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 > 學科教研組功能弱化不可取

學科教研組功能弱化不可取

當前許多的較大規模高中學校,學科教研活動主要以年級備課組為單位開展,除了教學行政事務之外,教研組的功能已嚴重弱化。江蘇省錫山高級中學校長唐江澎認為:備課組的功能和活動與學科建設取向相去甚遠。當教研組成了各備課組結成的「獨聯體」時,教研組差不多也就名存實亡了。教研組的功能弱化有何影響?年級備課組能取代學科教研組嗎?對此,我刊微信公眾平台「第一縷陽光」(公眾號:alivesunshine)微友對此展開了討論:

@湖南 丁紹槐與教研組開展教研活動相比,以年級備課組為單位開展教研活動至少有三個方面的不足:一是研究範圍縮小。備課組開展教研活動往往以備課為重點,注重教學設計,但對聽課、議課和課外活動等的研究卻有不同程度的弱化。二是學段局限性明顯。備課組開展教研活動時,同一年級備課組的教師在思考問題時,更多地注重某節課在本學期課程教學中的位置與作用。三是批判性研究不夠。同一年級的同學科教師,在評課時礙於情面,批判性意見相對較少,而教研組不同年級的教師所處的位置不同,在評課時能有更多的批判性意見,這樣更有利於獲得全面的認識。

@福建 郭培旺教研組功能弱化,固然與辦學規模有關,更折射短視、即視的功利化教育生態。教研組在學校人事配備、常規監控、考核評優、職稱評定等方面無發言權與影響力,職權虛無,權責不明。教研組工作閑時做一做、忙時歇一歇,成了花邊式尷尬的存在。其實,基於校情教情學情,合力解決真問題,變問題為課題,結成教研共同體,如此校本研究,才是必由之路。這需要從教研組定位、權責、評價等宏觀方面理順關係。

@湖南 林春學科教研組是學校內部學科教師集合而成的群體。它是教師互助共進的最基層組織,也是承載校本教研的最基本單位。學科教研組注重的是「研」,組織相關科目教師研究教材、教學方法、學情、學習方法等,對問題進行討論,思維進行碰撞,如果弱化學科教研組,教師的專業能力發展勢必受限,教研的氛圍也難以得到保證,甚至影響一所學校的教學水平和質量。

@江蘇 龔天羽備課組具有更強的機動性、針對性和互動性,這種「滴灌」形式確實有助於教師的成長,提升教師基礎業務的把握。同時,組內教師視野難免局限,需要與其他年級教師一起碰撞思想,共同更新觀念。教研組活動對教師把握整個學段中的學科素養序列和教師專業發展很有裨益。但教研組人數較多,很難精確解決教學問題。因此,採取兩舉並重的策略,才能真正達到優勢互補,既有宏觀引領,又有細節指導。

《中國教育報》2017年09月27日第7版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教育新聞網 的精彩文章:

第四屆中國研究生石油裝備創新設計大賽總決賽舉行
加強教育科學基礎研究 共同推進教育改革發展
「西藏江南」盛開素質教育之花

TAG:中國教育新聞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