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平最高的10首古詩,值得一生去品味!
博聞通識,知古鑒今。有品、有趣、有態度。
1
《國風?周南?關雎》—【春秋】《詩經》
關關雎鳩,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參差荇菜,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輾轉反側。
參差荇菜,左右采之。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參差荇菜,左右芼之。
窈窕淑女,鐘鼓樂之。
《詩經》中的第一首,「樂而不淫,哀而不傷」,是我國愛情詩之祖。「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更是經典名句。
2
《龜雖壽》—【東漢】曹操
神龜雖壽,猶有竟時。
螣蛇乘霧,終為土灰。
老驥伏櫪,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壯心不已。
盈縮之期,不但在天。
養怡之福,可得永年。
幸甚至哉,歌以詠志。
曹操詩詞不在辭藻雕琢,而是其內的精神品質。詩中融哲理思考、慷慨激情和藝術形象於一爐,表現了詩人老當益壯、積極進取的人生態度,有一種震撼人心的巨大力量,使 後代無數英雄志士為之傾倒若狂。
3
《飲酒》—【東晉】陶淵明
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
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
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自然洒脫,一揮而就,讀詩如品人,陶潛形象躍然紙上。全詩融說理、抒情、寫景於一體,貌似平淡,卻蘊含深意,不加雕飾,卻詩意盎然,耐人尋味。「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是多少人夢寐的田園生活?
4
《春江花月夜》—【唐代】張若虛
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灧灧隨波千萬里,何處春江無月明!
江流宛轉繞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覺飛,汀上白沙看不見。
江天一色無纖塵,皎皎空中孤月輪。
江畔何人初見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無窮已,江月年年只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見長江送流水。
白雲一片去悠悠,青楓浦上不勝愁。
誰家今夜扁舟子?何處相思明月樓?
可憐樓上月徘徊,應照離人妝鏡台。
玉戶簾中卷不去,搗衣砧上拂還來。
此時相望不相聞,願逐月華流照君。
鴻雁長飛光不度,魚龍潛躍水成文。
昨夜閑潭夢落花,可憐春半不還家。
江水流春去欲盡,江潭落月復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霧,碣石瀟湘無限路。
不知乘月幾人歸,落月搖情滿江樹。
後人常稱此詩孤篇壓倒全唐之作,是「詩中的詩,頂峰上的頂峰」。雖淺淺道來,但字字寫得有情、有想、有故。且節節相生,句句相連,纏綿繾倦,讀之不厭,經典!
5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唐代】王勃
城闕輔三秦,風煙望五津。
與君離別意,同是宦遊人。
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
無為在歧路,兒女共沾巾。
唐人律詩,重在一個「氣」字,此詩一氣貫注,如娓娓清談,極行雲流水之妙,讀之暢快。此詩也道出了古今上下幾千年人們的共同心聲。
6
《黃鶴樓》—【唐代】崔顥
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餘黃鶴樓。
黃鶴一去不復返,白雲千載空悠悠。
晴川歷歷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
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
氣格高迥,渾若天成,當得起唐人七言律詩之最。更有人言:「李白讀之,不敢再題此樓,乃去而賦《登金陵鳳凰台》也。」無論是否為真,但足見即使有一代「詩仙」之稱的李白,也不由得佩服得連連讚歎。
7
《將進酒》——【唐代】李白
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
奔流到海不復回。
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髮,
朝如青絲暮成雪。
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
烹羊宰牛且為樂,會須一飲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將進酒,杯莫停。
與君歌一曲,請君為我傾耳聽。
鐘鼓饌玉不足貴,但願長醉不復醒。
古來聖賢皆寂寞,惟有飲者留其名。
陳王昔時宴平樂,斗酒十千恣歡謔。
主人何為言少錢,徑須沽取對君酌。
五花馬,千金裘,呼兒將出換美酒,與爾同銷萬古愁。
李白詩中,最為豪放的便是此篇,才氣千古無雙,全詩氣勢豪邁,感情奔放,語言流暢,具有很強的感染力,其中「天生我材必有用」更是被今人用作座右銘,以此來激勵自己。
8
《春望》—【唐代】杜甫
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
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
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
因為是親身經歷,更顯情真意切,想及天寶、至德以至大曆之亂,竟不忍讀。「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充溢著凄苦哀思,整首詩聲情悲壯。
9
《出塞》—【唐代】王昌齡
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長徵人未還。
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渡陰山。
「秦時明月」,同王翰的「葡萄美酒」、王之渙的「黃河遠上」一樣,百讀不厭,推為絕唱。全詩以平凡的語言,唱出雄渾豁達的主旨,氣勢流暢,一氣呵成。
10
《江雪》—【唐代】柳宗元
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
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
二十個字有二十層含義,但又如此的和諧、成一整體,「雪景」無人能及。歷代詩人無不交口稱絕。千古丹青妙手,也爭相以此為題,繪出不少動人的江天雪景圖。


※元帝國,短暫的輝煌後,只遺留下片斷的歷史陳跡
※火藥、羅盤、瓷器,大宋的發明再好,也難抵道學之害!
※宋金西夏之亡,南宋悲歌,崖山之後無中華!
※真實的朱元璋,超乎你我的想像!
※朱棣的奪位之戰與他的南征北伐,以及為何派鄭和下西洋
TAG:讀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