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說《雜音》,品三人

說《雜音》,品三人

「我是一名戰士,這樣我的兒子才能當生意人,這樣他的兒子才能當詩人。」——約翰.昆西.亞當斯,美國第六任總統

我同呂效平老師一樣,被亞當斯總統的這句話打動了。

亞當斯總統是美國第六任總統,亞當斯總統的爸爸是第二任總統,所以,誰是戰士,誰是生意人呢?

我是不信「三代才能出貴族」這樣的鬼話,然而,歷史的發展,恰恰是不以我的意志為轉移的,戰士-生意人-詩人,這是一個歷史的環。

中國歷史裡面,有一個典型。漢代,劉邦打天下,創立了漢朝,漢武帝的祖輩父輩積攢的國家財富,被漢武帝拿來殲滅匈奴,揚大漢國威。這麼一說,好像是那麼回事。

但是說到詩人,不得不提一下宋徽宗和李後主,正牌詩人、大藝術家,治理國家方面真的不行。(打臉的例子)

從現在的歷史描述範式來看,第一代創業打天下創下穩定的局面,第二代守業穩固家產,第三代則有了愛幹嘛幹嘛的資本。

回到《雜音

《雜音》里,李蘇的爸爸,憶苦思甜,大講道理,向女兒講述中國七八十年代的劇烈變革以及老一輩人的奮鬥,一不怕苦二不怕死,極具革命精神。

可以說,李蘇的爸爸既是戰士,也是生意人,當然,這裡的生意人不是說達成了數以億計的財富積累,而是基本實現了「中產階級」的標配,職務比較高,雖然不貪不拿,但是利用手裡的職權,在一定程度上一定範圍內,還是可以「活動活動」的。尤其是通過拆遷補助的漏洞,套了600多萬人民幣,另外還私存了幾十萬的「二奶錢」。

按道理說,這樣的父親打了天下,也給女兒創造了非常好的生活環境,爸爸做的很好了,但父女最後還是不歡而散。

爸爸認為送李蘇去美國讀書既滿足了自己的虛榮心,也是給李蘇的一個禮物,全心全意為女兒著想,另外,稍微帶那麼一點點私心而已。

李蘇的媽媽呢,也是千千萬萬中國式母親的典型。

不,李蘇的媽媽那可是人上人,年輕時長得漂亮,還是個演員呢,後來的私房錢藏了大幾十萬呢。媽媽說到去美國買房,興奮的不得了,很會算計很精明,中國式媽媽的焦慮,在李蘇媽媽身上體現的很到位。

真的很心疼中國式360度持續呵護下一代健康成長的「爸爸媽媽」了。在此,祝全天下的中國父母,身體健康,萬事如意。(拜早年?)

但是「詩人」李蘇呢,似乎對家裡人的安排不是很滿意,李蘇認為父母送自己出國讀書是為了「長臉」,是他們在利用下一代進行炫耀,好像他們生了一個金蛋。

李蘇渴望自由、獨立,渴望在舞台上閃耀,踏進百老匯,走向好萊塢,走向「事業」的巔峰。

自由是美好的,可,李蘇要的自由是真的自由嗎?夢想也是美好的,可,李蘇的夢想,似乎不是她能夠達成的。

尤其是為了上位,捏造自己的身世,從一開始,李蘇就犯下了不可回頭地錯誤。

李蘇不明白的事情還很多,李蘇在劇中多次強調自己需要「時間」「機遇」,看到這兩個詞,我不禁想到傳銷組織里的那些青年。

李蘇中毒了,但是,李蘇不願意放棄,留在美國,即使活的不好,也不要回到中國。

如果祖輩父輩做戰士做生意人,得來的不是他們想要的金蛋,是不是「詩人」對戰士、生意人的背叛呢?

我認為不是,「詩人」一代,本就是不可控的未來一代,都按照老一輩的想法去活,那還有什麼意思?

所以,即使祖輩父輩流盡血汗,也沒有權利指責「詩人」一代。

難道「詩人」一代就可以為所欲為,耗盡前人積累的財富?

不,「詩人」一代需要記住的是:

「每個人都要為自己的行為負責。」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荊棘上的王冠 的精彩文章:

《敦刻爾克》,求生與守護

TAG:荊棘上的王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