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養生 > 【每日一穴】合谷穴:通經活絡,清熱解表

【每日一穴】合谷穴:通經活絡,清熱解表



?

普及艾灸、刮痧、拔罐等中醫傳統保健方式,提供專業的養生保健知識。


上期每日一猜答案:合谷穴




關注我們並回答正確的小夥伴有可能收到禮品哦




今天,我們就來解讀一下這個穴位



合谷



別名:






虎口,容谷,合骨,含口。







位置:




第1、2掌骨間,當第二掌骨橈側的中點處。

以一手的拇指指骨關節橫紋,放在另一手拇、食指之間的指蹼緣上,當拇指尖下是穴。




穴名解析:




(1)合谷。




合,匯也,聚也。谷,兩山之間的空隙也。合谷名意指大腸經氣血會聚於此並形成強盛的水濕風氣場。本穴物質為三間穴天部層次橫向傳來的水濕雲氣,行至本穴後,由於本穴位處手背第一、二掌骨之間,肌肉間間隙較大,因而三間穴傳來的氣血在本穴處匯聚,匯聚之氣形成強大的水濕雲氣場,故名合谷。




(2)虎口。



虎,八卦中的寅木也,風也。口,出入之所也。虎口名意指穴內的氣血物質運動形式為風木的橫向運動。




(3)容谷。




容,容納、包容也。谷,兩山之間的空隙也。容谷名意指三間穴傳來的氣血物質在本穴被包容、聚集。



(4)合骨。




合,匯也,聚也。骨,水也。本穴物質為三間穴的水濕之氣匯合而成,所處為天部,其狀為雲,富含水濕,故名合骨。




(5)含口。




含,包含、容納也。口,脾胃之屬也。含口名意指本穴的氣血物質有脾土的長養特性。本穴物質為三間穴傳來的天部水濕之氣,由本穴外傳時也是以風木的形式橫向外傳,但由於其水濕雲氣有溫熱之性,因而還有部分水濕之氣氣化上行於天,表現出脾土的長養特性,故名含口。










功能:




鎮靜止痛,通經活絡,清熱解表。




此穴為手陽明大腸經之原穴,養生要穴之一,長於清瀉陽明之鬱熱,疏解面齒之風邪,通調頭面之經絡,是治療熱病發熱及頭面五官各種疾患之要穴,《四總穴歌》里,有「

面口合谷收」一句,就是說顏面及口腔的毛病都可以用合谷治療,其實,合谷的作用遠不止如此。




由於大腸經與肺經相表裡,肺主皮毛,大腸經是肺經的表經,而且合谷與肺經的絡脈直接相通,故此穴可以宣肺理氣,疏風解表,調汗瀉熱,是治療表證的要穴。




對於汗證,此穴有雙向調理作用,無汗可發汗,汗多可止汗。另外合谷的瀉熱作用還可用於瘧疾發熱。




此穴為大腸經原穴,為大腸經原氣所輸注之處,大腸經絡肺過胃屬大腸,故可調節胃腸功能,具有和胃降氣,調中止痛,通腑瀉熱之功,治療各種胃腸道疾患。




此穴居於虎口,為人身氣血之大關,又善熄風鎮痙,醒腦開竅,故常用於治療驚風、抽搐、癲狂、癲痢諸疾。陽明經多氣多血,


此穴是陽明經之原穴,又位關口,是調理人體氣機之大穴,通過調氣,以達理血活血,通經止痛之效,故可用於治療婦產科各種氣血不和之疾患。




肺主皮毛,與大腸相表裡,所以熱毒郁滯皮膚之疾患可通過瀉合谷,以調肺氣、解熱毒,驅邪毒外出。




此穴為大關,通經活絡、舒筋利節之力甚強,可治療大腸經循經部位的疼痛、麻木、冰冷、發熱、癱瘓等。




主治疾病:




頭痛,目赤腫痛,鼻出血,牙痛,牙關緊閉,耳聾,痄腮,咽喉腫痛,熱病無汗,多汗,腹痛,便秘,經閉,滯產。




牙齦疼痛、青春痘、贅疣、三叉神經痛、眼睛疲勞、喉嚨疼痛、耳鳴、面部神經麻痹、口眼歪斜、打嗝等。








患有慢性頭疼的人,一旦感到疲倦時,不妨做此合谷穴的摩擦,就會將頭疼的癥狀治療。




當牙痛、頭疼時,只要揉合谷穴即可緩和疼痛。用右手使勁地揉左手的合谷穴,接著換手,使用左手使勁地揉右手的合谷穴,則劇烈的疼痛自然就會緩和下來。




合谷穴的摩擦對於治療顏面麻痹、眼疾、鼻炎、扁桃腺炎和所有頭部之疼痛將能發揮莫大的效果,只要一日做二三回,便能使一個人生氣蓬勃。




每天堅持按摩合谷穴緩解消除黑眼圈,眼部減壓等緩解疼痛、緩解低血壓、緩解暈車癥狀、緩解便秘預防痴呆。




配太陽穴治頭痛;




配太沖穴治目赤腫痛;




配迎香穴治鼻疾;




配少商穴治咽喉腫痛;




配三陰交穴治經閉,滯產;




配地倉穴頰車穴治眼歪斜。




指壓竅門:




指壓時應朝小指方向用力,而並非垂直手背的直上直下按壓,這樣才能更好的發揮此穴位的療效。





【每日一猜】

如圖,並根據提供的取穴信息猜一猜這是哪個穴位?




提示:

取穴時,可採用正坐或仰卧的姿勢,該穴位於人體胸部,在「俞府穴」正下方,下一肋間隙中。



如圖所示,標紅圈的穴位是什麼穴位呢?







請在留言處寫下您的答案~


每日早上十點左右在留言處


或看第二天的每日一穴文章中


為您揭秘~





歡迎大家在留言處留下評論,一起討論~





⊙版權聲明:文章源於網路,如侵權請聯繫我們刪除。


⊙投稿信箱:tg@weizy.cn(歡迎您原創投稿)


⊙責任編輯:忍冬(

微信號

:cn13714009507)








熱門推薦





經絡穴點陣圖解


學習經絡穴位,掌握疏通方法,消除百病,擁抱健康。






▲長按二維碼「識別」關注




 

腸胃調理百科


用中醫的方法,讓腸安胃和,一起來學習吧。






▲長按二維碼「識別」關注




             小兒推拿           



孩子感冒咳嗽,快試試小兒推拿,不打針不吃藥,簡單實用,非常有效!






▲長按二維碼「識別」關注




學習中醫,傳承經典,請點擊『

閱讀原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經絡穴點陣圖解 的精彩文章:

薦號 | 養心、舒肝、健脾、潤肺、藏腎,最有效的方法都在這裡
運動養生因人而異,你適合哪種養生運動?
是傷風還是傷寒?用陰陽即可辨明!
揭秘:古代性教育典籍《素女經》,養生、治病、求子都沒問題,怎麼做到的?

TAG:經絡穴點陣圖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