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道學 > 面向大地的學術之路日趨遼闊

面向大地的學術之路日趨遼闊

近日,在社科院民族文學研究所宋穎博士的組織下,87位民俗學者集中講述的88篇真實有趣的田野故事被結集成冊,《鶴鳴九皋:民俗學人的村落故事》一書得以問世。該書撰稿人是海內外民俗學和相關專業的研究者,具有專業的科研水平和豐富的田野經驗。他們的調查範圍覆蓋了中國境內幾乎所有的省份。

雖然是業界研究人員在民俗學範疇內的學術思考與探討,但《鶴鳴九皋:民俗學人的村落故事》一書讀起來輕鬆感人,和我們印象中晦澀難懂的「學術著作」大相徑庭。新疆維吾爾族人是怎麼過諾魯孜節的?台灣新竹客家人的清明有什麼習俗?薩滿眼中的「狐仙」是什麼樣子?你可記得老一輩人「鹽香油光」的食物記憶?……那些偏遠的、久違了的、不被注意的、或許即將消失的大地上的故事,在一篇篇短文的娓娓道來中浮出水面,雖然微小卻光芒四射,將讀者從灰色的城市樓盤帶到了大千世界朗朗乾坤下靜靜呼吸著的一草一木中。書里提及了22個少數民族和近百個村落,涉及民俗學所研究的節日和廟會、信仰和儀式、衣食住行、婚喪嫁娶等種種日常生活。「時間感」是民俗學最貼近民生的關鍵點,民俗學人在廣闊的田野里辛勤耕耘,歷盡四季,經受風雨,田野故事由此應運而生。編者根據內容所述故事的時間或節令,先後大致分成春、夏、秋、冬四部分,88篇田野故事真實、有趣、溫情、柔軟,百讀不厭。在田野的四季里,那些真情與感動、交流與隔閡、困惑和憂思,是來自學者們真摯的心聲,也是知識與經驗碰撞後迸發的智慧火花,在柔軟的故事背後蘊藏著民俗學人的學術思考和人生態度。

從廟堂到民間、從象牙塔到田野,是近年來人文社會科學學術研究方法的顯著轉向。學術方法是研究者用於解釋現象、建構理論的工具性規則體系,也意味著認識世界的角度。文獻分析法、實證研究法、歷史比較分析方法、邏輯思辨方法都是常用的研究方法,而田野調查作為實證研究法的重要內容,日益得到重用。事實上,田野調查方法古已有之、成效顯著,恩格斯《英國工人階級狀況》、毛澤東《湖南農民運動考察報告》等產生巨大影響的著作,都是在紮實的調查基礎上所得的思辨碩果。2010年6月,北京大學社會學博士馮軍旗根據在中部某農業縣城掛職兩年(分別擔任副鄉長和縣長助理各一年)的經歷,深入接觸當地大量官員之後,寫出25萬字的博士論文,力圖在某種程度上還原這個縣城乃至更廣闊意義上的基層官場生態。他披露該縣改革開放以來的虛假政績工程,搜羅這個縣城1000餘名副科級以上幹部的簡歷,尋找他們秘而不宣的升遷之路。在詳實的生活體驗和生動的細節記錄基礎之上,整合出關於縣城政治家族、關係編織、官場規則的嚴密結論。一時之間,不僅引起學術界的轟動,也成為一石激起千層浪的熱門社會話題。

社會發展至今,城鄉之間、階層之間、民族之間,處處存在著巨大的認知鴻溝。遠離故土的人們漸漸找不到故鄉,觥籌交錯里的都市人讀不懂蜷縮在肯德基度過長夜的人生故事,眼觀各路多彩世界的成功人士恐怕也無法想像俯身親躬大地的農民的一天。中國社會科學院榮譽學部委員劉魁立在《鶴鳴九皋:民俗學人的村落故事》一書的序言中說:「我們民俗學工作者正熱切關注著今天在巨變和發展中的中國農村和農民社群,民俗學工作者走進農民社群的生活和心靈當中,也是很了不起的功業。大家的工作和研究,是一種讓人欽佩的歷史擔當和歷史貢獻。這些人是可愛的,更是可敬的。」而通過與民間的深度親密接觸,了解到當地的世俗民風、社會關係,民俗學者們也得以在更廣闊的視域中審視自己:「田野讓我們通過理解別人來理解自己。客觀上來說,每一種生存形態、每一種文化體系都具有適應其自身的特性。用一種價值觀念去衡量另一種價值觀念,勢必是要出現認知偏差的。這種認識對於理解社會,乃至理解人生,都是頗有益處的。」學者們在調查過程中意識到,正是在這些最偏遠的地方,更深入地走進了自己的內心。

宋穎在此書後記中說:「只有將學術知識與大眾生活相連接,學者才能在實踐當中實現知識的完整循環。這與當年民俗學科的開創者們期冀通過民間的材料來承載學術的理想,在精神上是一脈相承的。」學術研究不一定凌空高蹈,學術人生也不一定非要閉門造車。走向民間,走入大眾,親近土地,去觀察、去撫摸、去還原那一個個毛茸茸的充滿質感的歷史現場,並在此之上進行學理思辨,達到認知高度,將感性體驗與理性分析相融合,這是充滿溫度和智慧的學術研究之路。

文章來源:《中國文化報》,2017年09月22日 03版

圖片來源:網路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悅太極 的精彩文章:

維吾爾族桑皮紙:一方水土,一方材料,一方文化,一方傳承
賡續傳統 修復生態——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這五年
肘底看捶,眼神與手腳的微妙關係
【二十四節氣】秋分

TAG:悅太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