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明清「資本主義萌芽」背後的的故事,看完就知為何晚清貧困受欺凌

明清「資本主義萌芽」背後的的故事,看完就知為何晚清貧困受欺凌

宋代以後,經濟重心南移,至晚明時期,江南一帶已成為國家賦稅的主要來源,正所謂「湖廣熟,天下足」,江南經濟進入高速發展的時期,其中以棉紡織製造業和布業的發展最為突出,多層次的市場逐漸形成,商品經濟的繁榮也促使著江南的整個經濟模式有了一定程度的調整,隨著這種調整的深入,晚明所謂的「資本主義萌芽」逐漸顯現出來,在以自給自足的「小農經濟」佔主導地位的中國(中國是農業大國,排斥商業),這是相當不容易的變化,而這種變化,與一個女人有著密切的聯繫,她就是黃道婆。

為什麼這麼說?黃道婆不是明朝人,是元成宗年間的一個普通婦女,她早年流落至海南島崖州,這裡可謂天涯海角,對於她而言,這是極為不幸的,但對於中國歷史而言,可謂萬幸,黃道婆學習了海南島當地黎族的棉紡織技術,若干年之後,她將這門技術帶回了她的故鄉——烏泥涇鎮。

明清「資本主義萌芽」背後的的故事,看完就知為何晚清貧困受欺凌

這烏泥涇鎮就位於上海附近,宋元年間,這個古老的市鎮,包括上海(即當時的松江府)都不繁榮,於是,有鄉民從閩廣地區引進棉花種子,開始種植栽培,烏泥涇鎮成為江南率先進行棉花種植的地區之一,這也為之後烏泥涇鎮引領棉紡織業打下了基礎,而這一切,都與黃道婆密切相關。

黃道婆將漢南黎族的棉紡織技術加以改革,並將此技術廣泛推廣,大大提高了烏泥涇鎮棉紡織業的生產力,由於烏泥涇鎮大量種植了棉花,於是在烏泥涇鎮逐漸形成了棉紡織業規模化生產的局面,黃道婆的這種紡織技術所生產出來的布料稱之為「崖州被」,這種特色花布花色艷麗,質量上層,成為當時遠近聞名的暢銷產品,烏泥涇鎮及松江府,逐漸成為江南重要的棉紡織業基地。

從烏泥涇起步的棉花種植和棉紡織業,使松江地區乃至江南的經濟模式發生了革命性的變化,棉花的種植規模逐漸擴大,甚至超過了水稻的種植規模,而且,棉花種植和棉花深加工產業,成為當時農家的主要經濟來源。

隨著棉紡織技術的發展,棉紡織業和棉花種植逐漸輻射到松江、蘇州以及江南各地,特別是到了明朝中後期,棉花的種植範圍已遍及江南,棉紡織業也逐漸成為江南一帶的支柱性產業,松江、蘇州等地更是棉紡織業的基地。

明清「資本主義萌芽」背後的的故事,看完就知為何晚清貧困受欺凌

同時,棉紡織業的經營方式發生了巨大改變,農家種植棉花,並非為了自給自足,而是將其投入市場,進行交易,獲取利潤,棉花交易市場逐漸形成,於是,種植棉花,將棉花投入交易市場,運用規模化生產,高超的紡織技術織成各種布料,將布料投入市場買賣,一條「產鉤織銷」的產業鏈條逐漸顯現出來。

而這一切,都是基於黃道婆所傳播的先進的棉紡織技術,技術的革新,必然引起了產業的革新,導致整個經濟模式的革新,從而促進了生產力的發展和生產關係的改變,因此,黃道婆也被稱之為「布業之祖」。

由於松江一帶棉紡織業的高度發達,帶動了整個江南的經濟發展,「綾布二物,衣被天下」,促成了這一地區的市鎮與農村的普遍富裕,這種普遍富裕,來源於生產力的提高和生產關係的改變,即來源於「資本主義萌芽」,這與自給自足的「小農經濟」下的富裕是兩個概念,在說直白一些,就是賺錢的方法不一樣,在這種市場經濟條件下,商人們開始有了品牌意識,比如說「精線綾」「三綾布」「漆紗方巾」等,都是所謂「天下第一」的品牌,在當今社會,我們也強調品牌意識,殊不知在幾百年前,中國的古人早已玩轉了,不論在理論和實踐上都有了很深的研究。

明清「資本主義萌芽」背後的的故事,看完就知為何晚清貧困受欺凌

為了讓中國棉布產生更大的效益,賺取更多的利潤,中國的商人便有了「走出去」的思維,在16世紀末17世紀初,中國棉布遠銷海外,其中主要市場為日本和南洋,由於這個時期正處於大航海時代,西班牙佔領菲律賓,而中國棉布又在菲律賓成功打開市場,成為了菲律賓的暢銷產品,中國棉布還由馬尼拉大帆船遠銷西班牙的美洲殖民地,在墨西哥市場受到了熱烈歡迎,由於中國棉布物美價廉,一度擠佔了歐洲產品的市場,可見,當時江南的棉紡織業有多麼繁榮,明末的「資本主義萌芽」里蘊藏著多少國家財富啊!

很多人認為隨著明朝的滅亡,明末的資本主義萌芽就斷送在搖籃里,筆者認為,這種觀點是不負責任的,清初經過順治時期的休養生息,康熙初年的重新整頓,在經濟上已基本恢復至明末的水品,隨著康乾盛世的到來,商品經濟逐漸到達一定的高度,以商品市場為主體的市鎮也逐漸興起,尤其以江南地區為甚,《紅樓夢》中就曾對封建社會末期的經濟情況有所描述,可見,在清初至清中葉,商品經濟、市場化、規模化生產,這些現象在江南一帶都有所體現,而且比晚明發展得更好,這就意味著「資本主義萌芽」至清中葉一直存在。

那麼,既然有了較好的經濟基礎,資本主義萌芽也持續了相當長的時間,中國為什麼沒有實現由封建社會向資本主義社會的轉變呢?筆者認為,這是一個龐大的話題,但從根本上說也不複雜,還是得從黃道婆說起。

黃道婆創造並推廣了新技術,新技術的革新導致了經濟模式的革新,而且經濟模式的革新也是有區域性的,僅限於江南一帶,在中國的其他地區卻鮮有這種改變,這對於政治制度的影響並不大,在明與清,中國的政治制度朝著越來越嚴重的封建專制、中央集權發展,錢穆先生就曾指出,中國明與清的政治制度在歷史上是大大的退步。

還有一點,中國依然是一個以農業為支柱,以「小農經濟」模式為核心的國家,這個性質始終不成改變,在統治者特別是士大夫的眼裡,重農抑商是基本國策,他們對「商業」始終是帶著有色眼鏡的,是相當排斥的。

明清「資本主義萌芽」背後的的故事,看完就知為何晚清貧困受欺凌

沒有統治者和士大夫的支持,這種經濟現象又只是區域性的反映,而且有違中國傳統的政治觀念和文化觀念,因此,「資本主義萌芽」永遠只能是「萌芽」,而不可能再有更大的突破,黃道婆推廣的先進技術,也只是被融入到了「小農經濟」模式之中,讓一部分農民的口袋裡有了錢,富裕起來,而沒有產生政治影響,也不可能產生政治影響。

再來看看西方各國資本主義建立的過程,都是經歷了漫長的商品革命、宗教改革,啟蒙運動,可見,西方各國資本主義的建立,都是在政治、經濟、文化等方面都經過了充分準備之後,最終通過流血的方式——資產階級革命來推翻落後的封建制度,這才確定了資本主義的意識形態。

而明清時期的中國,在政治、經濟、文化上都缺乏向資本主義轉型的條件,隨著封建專制制度和中央集權的變態化加強,所謂的「康乾盛世」也成為了中國兩千年封建歷史的「迴光返照」,一個古老的國度,在歐洲各國掀起一場又一場資產階級革命時,卻在封建專制的死胡同里越走越遠,逐漸落後於整個世界的發展。

備註:以上圖片均來源於網路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趣歷史 的精彩文章:

誰只當了十個月皇帝就被大臣污衊氣死?
帝王墓300年來無人敢盜 有人挖了一半竟放棄了
萬曆皇帝28年不上朝 為什麼沒有耽誤國事?
美麗公主剛剛結婚竟被丈夫砍下頭顱當作祭品!

TAG:趣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