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曉松:你還年輕,別太靠譜
1
青春熱血、激烈、豐富、夢幻、強盛而美好,又易逝,可一而不可再,每個人大概都難免會對其戀戀不捨。而高曉松是我所知最有青春情結的人,在近幾年的很多採訪里,幾乎都會看到他談起年輕、青春。
比如,接受鳳凰網採訪時,他說:
「我們特別喜歡我們的青春,過著太來勁了,太無聊了。」注意,無聊在這裡其實更傾向於褒義詞。
和魯豫對談時,他說:「年輕的時候就太想明白,因為老覺得有一些事情不明白就是生活的慌張,後來等老了才發現,那慌張就是青春,你不慌張了,青春就沒了。」
在新京報的採訪中,他再次宣言:
「
年少就該輕狂、就該揮霍、就該不靠譜,就該每五年回頭想起來自己說過的話、做過的事,就想抽自己。未來你有很多年可以很成熟,年輕的時候就該讓自己年輕。」
表述不一樣,但意思其實差不多:
你還年輕,不需要那麼成熟,不需要那麼靠譜。
不靠譜,在這裡的意思不是鼓勵你失信,欺騙別人,而是別太循規蹈矩。
2
這世界有很多人言行不一,在這點上,高曉松很真誠,年輕時的他,的確是不太「靠譜」。
網路上廣泛流傳著他年輕時的故事,其中最出名的一段是這樣的:
19歲考上清華大學電子工程系後,高曉松卻盤算著在音樂界闖出一片天地,
彈琴、唱歌度一生。此舉遭到家人強烈反對,於是,他和家人對賭,自己可以用吉他養活自己,買張車票跑去天津當街賣藝。
結果是,第一天賺了五毛錢。第二天更慘,他被人當成盲流舉報了,只能讓警察給家裡打了電話。
這個賭,他輸得很徹底。
可是,雖然輸了,如我們所知,高曉松還是沒有放棄音樂。
大二暑假,愛折騰的他和老狼跑去海口的歌廳賣唱,一天大概賺10塊錢,有一次和別人發生爭吵,黑社會大哥帶著一大幫人追打他們……
你看,高曉松的音樂之路完全不是一帆風順的,
沒有人能隨隨便便成功。
如果他不是那麼「不靠譜」,那麼執著於不靠譜,
安心讀書,
現在大概是一個電子工程資深人士,衣食無憂,生活優越——別誤會,我並不是覺得電子工程不好,我自己也是念這個專業的。我只是想說,那肯定不是高曉松最擅長最能發揮自己才能的專業。
如果不是那麼「不靠譜」,現在的他,絕不會是我們今天認識的他:
導演、編劇、製片人、音樂人、主持人……不斷跨界,簡直就是無所不能的文藝人。
3
可能有人會說,我們這個時代已經和他的時代不太一樣了,高房價、高房租、要養家……生活壓力大得要命,哪敢「不靠譜」?
也可能有人會說,我們並不是高曉松啊,沒那麼有才華,也沒有出生於一個很好的家庭,還不靠譜,還去追逐夢想,這不是找死嗎?
我並不否認這些,絕大部分的我們的確不是高曉松,迫於生活,選擇從年輕時就很成熟,像中年人一樣生活完全正常,可以理解。
然而,你有沒有想過,同樣也正因為我們不是高曉松,沒有過人的才華,所以,更需要在年輕時適當保持一些不靠譜?適當保持一些「掙扎」?
比如讀一些無用的書;
比如來幾趟說走就走的旅行;
比如為了夢想不顧一切;
比如為了愛情撕心裂肺……
年輕時不敢做,老了就更不敢了。年輕時不做,老了連精彩一點兒的回憶都沒有。
我們都知道凱魯亞克《在路上》的這句話「永遠年輕,永遠熱淚盈眶。」
實情是,我們不會永遠年輕,不會永遠熱淚盈眶。
我們終會像高曉松所說,成為被生活狠狠打敗的中年、老年人。
你希望到那個時候,想起生活,是這麼多年以來一直平穩安全、波瀾不驚,如同直線,還是曾有過熱烈的片段,失落的片段,波瀾起伏,激情澎湃,就像凱魯亞克《在路上》講述過的那種青春:
「在我心中,真正的人都是瘋瘋癲癲的,他們熱愛生活,愛聊天,不露鋒芒,希望擁有一切,他們從不疲倦,從不講些平凡的東西,而是像奇妙的黃色羅馬煙花筒那樣不停地噴發火球、火花,在星空下像蜘蛛那樣拖著八條腿,中心點藍光『砰』的一聲爆裂,人們都發出『啊』的驚嘆聲。
」
這樣的青春可能不會換來什麼現實意義上的成就,可能會讓你顛沛流離,但肯定會成為日後對自己的一種慰藉,成為肩負責任,繼續走下去的一大動力。
我不是說非這樣不可,也不是說只有這樣才精彩,每個人有每個人的問題,每個人有每個人的人生。
我只是想說,我們還年輕,還可以選擇。
最後,分享高曉松名言12條,請選擇自己最想選擇的,
安。
花邊君
高曉松名言摘錄
花邊閱讀近期文章
?龍應台:你得學會拒絕
?放手,才是父母對孩子最好的愛
?成年人還在曖昧,小孩子都表白了
花邊閱讀
一個人的文藝生活,一群人的閱讀陪伴
有溫度,不撕


※放手,才是父母對孩子最好的愛
※成年人還在曖昧,小孩子都表白了
※龍應台:你得學會拒絕
※不是非要結婚、戀愛,你才能好好過
※錢鍾書:懂得幽默,就懂得享受人生
TAG:花邊閱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