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十一黃金周」臨近,防旅遊宰客應早作打算/新京報社論

「十一黃金周」臨近,防旅遊宰客應早作打算/新京報社論

各地相關部門應未雨綢繆,在黃金周到來之前,就把旅遊市場的督查、暗訪等監管工作做到位,提前查處一批不法商家。

湖南省張家界是著名的景區,圖為張家界玻璃棧道 。圖片來自視覺中國

文/社論

據新華社報道,「十一」黃金周臨近,記者來到張家界各旅遊景區調查,起底了一些旅遊購物店內的天價旅遊商品貓膩。這些旅遊購物店的門臉非常低調,隱身於市區犄角旮旯,但穿過接待廳之後,裡面卻往往別有洞天、裝修富麗堂皇,銷售的商品標價昂貴,專門面向旅行團,實現VIP預約,裡頭有自稱「講師」、「大師」的銷售員在專門的「洗腦房」內對顧客實施「洗腦式」推銷。

可氣的是,在這些半公開的店內銷售的昂貴商品,其成本往往不足標價的一成。偽裝成「講師」、「大師」的銷售員把自家商品吹得天花亂墜,不僅經常吹噓其產品有安眠、治病等功效,甚至吹噓自己商品可以辟邪、沖抵「生肖相剋相衝」。

「十一」黃金周臨近,如果不做防範和打擊,此類旅遊亂象只怕會越發凸顯。大量的遊客此時集中出行,一些不法的商家可能早就「摩拳擦掌」瞄準了這塊「蛋糕」。

顯然在這種關鍵時期,各地都有必要早作打算,早點拿出有針對性的應對措施。

因為地處旅遊景區,加上又是「黃金周」,一些景區商店往往不愁客源。而他們也深知,大部分此時集中出遊的遊客都是「匆匆而來匆匆而去」,所以也多是一次性客源,消費者即使察覺到上當受騙,想要追責或給「差評」也往往「為時已晚」或「鞭長莫及」。

得天獨厚的區域加上特殊的時間點,至少在短期內,作為「無形之手」的市場調節功能是很容易失效的,從而可能導致一些景區里的不良商家,不是本著誠信和公平的理性原則做生意,而是做著「能騙則騙、能宰則宰」的「一鎚子買賣」。

因此,各地相關部門實施專門的措施進行重點打擊,就顯得尤為必要。

事實證明,過去許多的旅遊亂象以及轟動全國的事件,往往就集中出在春節和「十一」這樣的長假期間。去年,國家旅遊局發布的報告顯示,2016年國慶黃金周期間,全國共接待遊客5.93億人次,同比增長12.8%。與此同時,據國家旅遊局統計,「十一」期間,旅遊投訴也在相應增加,全國共處理旅遊投訴359件。

可能也正是考慮到這種特殊時期的問題,最近作為熱門旅遊目的地的三亞,就進一步完善了《三亞市旅遊市場違法違規經營行為舉報獎勵辦法》,鼓勵全員參與旅遊市場監督,舉報涉旅違法違規行為最高可獎勵15萬元,只要涉及旅遊相關的案情,就實施「馬上就辦」的原則。

其實這次被媒體曝光的張家界,去年「十一」黃金周期間,就曾經被曝光存在追客趕客、強制收費等旅遊亂象。當時,張家界市政府、市旅外委在知曉這一情況後,迅速啟動了張家界市旅遊聯動執法快速反應機制,及時處理了涉事單位和個人。

對於黃金周這種特殊時期,像「馬上就辦」、「快速反應機制」,顯然是非常有效的。各地相關部門也應未雨綢繆,在黃金周到來之前,就把督查、暗訪等監管工作做到位,提前查處一批不法商家。

希望,各地旅遊等職能部門提前做好功課,防患於未然,最終讓遊客獲得良好的旅遊體驗,為十九大的召開營造良好的社會氛圍。

編輯:溫文

本文為新京報原創內容

未經新京報書面授權,不得轉載和使用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新京報評論 的精彩文章:

人工智慧時代,哪類公職人員會沒工作
德國大選決定歐洲未來
德國大選:看點不是默克爾四連任,是民族主義崛起
「網紅學院」不是洪水猛獸,高校試試無妨
與其讓媽媽回村帶娃,不如加快推進城市化

TAG:新京報評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