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洪秀全起事後,咸豐首先徵調守衛北京的騎兵是哪支?

洪秀全起事後,咸豐首先徵調守衛北京的騎兵是哪支?

咸豐元年,南方爆發了大規模的太平天國起義,並且於咸豐三年二月在南京建都,欲圖顛覆和取代清朝。蒙古騎兵作為清朝統治者倚重的武裝力量之一,也被徵調參加了鎮壓、圍剿起義軍的戰爭。

清政府首先徵調了內屬蒙古察哈爾、歸化城土默特官兵出征,其次徵調了外藩蒙古中東三盟蒙古官兵出征。察哈爾八旗蒙古額設兵丁八千名。咸豐三年三月初三日,清廷諭令察哈爾副都統盛桂預備馬隊官兵四千名,調赴張家口,準備四月份出兵。

盛桂隨即於察哈爾八旗兵丁內,「擇其年力精壯、技藝嫻熟者」,挑選出「馬隊兵四千名,跟役兵四百八十八名」,並將軍裝器械準備整齊,開往張家口,在口外水草茂盛的地方駐紮訓練,如有急需情況,五六天內即可到達北京。

八月,華山泰署察哈爾都統,奉旨再次挑選察哈爾兵丁。華山泰自京城出口後,親自到察哈爾左右兩翼兵丁集居場所,查閱了各總管所存兵丁檔冊。

「及在各處駐紮卡倫軍台當差,巡查賊匪,逐攢創挖黃蔑民人,總管參領印房,看守監獄充當各項差使外,僅余兵丁一千三四百名」。

華山泰逐一校閱,能夠騎馬射箭的,不過七百餘名,其餘非老即幼,不堪挑選。遂由各處當差兵丁內,挑選出二百餘名年富力強兵丁。

「左翼四旗挑出兵五百二十名,右翼四旗挑出兵四百二十名,已經遷就挑出弓箭兵一千名,征剿難期得力,乃於不堪挑選兵內派出跟役兵一百二十名。」並且軍裝、器械、槍只、帳房,全部由上次所征官兵帶走,只剩一些弓箭可用。

鑒於此,清政府只能暫緩調撥。

對歸化城土默特蒙古官兵的徵調,則遠遠超過了其實有兵丁的數目。歸化城土默特蒙古「六十佐領下原有披甲兵五千名」,「且服役以有晌而勤,常操以無糧而惰。況承平日久,將鮮知兵,士卒嬉遊,漸成風氣」,到道光年間,「春秋二仲之鬼稱,僅得千餘人」。

歸化城土默特蒙古官兵無薪餉,全部倚賴戶口地畝為生,且耕且牧,充當各路苦差,很難操練成軍。

咸豐三年三月,清政府已經徵調了一千名土默特官兵,駐紮張家口外,與同時徵調的四千名察哈爾蒙古官兵一起訓練。

三月初十日,清廷因太平軍步步進逼,清軍節節敗退而不得不「著再調歸化城官兵二千五百名」,趕赴山東、江南交界地方,堵截太平軍向北發展。為鎮壓太平天國,清政府一共計劃徵調土默特蒙古官兵三千五百名。

土默特副都統盛壤咨會新任江寧將軍托明阿稱「惟查此項兵丁原無錢糧,向例春秋兩季操演之兵,僅止一千名,所設帳房、弓箭、鳥搶等項軍器止敷一千兵之用,現在點派齊備,配帶軍裝、器械」。

土默特額設兵丁一千名,僅僅能湊足清廷第一次徵調數目,因此盛傅陳述了各種無法徵調的理由,並由托明阿上奏奏請「今復添派二千五百名,均系屯居種地游牧為生,並不操演,亦無軍裝、器械。再歸化城為西北兩路通衙,五方雜處,該官兵散居村落,所有駐守大青山前後各處卡倫及黃河渡口防守各項差使亦關緊要。…既系種地士兵,未經訓練,難期得力而一律費晌,且須趕造軍裝、器械,似未便令其前往」。

但清政府必須借重蒙古騎兵,不得不多加徵發。

「著托明阿督帶所調官兵三千五百名」前赴清江駐紮,協助防剿太平軍。但是,緩不濟急,由綏遠城將軍改任江寧將軍的托明阿只有帶領歸化城土默特蒙古官兵一千人先行。

當內屬蒙古可調之兵全部抽調完畢之後,清廷隨戰場形勢的需要,還在不斷徵發。咸豐四年年三月,北伐太平軍退守阜城,被僧格林沁大軍圍困,一時還難以殲滅。由南京派出的援軍一路攻城略地,不斷壯大,已逾二三萬人,此時抵達山東臨清,距阜城不遠。

山西與直隸、河南兩省相連,自應預先籌備,集結兵力,以防不測。因此,清廷寄諭署綏遠城將軍盛填,令其「於綏遠城駐防兵丁及土默特各兵內挑選精銳二千名,配齊軍裝,聽候調遣」。

滿營額設兵丁為二千名,其中調往直隸琢州防剿三百名,駐紮紫荊關一千名,北路換防卡倫牧場兵三百名。綏遠城的四百名兵丁,要防守城池、維護治安、辦理兩司印房和往來滿漢蒙文案等各項差使,無法調派。

在此情況下,清廷御旨「挑選精銳二千名」的任務只能由歸化城土默特蒙古完成了。歸化城土默特蒙古額設兵丁一千名,在咸豐三年五月徵調,後在直隸駐防,剛剛奉命撤歸。

盛壤沒有辦法,只有命令剛剛奉命撤歸的土默特蒙古官兵七百五十名,「如數預備,聽候晉省咨調」。也就是說此項官兵,在出征、歸伍之後還要第二次出征。

外藩蒙古騎兵曾以其剿悍武力為滿洲貴族打天下立下過汗馬功勞。清朝建立時,在蒙古地區編旗設佐,因俗而治,保留蒙古原有貴族領屬體制,由王公扎薩克世襲統治。

有清一代,滿蒙貴族世代聯姻。蒙古貴族享有崇高的地位和優厚的待遇,蒙古民族成為多民族封建國家的准統治民族。共同維護滿蒙政權對全國的統治也就成為蒙古族的義務。

咸豐二年年底,內蒙古哲里木盟盟長親王巴圖、昭烏達盟盟長郡王那木濟勒旺楚克、卓索圖盟盟長郡王色伯克多爾濟正因年班到京師,聽說太平軍進攻武昌城池的消息後,馬上表示「願各揀精兵,自備資斧,前往報效」,並由軍機大臣代奏皇上。當時,太平天國的勢力還不夠強大,還在流動作戰,而清軍「各省精兵足資剿辦」。因此咸豐帝稱讚了這種主動請戰行為,沒有同意東三盟蒙古官兵出征,而是讓他們聽候諭旨調遣。

咸豐三年新年後,太平軍自武昌順流而下,一路勢如破竹,先後攻佔九江、安慶、江寧南京。二月,太平天國定都天京,並攻克鎮江、揚州。清朝綠營兵和駐防八旗兵將帥怯懦,兵無鬥志,進不能戰、退不能守。蒙古兵力歷來強大,「上下相習,聯為一體,非如將不知兵,兵不護將者可比」。

鑒於太平軍離京城僅二千餘里,中間無險可據,亦無重兵把守,前任大理寺少卿李鈞建議清廷就近先調數千蒙古勁旅,令蒙古王公統帶前往,「定能踴躍急公,為國家滅此狂寇」。

惠親王綿愉建議於四月調取察哈爾、土默特蒙古馬隊五千名外,「調取黑龍江馬隊兵二千名、東三盟蒙古馬隊兵三千名,共五干名」,駐紮熱河,相機調用。門此議經下發議行後即開始實施。東三盟盟長親自帶領所屬蒙古馬隊在熱河口外集中待命。

八月底,北伐軍進逼距保定六十里的張登,京師震動。僧格林沁以參贊大臣身份率領京營八旗出征,圍剿北伐太平軍。在熱河哨內駐紮的三千名東三盟蒙古官兵,在圍場總管那敷德的率領下,分為六起於九月十三日開赴京師防剿。

來稿/胡耀先 運營/祥哥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洪秀全 的精彩文章:

我是台灣人也是中國人!洪秀全不止一次這樣說,你們怎麼看?
洪秀全為何拒絕與英國人合作對抗清朝?因為英國藏有一個巨大陰謀
洪秀全:起義的英雄,女人的惡魔,他如此對待1200后妃
打起仗來 太平天國的士兵為什麼悍不怕死?
站浙江天省太平天國東王楊秀清衣冠冢的思考

TAG:洪秀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