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消費級基因檢測競爭白熱化 專家指部分項目不靠譜

消費級基因檢測競爭白熱化 專家指部分項目不靠譜

消費級基因檢測競爭白熱化:價格腰斬,專家指部分項目不靠譜

澎湃新聞記者 劉楚

自今年8月份以來,國內多家直接面向消費者的基因檢測公司如微基因、23魔方等均將原先千元左右的標準套餐價格進行「腰斬式」降價,套餐價格從原先999元降至499元,引發人們對於該產品市場價格戰的熱議。

所謂消費級基因檢測,即面向普通消費者的基因檢測,而並非針對患者。通常是支付費用後,消費者採集2毫升唾液並郵寄至檢測公司,約10-20天後,公司再將基因檢測結果通過報告形式寄回給消費者。

近日,澎湃新聞對比幾家同檔次消費級基因檢測499元套餐發現,這些套餐提供給消費者的報告結果主要包括祖源分析、遺傳風險評估、運動等潛能水平、酒精代謝等體質特點、用藥指南等內容。

儘管降價後的消費級基因檢測套餐讓不少網友大呼「種草」(網路流行詞,「有消費意願」的意思),不過一名基因檢測從業人員向澎湃新聞稱,類似不超過千元的套餐項目更多為「娛樂性質」。

這名不願具名的業內人士甚至稱,儘管從業數年,身邊僅有一名同事曾經檢測過這種項目,「在朋友圈曬出說自己有歐洲血統,主要就是好玩了。」

中國科學院北京基因組研究員陳科博士則向澎湃新聞分析稱,目前市面上類似的基因檢測公司魚龍混雜,提供類似服務的公司數甚至已超過3000家,但檢測水平卻良莠不齊。

陳科認為,儘管目前基因檢測市場混亂,但不超過兩三年,在越來越規範的監管規則「洗牌」下,真正經得起考驗、留下來的公司估計不會超過30家。

而微基因聯合創始人陳鋼則向澎湃新聞分析稱:一方面,消費者對於追溯自身歷史、家族歷史充滿興趣;另一方面,通過基因來分析祖源是非常可靠的,而且通過資料庫來分析人類祖源的遷徙路線、祖源分布等,也是當前國內外的研究熱點。

「天賦」、「預測」等辭彙屬於誇大宣傳

當前,祖源分析是基因檢測中非常受歡迎的檢測項目,包括消費級基因檢測的標杆企業——23 and me公司也曾在某一段時間專門向消費者提供此類服務。

對此,陳科認為,祖源分析在理論上可行,但從實際指導意義來上來說,並無太大價值。

澎湃新聞注意到,在知乎等社交網站上,一些網友甚至曬出自己在不同商家檢測出的祖源分析結果並進行對比,用詞頗為專業。

這些網友被陳鋼認為是「對於自身基因有興趣、願意通過數據進行相關分析的消費者」。作為微基因聯合創始人,對於祖源分析的「走紅」,陳鋼向澎湃新聞分析稱:一方面,消費者對於追溯自身歷史、家族歷史充滿興趣;另一方面,通過基因來分析祖源是非常可靠的,而且通過資料庫來分析人類祖源的遷徙路線、祖源分布等,也是當前國內外的研究熱點。

不過,相比「興趣使然」的祖源分析,此前一度流行的「天賦基因」檢測受到的詬病則更多。

據媒體報道,2016年,拳擊奧運冠軍鄒市明的妻子冉瑩穎在微博曬出了兒子軒軒的天賦基因檢測報告,顯示軒軒的天賦是在語言和數理邏輯方面,引來不少網友評論。

對此,陳科認為,目前很多「不負責任」的基因檢測為了宣傳自己的產品,並未將基因突變與音樂、繪畫等天賦甚至疾病的關聯性闡明清楚。

陳科強調,很多情況下,基因突變所帶來的報告結果只是一種「關聯」,而並非因果,但這種「關聯」在部分公司做市場宣傳時被直接等同於「因果」,造成消費者的誤解。

「至少目前(技術條件)來說,天賦基因檢測肯定不行,將來也許可能會有,但要等我們的數據量足夠大再說。」陳科說。

對此,陳鋼也表示贊同,他列舉微基因報告中包含的「絕對音準」測試,「已有研究中,一些基因的突變與對音調的敏感存在關聯性,但這並不能約等於有音樂天賦。」

然而,在不少「天賦」基因檢測公司的報告中,卻直接將擁有「絕對音準」的可能性向消費者呈現為「擁有音樂天賦」。

在前述多家基因檢測公司的套餐報告中,遺傳風險項目包括糖尿病、白癜風、腎結石、胃癌、心源性猝死、阿爾茲海默症等幾十種疾病的患病風險,係數單位為「倍」。

對此,陳科認為,出現類似「可以預測疾病風險」宣傳語的廣告都有誇大宣傳之嫌。

儘管目前一部分基因突變與乳腺癌、強直性脊柱炎、酒精耐受度等疾病發生的關聯性已經得到很多科學研究認證,但陳科稱這只是人類對於基因密碼的認知中很小的一部分。

陳科對此解釋稱,比如報告里稱,因為家族中有人曾有惡性腫瘤患者,那麼下一代人裡面患有該腫瘤的幾率要比普通人高兩倍,甚至十倍。「但是報告里沒有體現的是,這種幾率本質上只是關聯,也就是說可能發生也可能不發生」,陳科說,事實上,在所有的腫瘤患者群體里,真正因為家族遺傳患病的概率,只佔到整個群體的5%不到。

業內:相關政策仍屬空白,市場競爭越發激烈

值得注意的是,經歷過兩三年的發展,不少業內較為知名的消費級基因檢測公司均已在其報告最下方,貼有備註「基因檢測的局限性」,稱該檢測無法覆蓋所有位點、該結果不能用於臨床診斷、基因只是影響性狀的一部分因素等提示。

對此,陳鋼告訴澎湃新聞,將檢測到的結果準確無誤地傳遞給消費者,是他們一直在考慮的事情,「比如一些基因突變,當前確實已有相關研究解釋其與一些癥狀相關,但是我們也希望消費者知道,這並不是代表他(她)一定會出現上述研究中的癥狀,比如對某藥物的不良反應等。」

事實上,我國僅對臨床上基因檢測應用範圍進行嚴格規範,主要涉及生殖生育,包括無創產前篩查和胚胎植入前遺傳學診斷PGS/PGD、遺傳病篩查、腫瘤基因檢測等。

而對於基因檢測消費市場,政策規定仍處於空白,特別是消費與臨床的界線如何界定,並不明了。

例如,23 and me公司曾因向消費者提供健康診斷相關信息而一度被美國食品藥品監管局FDA叫停,而將其歸於醫療設備類別,需要獲得FDA的批准才能上市。

直到今年4月6日,FDA才批准23 and me公司向用戶提供10項疾病(包括帕金森、遲發性阿爾茲海默症等)遺傳風險報告。

值得注意的是,作為全球最大基因組研究中心,我國基因檢測行業「龍頭」華大基因的主要業務——提供基因組學類的診斷和研究服務,事實上與消費級基因檢測並無關係。

一名華大基因內部人士向澎湃新聞透露,華大內部對於消費級基因檢測仍有爭議。

對於將來是否會進軍消費級基因檢測市場,「華大會很謹慎。」上述內部人士簡要回復。

用「群雄混戰」可以描述當前國內消費級基因檢測的競爭現象,而陳鋼也承認,雖然降價是行業發展的趨勢,但此番宣布降價的時間點,的確受到競品降價的影響。

「腰斬」價格帶來的效果也十分明顯,陳鋼透露,降價後每個月的訂單相比過去增長了5、6倍之多。

「不過畢竟我們做了好幾年了。」陳鋼補充道。

此前,曾有傳銷公司打著基因檢測的名號行騙最終被曝光,類似案件一度讓基因檢測行業蒙上陰影,隨後「天賦基因」的「不靠譜」也再次讓消費者對該行業產生質疑。

對此,中科院北京基因所的陳科表示,隨著科技的進步,一些已經得到科學充分證明的基因檢測項目仍值得推廣,比如酒精耐受度:「過去一些人認為喝酒臉紅是會喝的體現,但現在已有很多文獻可以證實,臉紅恰恰是不能喝酒的體現。」

陳科說,對於酒精耐受度差的人來說,喝一次酒相當於是急性肝炎,很多人到了30、40歲就得了肝癌,如果能提前進行檢測並干預,則能有效避免。

但對於一些遺傳疾病風險的測試,一位基因測序業內人士則向澎湃新聞稱,一方面是結果並不夠準確,不具有相當的參考價值;另一方面很多人在得到一些關聯性的結果之後,終日惶惶不可終日,就適得其反。

「如果是有家族遺傳病的,在不差錢的情況下,可以去做全基因組的檢測,做一個備份。」該業內人士說,全基因組相比於普通的檢測,對於機器的要求更高,即需要高通量的測序機器,因此價格也隨之提升,目前最便宜的也需要7000元左右。

關注環球科學,帶你看最新、最好玩、最好看的科學資訊!每天都在不斷的更新噢!

環球科學全新改版升級!

讓你不只是了解更要享受科技帶來的改變!

掃描下面二維碼關注我們哦!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國家空間科學中心 的精彩文章:

網紅名貓,游遍美國59個國家公園,羨慕死驢友啦!
這次愛因斯坦真的錯了,在那樣一個世界「觀察」可以決定事物是否存在!
卡西尼號最後拍攝的土星環影像
寫在懷柔園區搬遷暨趙九章先生銅像遷移一周年
NASA冥王號飛船告別地球奔赴小行星「貝努」

TAG:國家空間科學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