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啥癌都要切之而後快?等等先別急!

啥癌都要切之而後快?等等先別急!

啥癌都要切之而後快?等等先別急!

最近發表的一篇研究告訴我們:不是所有的甲狀腺癌都需要手術。

作者丨藍熊

來源丨醫學界腫瘤頻道

關於低危甲狀腺乳頭癌(papillary thyroid cancer, PTC),日本有相關研究表明,除了手術治療外,還可以選擇進行動態監測。但因為研究太少,說服力不強,所以並未在全世界普及。對於絕大多數國家,臨床上遇到低危PTC,還是會選擇手術切除。

可是,如果可以不手術,那手術是不是就屬於一種「過度治療」了呢?

必須是啊!手術畢竟還牽扯到麻醉、手術風險等問題,當然是能免就免。

最近有一項研究給又給臨床增添了信心:PTC其實可以選擇保守的,當然了,這種保守不是「天要下雨娘要嫁人」的消極等待,而是對腫瘤進行積極主動的動態監測。

啥癌都要切之而後快?等等先別急!

該研究結果於2017年8月31日發表於《JAMA耳鼻咽喉頭頸外科雜誌》(JAMA Otolaryngol Head Neck Surg)

1. 除了手術,還有其他選擇

這項隊列研究納入了291例低危PTC患者(腫瘤直徑≤1.5 cm)。對這些患者進行動態監測後發現,大多數腫瘤在數年的觀察期間保持不變。腫瘤體積可以預示腫瘤增長速度並有助於腫瘤生長的早期識別。

所以,低危PTC並不是必須立即手術,而是可以採取動態監測。可是動態監測說著簡單,都監測啥指標?大多數腫瘤在監測期間會出現什麼樣的變化、是否有規律可循?監測期間什麼情況下需要手術呢?關於這些問題,雖然沒有確定說法,但這篇研究對此提供了一些思路。

2. 腫瘤生長特點

啥指標適合用來描述動態監測過程中腫瘤生長情況?

研究者從以下方面入手:觀察腫瘤直徑或體積變化的累積發生率、變化速度和幅度,以及上述指標與患者和腫瘤特徵的關係。

291例患者平均年齡52歲,平均動態監測時間為25個月,11位患者(3.8%)出現腫瘤直徑增長≥3mm,2年和5年時腫瘤直徑增長≥3mm的累積發生率分別為2.5%和12.1%。腫瘤體積增大≥50%的累積發生率分別為11.5%和24.8%。動態監測期間未發生局部或遠處轉移。

體積增長>50%的腫瘤,動力學指標顯示腫瘤生長呈經典的指數增長模式,中位倍增時間為2.2年。

所有的腫瘤直徑增長≥3mm患者腫瘤體積均增大≥50%,而且體積增長50%要比直徑增長3mm早8.2月。

3. 啥樣的腫瘤容易增大?

診斷年齡和危險程度是腫瘤直徑增長≥3mm和體積增大≥50%的獨立危險因素。

年紀較輕者出現腫瘤增長的可能性更大:和診斷時年齡>50歲的患者相比,診斷時年齡<50歲的患者出現腫瘤直徑增長的可能性升高,後者約是前者的5倍。

越大越容易出現腫瘤生長?並沒有。同樣是小PTC,大小並不能影響腫瘤生長:1.0-1.5cm的腫瘤並不會比<1.0cm者增長快。

4. 怎麼為臨床決策添磚加瓦?

其實之前日本的研究就發現:對於直徑≤1cm的微小PTC,5年之內出現腫瘤增大的可能性為10%-15%。腫瘤增大超過3mm即可進行外科干預。

本研究也支持上述數據,還並且發現:

① PTC體積增長符合經典指數增長模式,表明腫瘤增長可以被準確估計;

② 腫瘤體積比直徑更能提前預示腫瘤增長;

③ 直徑<1.0cm與1.0-1.5cm的腫瘤生長可能性無差別;

④ 少數患者會出現腫瘤減小;

⑤ 動態監測可行。

所以,PTC≤1.5cm時增長速度還是比較慢的,即使沒有發現也沒有治療,一大半(50%-90%)的PTC也不會引起癥狀或死亡。腫瘤體積的動態監測有助於早期識別生長的腫瘤,從而為臨床上到底是手術還是保守提供依據。

參考文獻:

Tuttle RM, Fagin JA1, Minkowitz G,et al. Natural History and Tumor Volume Kinetics of Papillary Thyroid Cancers During Active Surveillance. JAMA Otolaryngol Head Neck Surg. 2017 Aug 31. doi: 10.1001/jamaoto.2017.1442.

(本文為醫學界腫瘤頻道原創文章,轉載需經授權並標明作者和來源。)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醫學界腫瘤頻道 的精彩文章:

腎上腺的尤文氏肉瘤,你見過嗎?
居家出門旅行必備為何首選醫生?
CT篩查肺癌存在哪些風險和收益?
不是說腫瘤都切乾淨了嗎,怎麼還會長出來?

TAG:醫學界腫瘤頻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