這樣的心理吧。

要解釋這個現象首先必須明確「知」究竟是什麼意思:「知」有「真知」與「假知」之分,「知」不僅是「知道有那麼回事兒」,也不僅限於知道對錯,更要「真知」才行,更要一以貫之。

那麼什麼又是「真知」和「假知」呢?用我的這個好朋友的事例來為大家解釋一下。首先,他在清醒的時候是真的知道應該努力的;但是當他抵禦不住玩的誘惑時,他的頭腦中就會做一個比較,是玩能夠帶來的快樂重要還是學習重要?很顯然玩戰勝了學習,這個時候的「真知」是「玩能帶來快樂」,學習就變成了「假知」;快樂過後,重新意識到了玩是錯誤的,這個時候學習就又變成了「真知」。

真知與假知是可以隨著時間和事件的變換而互相轉換的。真知取決於比較,5元錢大於3元錢,那麼5元錢就是「真知」;10元錢又大於5元錢,那麼5元錢就是「假知」。想玩的時候玩是學習的「真知」,克服想玩的慾念學習的時候學習就是玩的真知。以此類推,其他的知識也是如此。

第二個現象是關於善惡或對錯

人人都知道貪污腐敗收受賄賂是不對的,是有風險也有違道德的,為什麼還有人去做,而且做得遠遠比不做的多?這樣的人他的知與行明顯是「不合一」的。道理和上一個現象是一樣的,他能剋制住貪念的時候「風險與道德」是真知;剋制不住的時候「享受與貪婪」就是真知。

確實,真的沒有人不知道孰對孰錯的,大家都是聰明人,誰比誰笨呢?關鍵就在取捨,在於對善惡的理解和踐行。這就是即使再怎麼嚴打、判刑,但依然有人用贓款拿出來行賄的根本原因。這也是前段時間因為身陷陪睡門事件所帶來的痛苦和屈辱無法自拔的那個韓國女星,最終自殺的根本原因。

人人都知道善惡的現象還有很多,如果一一列舉的話,估計說兩天兩夜也說不完,比如,所有的壞人在做壞事的時候都會給自己找一個冠冕堂皇的借口。例如偷竊,他們一定會暗示自己世界上的富人都是惡人,自己受到了不公平待遇;再比如貪污,他們一定會認為所有的貪官都和自己是一樣的,人家貪我為何不能貪呢……

至此,情況應該很清楚了,每個人都是知道「知行合一的」,但是一旦去做時就是另外一回事了。或者可以說知行合一其實是一個偽命題,大家都知道什麼是對錯,區別只在於認可與不認可;或者換個說法可能更合適叫「取行合一」,無論面對多麼複雜的情況,多麼大的誘惑或逼迫,那麼他最終所做的選擇,與他的行為都是合一的,這才是真正的知行合一。

社會現實中的「真知」與「假知」不取決於真理,也不取決於公理,而是取決於他的「一己之見」或「一己之欲」。慾望和成見來的時候,什麼知道,什麼真理,什麼對錯,什麼道德,幾乎都置若罔聞了。

在「知」與「行」的關係問題上,儒家有較為深入的探討。有知先行後、知易行難、知先行重、知行並進、知行合一等多種說法。那麼知行合一究竟代表什麼意思呢?我認為,「知行合一」一共包含如下幾重含義:

第一,知行是一個工夫上的內心修鍊,不能割裂。而所謂「工夫」或王陽明說的「事上磨」,就是認知與實踐的過程。

第二,知行關係是相互依存的:知是行的出發點,是指導行的,而真正的知不但能行,而且是已在行了;行是知的歸宿,是實現知的,而真切篤實的行已自有明覺精察的知在起作用了。

第三,知行工夫中「行」的根本目的,是要徹底克服那「不善的念」而達於至善,這實質上是個道德修養與實踐的過程。顯然,王陽明所謂的「知」即「吾心良知之天理」,其所謂「行」即「致吾心良知之天理於事事物物」的道德實踐。可以說,「知行合一」在本質上是集道德、倫理、政治於一體的道德人文哲學。

「知行合一」的重點在「行」,為何這麼說呢?原因有如下三點:

第一,「知行合一」的提出,是在王陽明貶謫龍場期間,繼龍場悟道悟得「聖人之道,吾性自足」之後而提出的觀念。王陽明從本體意義論知行關係,認為求之吾性,本體自明。與之相對的是朱陸的「知先行後」說,是分知行為二事,把知和行分開來看,割裂了知行關係。而王陽明強調的是知行一體,不能割裂為二,也不分別先後。

第二,王的弟子徐愛以「孝弟」為例質疑「知行合一」之說,認為「如今人盡有知得父當孝,兄當弟者,卻不能孝,不能弟,便是知與行分明是兩件」時,王陽明答覆說:「未有知而不行者,知而不行,只是未知……如稱某人知孝,某人知弟,必是其人已曾行孝行弟,方可稱他知孝知弟。」這說明王陽明認定真正的「知」,是必定要落實在「行」並且已在「行」的,這說明光有知,做不到行,那再多的知也是無用無意義的。

第三,王陽明在平定南贛匪患時期,在致弟子的書函中提出了「破山中賊易,破心中賊難」的命題,強調「區區剪除鼠竊何足為異?若諸賢掃蕩心腹之寇,以收廓清平定之功,此誠大丈夫不世之偉績」。所謂「心中賊」,指的是朝中官員普遍存在的道德墮落與作風腐敗,這個命題針對的正是當時朝中官員說一套做一套、知行脫節的不良風氣,王陽明非常有針對性的發出了希望當政者掃蕩「心腹之寇」以收「治國平天下」之實功的現實呼籲。

了解了以上這些,你對知行合一的認識有所加強了嗎?最關鍵的是,在以後的生活中你能做到知行合一嗎?


點擊展開全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哲學與詩畫 的精彩文章:

10大經典文學名著的開場白,值得收藏!
「我是誰」困擾了人類千年,這9個問題可以讓你更進一步
一度被人們遺忘但現在卻散發無盡光芒的義大利哲學家——維科
三個佛教經典故事,助你開悟人生!
精選了托爾斯泰的36個名句,一起進入這顆偉大的心靈!

TAG:哲學與詩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