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育兒 > 給孩子哭泣的權利

給孩子哭泣的權利

貝加爾湖畔 -白曉.mp3

03:58

來自網路

我閨女超級愛哭。從襁褓時代就是個啼哭郎,滿月里成宿的閉著眼睛哭,當時初為人母經驗不足,再加上有些產後抑鬱,心情非常煩躁,每晚聽她哭的我都想跳樓。後來慢慢長大,從咿呀學語蹣跚走步到現在能蹦能跳能聽懂道理,每天一點點的長大,但這個愛哭的行為卻沒有隨著年齡的增長而消失,反而因為長大爆發力更強了,而且越發開始無理取鬧。

早上睡懶覺不願去上學,哭;穿衣服不是自己喜歡的顏色款式,哭;上學沒有騎著滑板車去,哭;吃飯不想吃青菜只愛吃肉,哭;洗澡就要在水盆里沒完沒了的玩水,哭;晚上沒完沒了的看電視就是不上床睡覺,哭……以前我上三班倒的工作,要上夜班,生活作息顛倒,有時候覺得一天都沒精神,更別提再應付她沒完沒了的哭鬧,所以我氣不過就會提起她來揍一頓。開始揍一頓她就怕的不哭了,後來越揍越皮實,揍完哭的更厲害更大聲了,她的嗓門本來就比別人一般孩子洪亮,哭起來方圓百里都能聽到,真是讓我頭疼。

後來知道,孩子愛哭既是天生氣質,又受後天環境影響。以天生氣質來說,有的孩子先天氣質敏感,情感細膩豐富,愛哭是他們「情緒本質」負向的表達方式。「情緒本質」負向的孩子遭遇不順心時,通常會以哭鬧、發脾氣等負面情緒宣洩,這是他的個性特徵。從後天環境上來講,小孩子的心理很重要。一種情況是現在的家庭孩子生的少,溺愛孩子,怕孩子哭,只要孩子一哭,大人就妥協,極力滿足他。這讓孩子感覺到「用哭來得到想要的」、「用哭來避免做自己不想做的事」是很有效的,就形成用哭來表達的習慣。第二種情況是平常大人表現的太凶,一點小事就對孩子疾言厲色,嚇壞了孩子,使得孩子成了好哭的「小媳婦」以博取同情。第三種是情感被忽略。在這種情況的家庭里,一般父母都是整日忙著自己的事不常陪伴孩子,導致孩子的基本心理需求得不到滿足,就會顯得焦慮不安,表現出來的就是愛哭鬧,這其實也是想引起大人的關注。

不管是什麼原因,孩子愛哭都是一種表達自己情緒的方式。我們成人可以用很多方法面對、緩解因各種情況產生的負面情緒,而孩子所能使用的最簡單、最直接有效的方式就是哭。用哭表達他們對所有未知的不安甚至恐懼,用哭來緩解心裡所承受的巨大壓力,這是一種本能的、正常的情感宣洩與表達。我們作為父母,不能聽到哭就簡單粗暴的制止,也不能因為哭就一味呵斥指責。只有了解孩子心裡發展的特點,更深入的理解孩子,理解孩子處的環境和遇到的困難,理解孩子的無助感,給孩子哭泣發泄的權利,尊重孩子的想法,耐心的疏導化解,才能讓我們與孩子的關係更加親密。

現在,我每天都會在睡前給孩子讀繪本,每讀到繪本里相關的內容,就和孩子一起聯想下平時生活里的場景,讓孩子把自己的感情代入到故事裡,從故事裡學到道理。最終讓孩子在成長中,一點點學會情緒的自我控制,變得不再那麼愛哭.。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