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中醫 > 霸葯斬關!重病還需用「猛」葯

霸葯斬關!重病還需用「猛」葯

霸葯斬關!重病還需用「猛」葯

百度搜索「中醫智庫」,即可體驗「中醫智庫」,獲取更多中醫知識、養生食療方、名家醫案。

輕劑乃平常清和、質輕氣揚、升浮發越之品,並寓取法輕巧,以輕去實,四兩撥千斤之意。一般用於外感輕證、年老體弱、幼兒或脾胃薄弱之人,也有疑難痼疾,重劑無效,反以輕劑取勝者。巧施輕劑,善制霸葯,可愈千斤之疾,能挽狂瀾之痾。

霸葯斬關!重病還需用「猛」葯

輕劑一般力單勢薄,似難勝任重病危證,但輕劑妙用,平淡之中顯神奇,對疑難大症、危證亦常獲佳效。清代名醫徐靈胎善用輕靈之品,如蘇州楊氏案,體虛而兼郁怒,先似傷寒,後漸神昏身重,醫者以為純虛之證,惟事峻補,用人蔘已費千金,反痰火愈結,身強如屍,舉家皆環視而泣。徐氏用清火安神極平淡之劑,以萊菔子末偽稱貴重葯與服,五日而能坐,一月而行動如常。蘇州沈母,患寒熱痰喘,徐氏診視時,脈洪大,手足不冷,喘汗淋漓。按亡陰救治,「急買浮麥半合,大棗七枚,煮湯飲之」,葯後汗即立止,再用消痰降火之方,二劑而安。他如火熾傷陰者,命吃大量西瓜及清暑養胃之劑而愈;暑邪神昏呃逆,令單食西瓜呃漸止。徐氏指出:「能擇藥性之最輕淡者,隨症飲之,則服藥而無服藥之誤,不服藥而有服藥之功。」

裘沛然教授曾治過一位病人,咳嗽累月,面目微腫,小便艱澀。歷經數醫治療無效。前醫採用清肅肺氣、化濕利溲之劑,方甚合拍而效殊不顯。為用玉蝴蝶、冬瓜子二味,煎湯飲服,僅服數劑而咳愈溲通(《壺天散墨》)。

霸葯斬關!重病還需用「猛」葯

清代龍之章可謂是一位善用霸葯的大師,並熟諳特別的炮製解毒法和應用法。如對白砒的運用,要選用琉璃狀者,炮製必以蕎麥麵裹園,還必須烈火燒透亮,陳醋濕周全。用時配一倍量的雄黃同研細末,每次只能吃二厘(0.06克),同時必以涼水為引。龍氏最為讚賞巴豆一葯,他說:「大黃行火不行寒,巴豆行寒兼行火。」所以寒證熱證均可用巴豆,行寒製成紫金丹應用,行火製成牛黃散應用。通過制配成藥的方法,做到霸葯不霸而療效顯著。張景岳把大黃與附子、人蔘、熟地稱為「葯中四雄」,認為大黃有「萬夫不當之勇,攻堅擊銳之力」。金元名醫張元素善用含有大黃的三化湯治中風。筆者臨證時常用補陽還五湯加大黃治療中風後遺諸症,因其能清血熱、通血瘀、降血氣,故每獲良效。單用大黃研末或沸水浸泡服用治療慢性結腸炎、習慣性便秘、痔瘡出血、複發性口瘡等病症,效果顯著。目前大黃製劑已載入19個國家的藥典,可用於治療消化道出血、尿毒症、肝硬化等25種病症。

《此事難知》指出:「初治之道,法當峻猛,中治之道,寬猛相濟,末治之道,法當寬緩。」輕劑寬緩,霸葯峻猛,輕霸結合,寬猛相濟,古今形成了許多屢經臨床驗證、療效卓著的葯對。《赤水玄珠》倒換散用大黃配荊芥。荊芥性溫不燥,氣質輕揚,長於升浮,發散表邪。大黃苦寒,性主沉降,二葯配伍,升降相因,寒熱互制。有人用治急性脊髓炎而見癃閉腹脹症,有小便立通,腹脹亦減之效。筆者臨證常將細辛用到20克,配桂枝、附子等葯治療坐骨神經痛,配益母草、香附、白芍等葯治療痛經也有顯著療效。

「附子無乾薑不熱」,「石膏得知母更寒」。這是霸葯結合形成重劑的典範。大承氣湯硝黃伍用,具有強大的瀉下通便作用,《藥品化義》喻為「開門放賊」。筆者常用其治療腹部術後胃腸脹氣,單純性腸梗阻,功效頗著。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神黃中醫智庫 的精彩文章:

十神湯內十味葯,健脾止瀉胃腸和
決明子配番瀉葉清腸效果極好!
中藥枳術湯和枳術丸的區別
探索小柴胡湯治療熱入血室
沒想到番瀉的葉子,還是個治病的良藥!

TAG:神黃中醫智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