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 > 重塑學校信任關係

重塑學校信任關係

■名家專欄·提高教育質量③

學校信任是個龐大的體系,按照主體劃分可分為學生及其家長與教師、政府和一般社會公眾等對於學校的信任;按照來源又可分為對學校領導者的信任、對學校制度的信任和對學校聲望的信任等。當前最為明顯的問題是,在一些地方,包括學生及其家長在內的社會公眾對學校教育質量,存在一定程度的「信任危機」。

這是因為,學生髮展質量在某種程度上具有隱蔽性——可以感知體驗但難以精準測定、滯後性——需要時間檢驗,社會公眾通過自身知識和經驗,無法準確判別學校教育質量的優劣,往往傾向於利用考試分數和升學狀況等顯性的外在特徵,來辨識教育質量高低。此時,學校信任關係便發生了嚴重扭曲,質量信任讓渡給了升學信任,進而成為了教育質量提高的障礙。

建立良性的學校信任關係是教育質量提高的前提基礎和必備條件。按照《現代漢語詞典》的解釋,信任是「相信而敢於託付」。只有基於對學校的質量信任,社會公眾才會意識到把孩子送到學校是為了他們的成長,學校才會成為真正促進學生髮展的場所;只有基於對學校的質量信任,社會公眾與學校雙方的認同感與凝聚力才會得到增強,圍繞質量提高的學校教育教學行為和教學改革試驗等,才會得到學生及其家長的支持與配合,大大減少溝通與潤滑成本;只有基於社會公眾對學校的質量信任,學生在校園裡的學習和生活才會獲得更大的效用,如體驗到愉悅、滿足、感動、關注等。相反,近些年來校園內師生衝突甚至家長和教師的衝突頻發,雖然原因有多種多樣,過度重視升學信任而忽視質量信任,肯定是其中一個很重要的誘因。在學校信任關係以升學信任為主導時,應試教育便難以根除,參加各種旨在提高成績的課外補習,不再是學校教育的補充和延伸,而是出於某種對學校的「不信任」。

因此,社會公眾對學校的信任與學校教育質量提高是互為表裡的關係。為提高教育質量,當前需要綜合用力,重視形成社會公眾對學校的質量信任,弱化或消除對學校的升學信任,重塑學校信任關係。

增強學校的開放互動。學校與外部公眾溝通不充分,學生及家長不了解學校教育教學的真實情況,無法對教育質量內涵進行準確判斷時,他們只能藉助顯示度高的考試分數和升學率作為自己對學校信任的對象。學校要積極向社會公眾特別是學生家長開放並進行互動,向外界展示學校的善意、能力和正直,顯示學校和家長一樣是關心學生的成長和未來的,希望學生未來有成功的事業、能幸福地生活。由此,增進他們對學校的了解和理解,加深對教育質量的認識,提高對學校的滿意度,確立新型信任關係。英國在中小學發展中,就特別重視學校對家長的開放及互動,如將與家長進行日常交流和聯繫等問題列入教師招聘及培訓條例,並規定教師一周有半天的時間專門與家長交流,不少學校還推出有家長參與的「周六俱樂部」等教育娛樂活動,使家長在更好地融入學校生活同時,提高自身的教育能力。

重視學校辦學信息披露。學校教育作為一項公共事業,不僅關係到國家的長遠發展,而且直接關係到每名學生及其家長的切身利益。教育部《關於推進中小學信息公開工作的意見》指出,做好中小學的信息公開工作,關係到中小學的教育教學質量和管理水平,關係到人民群眾對教育工作的滿意度。可見,了解學校信息,既是法律賦予公民的知情權,也是保障知曉學校教育質量的重要條件。社會公眾對學校信息的掌握越完備,就越容易形成,對學校質量信任的判斷。目前,各地對學校教育質量監測信息的採集有了一定的基礎,但許多信息仍只能由監管部門自己專享,共享不及時、不全面的情況仍然突出。這大大影響了學校辦學信息的使用和傳播。並且,對於影響教育質量提高的學校內涵發展,很容易被家長及社會公眾所抑制。

引導與宣傳「質量信任」理念。對於提高教育質量、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重要性,社會公眾沒有足夠的認識,學校質量信任關係的確立就無從談起。目前我們的宣傳力度不夠,在全社會沒有形成確立學校質量信任關係的良好社會氛圍和社會環境。所以,迫切需要充分發揮輿論媒體傳播學生全面發展的正能量作用,廣泛進行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宣傳報道,通過家長教育課程和家長學校等開展質量信任專題活動,推動學校和社會增強質量信任意識。同時,地方政府也應積極推廣宣傳典型學校的改革經驗,增強公眾對學校的質量信任。

《中國教育報》2017年09月27日第5版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教育新聞網 的精彩文章:

平板進課堂 課堂不平凡
重視個性化時間配置
生態德育課程走向田間地頭
教育大數據:質量監測與評價好幫手

TAG:中國教育新聞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