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古往今來|隋唐——賀知章

古往今來|隋唐——賀知章

古往今來|隋唐——賀知章

古往今來|隋唐——賀知章

賀知章少時以詩文聞名,神龍年間(705—707)已名揚京城。開元初年與吳越人包融、張旭、張若虛以詩文齊名,世稱「吳中四士」,亦稱「吳中四友」、「吳中四傑」。賀知章邕容省闥,高逸豁達,為一代清鑒風流之士。尤喜好在飲酒中乘興書寫詩文,直到紙盡方止。曾與張旭、崔宗硅《海錄碎事》亦將其與陳子昂、宋之問、孟浩然等人並稱為「仙宗十友」。賀知章還與張旭情投意合,交往甚密,又為姻親,故時人也常以「賀張」稱之。兩人也經常同游,「凡人家廳館好牆壁及屏障,忽忘機興發,落筆數行,如蟲篆飛走,雖古之張(芝)、索(靖)不如也。好事者供其箋翰,共傳寶之」。(施宿《嘉泰會稽志》)他曾撰寫《龍瑞宮記》、《會稽洞記》,還被推薦入麗正殿書院編撰《六典》。他寫的詩清新通俗,《回鄉偶書》、《詠柳》等都是膾灸人口、千古傳頌的不朽名篇。

古往今來|隋唐——賀知章

賀知章善草隸。溫庭筠云:「知章草書,筆力遒健,風尚高遠。」竇臮《述書賦》云:「湖山降祉,狂客風流。落筆精絕,芳嗣寡仇。如春林之絢彩,實一望而寫憂。邕容省闥,高逸豁達。解朝服而歸鄉,斂霓裳而辭闕。」竇蒙《述書賦注》云:「(賀知章)每興酣命筆,好書大字,或三百言,或五百言,詩筆惟命……忽有好處,與造化相爭,非人工所到也。」竇氏兄弟評唐名家書多譏貶,惟推崇賀知章「與造化相爭,非人工所到」,可知賀知章當時書法之聲譽。呂總《續書評》則以為「縱筆如飛,奔而不竭。」陶宗儀《書史會要》雲其「善草、隸、當世稱重。晚節尤放誕,每醉必作為文詞,行草相間,時及於怪逸,使醒而復書,未必爾也」。李白在《送賀賓客歸越》詩中將其喻為王羲之,有言「鏡湖流水漾清波,狂客歸舟逸興多。山陰道士:如相見,應寫《黃庭》換白鵝。」盧象《送賀監歸會稽應制》詩「青門抗行謝客兒,健筆違羈王獻之。長安素娟書欲偏,工人愛惜常保持。」則喻其為王獻之。當時人們還將其草書與秘書省的落星石、薛稷畫的鶴、郎餘令繪的鳳,合稱為秘書省「四絕」。然而賀知章的書法存世極少,現可見的草書作品只有《孝經》。此外賀知章也擅楷書,有《龍瑞宮記》傳世。

古往今來|隋唐——賀知章

古往今來|隋唐——賀知章

古往今來|隋唐——賀知章

首先,他是古代詩人里最長壽的一個。他活了86歲,比南宋時的陸遊還多活了一年。其次,他仕途一帆風順,做了近50年的官,別人都是伴君如伴虎,他卻一直都是皇帝面前的紅人,開創了「開元盛世」的唐玄宗有什麼事都要聽聽他的意見。他退休時,唐玄宗帶著文武百官去送,送了一程又一程,在當時造成轟動,在中國文壇上也留下了飲中八仙:賀知章、李白、李適之、李琎、崔宗之、蘇晉、張旭、焦遂。

古往今來|隋唐——賀知章

賀知章其實是一個相當有才華的人,他一生之中作了無數的詩詞。雖然有幾首傳世的名篇,但是流傳下來的詩不多。估計是因他生性率意,詩作可能隨作隨棄,沒有很好保存,身後也無人用心搜輯的原因,故保留至今的詩歌存世僅20多首。包含了從初唐到盛唐詩歌的各種體式和內容,無論抒情寫景都達到很高的成就,其中至少有七八首可以列入唐代最優秀作品的行列。《詠柳》《回鄉偶書二首》堪稱唐詩精品,被世代傳頌。

賀知章對唐詩的繼往開來作用顯著,具有一花引來萬花開的效應。他開創邊塞詩雄壯激昂的風格、確立寫景送別詩明朗向上的情調、開啟宮怨詩之先河、培育了清俊脫俗的天然美的風氣、突破詠物詩固有的範式。

除卻詩文,賀知章的書法亦有盛名,在唐代與張旭起名。落筆精絕,如春林之絢彩,胸中所養不凡,源深流長,自然之道。他擅長草隸,每有新作,人們便爭相求之。據記載,常常有人給他提供筆墨紙硯,請他賜字,他的書法筆跡每張不超過幾十個字,人們也視其為珍寶,小心地收藏起來。憑藉高超的技藝,賀知章的書法作品享有「當世稱重」的美譽。

據記載御府藏賀知章草書十二幅,惜已佚失。紹興東南宛委山南的飛來石上,曾有賀知章所書摩崖石刻十二行,原刻在南宋嘉泰年間漫滅,現在的石刻為後人重刻。張旭之外,另一位唐代書法家鍾紹京也是賀知章的好友,畫聖吳道子還曾向賀知章學過書法。

賀知章生性曠達豪放,善談笑,又風流瀟洒,為時人所傾慕。更是出了名的愛喝酒,醉了之後就來了詩意,出口成章。常與李白、李適之、李琎、崔宗之、蘇晉、張旭、焦遂飲酒賦詩,時謂「醉八仙」。亦與陳子昂、盧藏用、宋之問、王適、畢構、李白、孟浩然、王維為「仙宗十友」。又與包融、張旭、張若虛等結為「吳中四士」。

大詩人杜甫的著名詩篇《飲中八仙歌》中第一個就說的是賀知章:「知章騎馬似乘船,眼花落井水底眠。」說他喝醉以後騎在馬上前俯後仰,就象坐在船上一樣,醉眼昏花地掉到井裡頭,他乾脆就在井底睡著了。常人哪怕喝得爛醉如泥,冷水一噴也就醒過來了,他喝醉了落到井裡也醒不過來,所以夠得上頭號「酒仙」。

賀知章酒後作詩文,文不加點,卓然可觀。酒後草隸題詞,筆不停綴,一氣呵成,為書法珍品。「每興酣命筆,好書大字,或三百言,或五百言,詩筆唯命。問有幾紙?報十紙,紙盡語亦盡。二十紙、三十紙,紙盡語亦盡。」書法造詣之外,亦足見其才情。其傳世書法作品《孝經》被譽為唐代草書之代表。全卷縱筆如飛,一氣呵成,龍蛇飛舞,神采奕奕。略取隸意,融入章草,以求高古。既有唐人的嚴謹作風,又有晉人流潤飛揚的風姿,可謂是酒才文才兼備。

天寶元年(742年)。那一年發洪水,洪水退去,他去終南山找玉真公主談道,他對道家很感興趣,經常閑時來山裡轉轉。上山的時候他遇到了一個中年男子,看上去氣度不凡,只見他腰佩寶劍、目如寒星、仙風道骨,就多看了兩眼。那時他已經83歲了,鶴髮童顏還健步如飛,對方也多看了他兩眼。就這樣他們攀談了起來,對方得知他就是秘書監賀知章賀大人,就把自己寫的詩拿出來恭恭敬敬地請他品評。老賀頭看到最右邊寫著三個字:蜀道難。這首詩的開頭一下子就吸引住了他:噫吁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

這氣勢!這用語!一般人誰能寫得出來!他迫不及待地讀完了整首詩,看到左下角有三個字的落款:李太白。老賀頭激動地拍著李白的肩膀,誇道:「你就是天上貶謫下來的仙人哪!走,我們喝酒去!」從此後,李白「詩仙」的名號就被傳開了。話說那次喝酒兩個人都沒有帶錢,老賀頭還把自己腰間佩戴的小金龜抵了酒錢,店主人一定會連睡覺都笑醒的,這撿了個多大的便宜呀!儘管他們二人之間相差了四十多歲,但是依然不妨礙他們成為忘年交,李白後來還把這件事寫成了一首詩:

對酒憶賀監

四明有狂客,風流賀季真。

長安一相見,呼我謫仙人。

昔好杯中物,翻為松下塵。

金龜換酒處,卻憶淚沾巾。

古往今來|隋唐——賀知章

最終還是因為老賀頭的舉薦,李白做到了翰林待詔。直到老賀頭告老還鄉,唐玄宗才把過於狂放不羈的李白「賜金放還」,給足了老賀頭面子。這等知遇之恩,叫李白如何不感動?細細想來,一位知己恰似一壇美酒,酒合口,人合心,美酒歷久彌香,知己久處不厭。金龜換酒,成為飲酒史上廣為流傳的一段美談。李賀忘年交,成為文學史上動人心弦的一段佳話。賀知章金龜換酒與李白暢飲,後人引為曠達酣飲、傾心結交的典故

從賀知章的交友也可以看出其人品必定是豪放不羈的。他常與知交相聚,他們在飛濺的酒水裡切磋詩藝,因此創作了諸多名篇。從這些詩中,可以看到他對越中風光和民歌的深厚感情,詩中表達的是對家鄉的熱烈情懷。同時,他的豪邁洒脫個性和嗜酒重道偏好,在詩中也有強烈抒發。這一切與大詩人李白的個性和才華完全相通,甚至可以說如出一轍。難怪後來兩人一見,能如此相知,彼此推挽,驚為天人,許為知己。

天寶三年,八十六歲的賀知章因病恍惚,於是請求辭官,入道回鄉。唐玄宗答應了,將京城的私宅捐贈出來修築道觀,賜名「千秋」,並將周邊數湖改為放生池。任命賀知章的兒子曾子為會稽郡司馬,幼子亦聽任其為道士,並親制詩序,又下詔在京城東門設立帳幕,讓百官為之餞行。賀知章並非肅宗作皇子時唯一的侍讀,獲此恩典,可知肅宗對他的看重。受到玄宗、肅宗父子並重的文人、大臣並不多,賀知章能如此功德圓滿,可謂奇才。

在那個時代,一個人看淡紅塵、棄官入道是很讓人敬重的,但像賀知章這樣由皇帝親自出面召集百官為之餞行,並且還寫詩相贈,卻可算是千古奇觀。作為一介文人,能有那樣隆重的場面和浩大的聲勢來告別政治生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堪稱文壇佳話。若不是因為有名士名流風範,若不是聲望隆重德藝雙馨,又有誰能享此殊榮?

修道者大多宅心仁厚,賀知章尤甚。他沒有留下足夠多的詩文,讓人知道他修鍊的細節。但從他留下的七首祭神樂章可以看得出來,他不但是個虔誠而嚴肅的修鍊者,而且對修鍊理論的鑽研也是很深入的。而他最終棄官歸隱並且正式成為道士,則是他多年修鍊、道心精堅的明證。

晚年之際,賀知章常與友人優遊山間。青山巍巍,激蕩出胸中浩然之氣,泉水淙淙,又喚醒心底潛藏的溫柔。他們坐於亭中,一面欣賞大好風光,一面取出各自淮備的美酒,以饗這愉悅的時刻。光陰悄然而過,暮色漸漸籠罩了山頭,地上的酒罈愈積愈多,飲酒的人也紛紛顯出醉態來。每每醉後,賀知章總能迸發出無限的才思,提筆便作佳篇。然而隨著歲月更迭,他的詩作大多散失,如今留存的不過十數首,著實令人惋惜。

賀知章回鄉後的情況史載不詳,據文獻記載,八十六歲時候去世,簡直是古代文人中少有的高壽者。唐代大詩人能善始善終的鳳毛麟角,賀知章可謂其中翹楚。他與陳子昂大致同年生,皆為詩歌從初唐向盛唐發展中承前啟後的重要詩人。陳子昂的功績在於「破」,而賀知章的成果在於「立」。破立相異,兩位大師的命運也是天壤之別,陳子昂英年早逝、死因不明,賀知章則耄耋致仕、皇帝相送。而如此這般的亮點,在賀知章一生中不在少數,堪稱傳奇。

跟很多壯志難酬、仕途艱難的人比起來,賀知章一生的道路走得順遂至極。但在巨大的聲譽面前,賀知章始終不驕不躁、正直坦蕩,始終未曾對名利場有絲毫迷戀,平生所衷,唯飲酒賦詩而已。即使晚年放縱嗜酒,他的肆意也僅是生活中不受拘謹,其實暗自有度。

賀知章一生與知己美酒相伴,不為名利所困,不為凡俗所擾。他曠達豪放、風流瀟洒了大半生,卻也將一顆明珠長埋心底,痴痴念了五十載,那便是他的家鄉。千般豪情搭配一味鄉愁,是賀知章品了一生的酒。無論過去多少年,想起他,總能聽見杯盞相碰的琳琅之聲,和那溶於詩中的種種情愁,它們亦如美酒,被歲月釀造得愈發醇厚。其中張說所做的賦,句句見棋字,並說了一些圍棋的特徵;李泌所做的賦,雖然不涉及一個「棋」字,但句句與圍棋相關,概括出了弈者下棋時的種種活動和神態。還別說,這李泌後來還真的位居卿相。唐玄宗讓李泌去太子府給太子當伴讀,老賀頭就是他們倆的老師。安史之亂爆發,李泌給太子李亨出了不少主意,及時挽回了時局。安史之亂後,李泌做了唐肅宗時期的宰相,為大唐的穩定作出了巨大貢獻。老賀頭誇李白是「詩仙」,這個名號流傳了千年;誇李泌一定能做卿相,後來預言成真。

惟有門前鏡湖水,春風不改舊時波。

古往今來|隋唐——賀知章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書法指南 的精彩文章:

迎雙節,送好禮!
「每日一帖」|孫過庭《書譜》
古往今來|隋唐——智永
「每日一帖」|智永《千字文》
古往今來|隋唐——褚遂良

TAG:書法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