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身 > 臀部梨狀肌綜合征的運動康復

臀部梨狀肌綜合征的運動康復

什麼是梨狀肌綜合征?

梨狀肌起於第2、3、4骶椎前面,分布於小骨盆的內面,經坐骨大孔入臀部,止於股骨大轉子後面。髂內動脈在此分為臀上動脈和臀下動脈,分別經梨狀肌上,下孔穿出至臀部,分支營養臀肌和髂關節。 此肌因急、慢性損傷,或加上解剖上變異,致易發生損傷性炎性改變,刺激或壓迫神經,而產生腰腿痛,稱為梨狀肌綜合症。

梨狀肌綜合征的運動康復

康復訓練的指導原則:降低梨狀肌的張力,改善相關肌群的肌力不平衡,糾正相關的生物力學改變。

康複目標包括:

減輕疼痛

通過牽拉及力量訓練和按摩以提高相關肌群的柔韌性

恢復正常運動

預防損傷發生

減輕疼痛

口服NSAID類藥物

熱敷,每天3次,每次20分鐘。有助於放鬆肌肉,促進血液循環

休息,避免劇烈運動(包括跑步)

輕柔的梨狀肌牽拉訓練,可減輕對坐骨神經的壓迫,從而減輕疼痛

牽拉及力量訓練

待疼痛減輕後,可逐步開始肌肉牽拉訓練,每天3組,每組5次,每次維持30秒

梨狀肌力量訓練,與牽拉訓練相結合

肌肉按摩,隔天一次,以降低肌張力

同時進行腘繩肌、腹股溝、髖內收肌及下背部肌肉的牽拉和力量訓練

恢復正常運動

如果進行日常康復鍛煉後無明顯疼痛,可逐步恢復正常運動。

注意過程是循序漸進的,下面列出跑步的恢復程序。恢復速度取決於受傷程度和之前的運動能力。

第一天,行走4分鐘,慢跑1分鐘,重複3次

第二天,休息

第三天,休息

第四天,行走4分鐘,慢跑1分鐘,重複4次

第五天,休息

第六天,休息

第七天,行走3分鐘,慢跑2分鐘,重複3次

第八天,休息

第九天,行走3分鐘,慢跑2分鐘,重複3次

第十天,休息

第十一天,行走3分鐘,慢跑2分鐘,重複4次

第十二天,休息

第十三天,行走2分鐘,慢跑3分鐘,重複3次

按照上述程序進行,直至到達慢跑15分鐘,之後如無不適,可逐漸恢復正常跑步。

應當注意,牽拉訓練和肌力鍛煉貫穿於整個康復程序中。

本文轉載自:運動醫學部落

文章屬個人觀點,僅供參考。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違者必究!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98跑 的精彩文章:

這些拉伸動作,可緩解背部疼痛
髖關節與臀大肌激活——激活你最主要的驅動肌
馬拉松知識題,你能考多少分?
少即是多,如何利用減量訓練更上一層樓?
小白跑友,如何擁有正確的跑步姿勢?

TAG:98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