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安慶之戰:決定湘軍成敗的一戰,曾國藩用最笨的辦法打贏了

安慶之戰:決定湘軍成敗的一戰,曾國藩用最笨的辦法打贏了

眾所周知,天京事變是太平天國國運的轉折點。經此一事件,天平天國中樞文武人才為之一空,西征和攻破江南江北大營所取得的戰略優勢為之一變,太平天國元氣大傷。

李秀成後來在自述中說道:天京事變之後,人心改變,政事不一,人各一心,各有散意。

如果說天京事變是太平天國政治上由盛轉衰的轉折點,那麼安慶保衛戰便是天平天國的軍事上由盛轉衰的轉折點。

早在太平天國第一次西征期間,安慶便是天平天國西線的大本營,也是拱衛天京的屏障和糧草供應地。豫王胡以晃和翼王石達開先後坐鎮於此,在安慶修築了堅固的防禦體系,將安慶打造成了一個巨型軍事堡壘。此時,防守安慶的是張朝爵、葉芸來率領的兩萬多太平軍。

湘軍對安慶採取的是圍城打援的戰略。說到這裡,我們有必要介紹一下湘軍的戰法。

湘軍陸戰最基本戰術是防守反擊。所謂防守反擊,就是每到一地後,最先做的不是吃飯喝水,也不是休息嘮嗑,而是挖壕築壘,搞土木工程。等完成深壕高壘築、嚴密布防之後,湘軍要做的就是等待太平軍來進攻,利用防禦工事有效殺傷長毛。

有人說,這樣的戰術行軍或防禦時還可以,進攻時就無法操作了。

進攻時,可以在敵人的眼皮子底線挖壕築壘,然後困死他。敵人的糧食總是會吃完的,最後,要麼餓死,要麼進攻深壕高壘被搞死,不論怎樣,敵人總是會死的,只是時間長點,工作量大點。不過與性命相比,苦點累點算什麼?

曾國藩並不是一位合格的戰術家,但絕對是一個傑出的戰略家。

笨人就用笨辦法,雖然效率低點,但是時間一長,效果很顯著。

曾國荃圍攻安慶,就是這樣乾的。這貨率領一萬多湘軍在安慶城牆外挖了兩道深壕,內壕用來圍困安慶,外壕用來阻擋援軍。

湘軍強大的水師也游弋在安慶附近的江面上,負責從水面上封鎖安慶。

此外,在安慶的外圍,多隆阿、李續宜率領的2萬馬步軍也在修築防禦工事,準備阻截太平軍援軍。

安慶被圍,天京震動。

當初,攻破江南大營後,陳玉成就主張立即救援安徽,但被洪秀全否決,現在安慶已然被湘軍包圍,太平軍失了先機。

1860年9月初,洪秀全在天京召集諸將商議對策,陳玉成提出了圍魏救趙的戰略。

湘軍主力全部集結於安慶一線,其大後方湖北空虛,我軍可以兵分南北兩路,北路由我率領,南路由忠王率領,沿長江兩岸西征,剋期會師武昌。另,派楊輔清、黃文金、李世賢、劉官芳率部襲擾江西、皖南,以作牽制。

拿下武漢,切斷湘軍補給,湘軍必將進退兩難,安慶之圍可解。

陳玉成的計劃得到了洪仁玕的支持。

洪秀全沒有更好的辦法,於是批准了陳玉成的計劃。

於是,太平軍開始兵分南北兩路,遠征湖北以解救安慶,這一次遠征又被稱為太平天國第二次西征。

兵貴神速,1860年9月底,陳玉成率部自天京渡江北上,一個月後,南路的李秀成也出發了。陳玉成經過皖北時,解救了被清軍圍困的捻軍各部,捻軍兄弟和太平軍會合後,陳玉成兵力猛增到十萬人。

兵強馬壯的陳玉成決定簡單粗暴點,直接救援安慶。

陳玉成一聲令下,十萬大軍自桐城蜂擁而出,向最外圍的多隆阿、李續宜部發起了猛烈進攻,兩軍在桐城西南的挂車河一帶展開激戰。

前面說過,多隆阿和李續宜早就做好了準備,以築深壕高壘等待太平軍進攻。

不出所料,湘軍的防禦指數奇高,在太平軍的猛攻之下,湘軍防禦體系紋絲不動,此外,多隆阿率領的騎兵部隊在曠野來回馳騁,對太平軍造成了很大傷亡,激戰數日,太平軍損失慘重。

多次進攻未果,陳玉成隨即調整主攻方向,1861年1月,太平軍分兵猛攻樅陽,沒想到樅陽也是個硬茬,最終也沒啃動。無奈,陳玉成只得放棄直接解圍安慶,回到圍魏救趙的計劃中來。

1861年2月,陳玉成攻克霍山,翻越大別山,3月,陳玉成率部進入湖北,連克英山、蘄水、黃州,兵鋒直逼武昌。

▲安慶保衛戰示意圖

此時,武昌只有2000餘兵力,相當於一座空城,湖北巡撫胡林翼氣急之下,大呼:笨人下棋,死不顧家,說完,狂噴鮮血。

七年前,太平天國第一次西征期間,年僅17歲的陳玉成率領500紅小鬼進攻武昌,據說陳玉成一個爬上了武昌城牆,搖旗吶喊:天兵來啦!然後帶領500兄弟以肉搏戰殺退了守城清軍,奪得了攻佔武昌的頭功。

也是在那一年,陳玉成因功升至殿右三十檢點,統帥後十三軍和水營前四軍,成為獨當一面的大將。

七年南征北戰,當年的紅小鬼成了天國軍界一哥,這個24歲的青年以一己之力,支撐著天國的半壁江山,不知是否倍感壓力?

武昌的命運會和上次一樣嗎?

陳玉成殺入湖北黃州(黃岡)後,武昌就在眼前。

打,還是不打,這是一個問題。

正在陳玉成糾結的時候,英國參贊巴夏禮來見陳玉成。

給個面子,不要進攻武漢。

為何?

你知道的,漢口現在是通商口岸,你在武漢搞事情會損害大英帝國的商業利益。另外,據可靠消息,九江方面沒有忠王或其他太平軍的消息,換句話說,忠王可能還沒進入江西,你又要進攻武昌,又要對付後面的湘軍········

我考慮一下。

等到4月,還是沒有李秀成的消息,安慶頻頻告急,陳玉成決定先去救安慶,在走之前,陳玉成留下了部分兵力防守黃州、德安、隨州等地,等待李秀成到來會攻武漢。

陳玉成這一撤不要緊,卻急壞了不少同情天國的史學家。啊,陳玉成功虧一簣,啊,帝國主義真可恨·······

陳玉成雖然年輕,但也不至於這麼好糊弄,他真的會因為一個老外過來瞎逼逼就放棄進攻武漢嗎?當然不會。實際上,陳玉成對拿下武漢的意義以及能不能拿下武漢存疑。

武漢三鎮被長江和漢水分割,陳玉成沒有水師,進攻和防守武漢都處於不利地位。

從安徽千里躍進湖北,到達的只是先頭部隊,何況,陳玉成不知武漢虛實。

李秀成部遲遲不至,音訊全無,陳玉成心裡頗不踏實。

安慶危急,根本沒有時間等李秀成會攻武漢。

調動湘軍回援目的已部分實現。

胡林翼已經調遣彭玉麟率水師自安慶附近逆水上行前來救援,陸路方面,李續宜已從桐城方面回師。不過,這不是關鍵的,關鍵的是曾國藩和曾國荃沒動,他們仍死死的釘在安慶城外。

曾國藩到底是老謀深算,他就知道陳玉成想要幹什麼。為了穩住軍心,曾國藩給曾國荃寫了一封信,大意如下:

這都是套路,長毛大舉進犯湖北,其目的無非是救援安慶。如果他們沒有拿下武漢,那麼他們一定會全力向安慶撲來,如果他們拿下武漢,也只會留下少量兵力牽制,主力還是會回攻安慶,甚至會完全放棄湖北。去年,他們二破江南大營時,就是採取的這種圍魏救趙戰略。

所以,老九,你要做的就是繼續挖壕築壘,加固防禦工事,確保陳玉成主力回援時,你們能扛住,如此,安慶必破,勝利必將是屬於我們!

曾國藩決定了,無論如何,必須頂住各方面的壓力,死死咬住安慶,一直到安慶咽氣為止。只要拿下了安慶,各種流言蜚語、懷疑指責、申斥警告統統都會自動消失。

以不變應萬變,曾國藩的淡定,讓陳玉成白跑了幾千里,北路軍算是廢了。

我們再看李秀成的南路軍。

對於太平天國第二次西征,李秀成開始是拒絕的,後來經洪秀全斥責,才硬著頭皮出發了。在李秀成看來,天國必須先發展好江浙,積蓄實力,然後買20艘火輪(應該是蒸汽動力軍艦),溯江而上,陸軍在長江兩岸配合,西徵才有可能。否則,拿什麼打敗湘軍強大的水師?拿什麼控制長江?······

李秀成人是走了,但是他把心和精兵都留在了蘇福省,帶著一批二流部隊上路了。

1860年10月,李秀成率部從天京出發,一路轉戰皖南和浙江,到1861年2月,才到達江西。轉戰江西期間,李秀成瘋狂收編擴軍,兵力一度超過30萬人。6月,李秀成才進入湖北,不過此時陳玉成早走了。

陳玉成都走了,還打毛的武昌。撤!

7月,李秀成回軍浙江。

就這樣,南北兩路主力都歇菜了,圍魏救趙的計劃徹底破產。至於楊輔清、李世賢、黃文金、劉官芳等人的牽制行動,由於缺乏統一的計劃和嚴密的協作,紛紛被鮑超和左宗棠搞廢了。

第二次西征徹底失敗!

那麼問題來了,李秀成為什麼不願西征呢?

人的行為都是利益使然,不願西征的原因還是在於利益。

李秀成的地盤在江浙一帶,所以他是總想把江浙一帶發展好,鞏固好。不僅如此,他還想擴大根據地——拿下上海,以及整個浙江。

安徽一帶,是陳玉成的地盤。安慶之戰必然是一場硬仗,拿自己的精銳部隊去給別人解圍,成功了地盤是別人的,失敗了損失是自己的,那不是火中取栗嗎?

現實如此現實嗎?

現實比這還現實。按理說,作為天國的兩大支柱,陳玉成和李秀成在長期的革命戰爭年代中應該結下了深厚的革命友情,兩人有過非常愉快的合作經歷,不僅如此,這兩人還是老鄉——都來自太平天國的將軍縣,藤縣,據說兩家還隔得不遠。

沒有利益關係的時候,當然是老鄉加同志,一旦有利害關係,這兩大集團之間勢必會明爭暗鬥,這是幾千年來顛之不破的真理。

陳玉成和李秀成不愉快的地方很多,舉幾個例子:

兩人的戰功半斤八兩,但是年輕的陳玉成比李秀成的職務高——名義上的全軍總司令,而且從未被最高層打倒過。自然的,陳玉成也比李秀成先封王。與此相反,李秀成不怎麼受洪秀全喜歡,天王曾一度批李、反擊右傾翻案風,將李秀成一擼到底,留教察看。

另個較大的矛盾點是韋俊。韋俊是韋昌輝的弟弟,天京事變後,韋俊活的很忐忑,不僅洪秀全老給韋俊穿小鞋,其他太平軍將領也處處排擠韋俊,除了李秀成。所以,韋俊決定渡江投靠李秀成。渡江投靠李秀成,要經過陳玉成的防區,陳玉成會放昔日的老領導過去嗎?當然不會。

陳玉成的阻截部隊與前來接應的李秀成部隊竟然交上了火。

陳玉成為什麼阻止韋俊投靠李秀成呢?因為韋俊也是五大常委之一(洪仁玕、陳玉成、李秀成,李世賢,韋俊),一旦韋俊和李秀成聯合,五大常委中李秀成獨佔三席,陳玉成豈不是被架空了?

或許是一報還一報吧,安慶被圍時的最後一個屏障——樅陽,就是因為韋俊反水而陷落的。

李秀成二破江南大營時,陳玉成突然率部過來增援,這令李秀成非常不爽。因為在此之前,李秀成做了大量準備工作,打江南大營如探囊取物,根本不需要支援。這時候,陳玉成率軍前來,不是來搶功的嗎?陳玉成也很無辜,媽的,又不是我要來的,是洪仁玕拉我來的。

除了這些之外,就是地盤問題了。兩人聯手打過安徽,也聯手打過江浙,所以勢力難免有交叉重疊之處,打完之後,陳玉成集團排擠李秀成留在安徽的勢力,李秀成集團則排擠陳玉成在江浙的勢力。

深厚的革命友情?經不住現實的考驗。

陳玉成自湖北率兵3萬會師安慶附近後,在安慶城東北的菱湖北岸築起了13座堡壘,與此同時,城內的葉芸來在菱湖南岸築起了5座堡壘,兩軍可以通過小船溝通聯繫。之後,陳玉成又派遣吳定彩率1000餘太平軍乘船進入安慶城內,鼓舞士氣,加強防禦。

除此之外,陳玉成還在集賢關外的赤崗嶺築壘4座,威脅圍城湘軍。

部署完畢後,陳玉成向圍城湘軍發動了數次進攻,均被擊退。顯然,單單依靠陳玉成的部隊,是無法解救安慶的。

鑒於圍魏救趙戰略失敗,天京方面派出了洪仁玕和林紹璋部,計劃會合桐城一帶吳如孝部,與陳玉成共謀解安慶之圍。

與此同時,為了穩住圍困安慶的優勢,曾國藩將鮑超部6000人從江西景德調往安慶,胡林翼也將鄂皖邊境的成大吉部5000人調往安慶增援。

5月2日,洪仁玕率領的援軍被多隆阿擊敗,退往桐城。5月3日,黃文金部及皖北捻軍3萬人趕到,駐紮於桐城東南。洪仁玕聯合黃文金大戰多隆阿,皆被擊敗,不能前進一步。

擊敗洪仁玕等人後,多隆阿會合成大吉、鮑超部,從背後猛攻陳玉成部,陳玉成一面要攻擊曾國荃的長壕陣,一面要對付背後的另外三軍,兵力不足,糧草告急。

此時的安慶成了一個巨大的廝殺場:最裡層是張朝爵、葉芸來,第二層是曾國荃,第三層是陳玉成,第四層是多隆阿,第五層是洪仁玕。

▲安慶保衛戰示意圖

為了打破僵局,5月20日,陳玉成留下猛將劉瑲琳率精兵4000守衛赤崗嶺,另留4000兵力守衛菱湖北岸的13座營壘,自己則率領主力繞道前往桐城,與洪仁玕等人商量救援安慶的辦法。

陳玉成一離開,曾國藩就動手了。鮑超和成大吉用長壕戰術分割包圍了赤崗嶺和菱湖南北18營,然後集中兵力猛攻赤崗嶺。

劉瑲琳手下的4000精銳全是老革命,都是當年從廣西長征過來的老兵,戰力極其彪悍。湘軍第一猛將鮑超帶頭衝鋒,激戰一天,竟不能前進一步。無奈,湘軍不得不改變戰術,採取圍困策略,同時輔以炮兵轟擊。

就在湘軍猛攻赤崗嶺的同時,陳玉成、洪仁玕、林紹璋、黃文金、吳如孝等人與多隆阿在挂車河展開了激戰。洪仁玕和林紹璋部多是新兵,根本抵不住多隆阿馬隊的衝擊,幾個回合下來垮了;黃文金部是新敗之軍加烏合之眾,也沒什麼戰鬥力;陳玉成苦戰不支,退回桐城。

6月初,赤崗嶺防禦工事被湘軍炮火摧毀的差不多了,太平軍守軍也彈盡糧絕,戰力銳減。6月8日,湘軍全線猛攻,激戰至9日,赤崗嶺失守,4000太平軍精銳全軍覆沒。

拿下赤崗嶺後,湘軍又猛攻菱湖18營,吳定彩出城增援,旋即被擊退。7月8日,菱湖18營全部失守,守營將士全軍覆沒。至此,安慶所有對外通道全部被切斷,城內因糧食缺乏,已經出現了人相食的場景。

就在陳玉成血戰安慶的同時,李秀成率領新招的幾十萬大軍從江西飄過,回到了浙江。

7月底,天京方面派來了最後一支援軍——楊輔清率領兩萬人來到了桐城。

8月初,陳玉成聯合所有援軍發起了救援安慶的決戰。

戰鬥剛開始,林紹璋、黃文金部再次被多隆阿擊敗,不得不退回桐城,陳玉成、楊輔清率領五萬太平軍衝到了集賢關外。

6月25日開始,陳玉成、楊輔清部向曾國荃部發動了最猛烈的進攻,湘軍憑深壕高壘堅守,抵近射擊,太平軍死傷慘重。陳玉成不顧傷亡,命令繼續進攻,面對太平軍潮水般的萬歲衝鋒,曾國荃大駭,連夜從水師調來30門西洋大炮,猛轟太平軍。

27日,陳玉成和楊輔清親臨前線督戰,太平軍一人攜帶一捆麥稈,洶湧而出,填壕搶攻。湘軍開炮猛轟,西洋開花大炮名不虛傳,炮彈呼嘯而出,太平軍死傷枕籍,屍體不僅填平了湘軍的長壕,還堵塞了衝鋒的道路,這導致後續的太平軍不得不一邊搬屍體開路,一邊繼續衝鋒。曾國藩又調來鳥槍隊和水師增援曾國荃,雙方日夜惡戰,前線將士身體極度疲勞,精神高度緊張,均已瀕臨奔潰狀態。

截止到8月28日,太平軍向湘軍發動了12次大規模衝鋒,死傷一萬餘人。湘軍傷亡不得而知,但是彈藥消耗量驚人:17萬斤火藥和50萬斤鉛子。

8月28日至9月3日,太平軍一面以大隊攻壕,一面用小船經菱湖送米接濟安慶城內,但為湘軍水師截奪,輸糧失敗。

9月4日,陳玉成策馬於陣前督陣,高呼:今日無論文臣武將,都要前進,安慶要定了!

太平軍將士強打精神,繼續衝鋒,死傷慘重,卻始終無法衝過曾國荃的深溝長壕。由此可以看出,曾老九在挖溝上還真是下了苦功夫。

陳玉成到了極限,同樣,安慶城內的守軍也到了極限。

9月5日,湘軍用穴地攻城法炸塌了安慶城牆,叛將程學啟(1861年二月叛逃)身先士卒,率部殺入城中,隨後湘軍大部蜂擁而入,守城太平軍已經餓得刀都拿不動了,只能等死。

安慶陷落,葉芸來、吳定彩以下16000餘人全部戰死,張朝爵乘船突圍,不知所蹤。

陳玉成、楊輔清遙望安慶火光衝天,知道已無回天之力,相對而嘆,退往桐城。

安慶一戰,陳玉成集團遭幾乎毀滅性的打擊,陳玉成退守廬州,隨即被洪秀全一擼到底。陳玉成恥於回到天京,派出陳得才、賴文光等遠征河南、陝西,計劃招兵買馬,收復安徽。

陳得才聯合捻軍進入陝西,踢爆了陝西回漢矛盾的火藥桶,陝甘回亂爆發。

1862年5月,多隆阿進攻廬州,陳玉成棄城北走,計劃與遠征西北的太平軍會合,重整山河!無奈途中被壽州的苗沛霖誘騙,中計被俘,隨即被殺,一代將星,就此隕落!

安慶陷落,太平天國半壁江山已失,剩下的李秀成集團獨木難支,天國滅亡只是時間問題。

湘軍佔領安慶後,以安慶為基地,掃蕩安徽,會攻天京,兩年不到,就終結了這場中國歷史上最大規模的農民起義。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生命時報 的精彩文章:

歐冠提醒:拜仁中後場不整 鋒霸萊萬5場貢獻6球
秋天吃藕最養人!嘗一口最平價的滋補上品
免費治療8周,貴州百靈給糖尿病患者送來了100份痊癒希望
人體自帶5個保健區,跟中醫學一套簡單實用「養生操」
前方高能預警!除了「香蕉+冬棗」,這9種搭配我勸你也不要嘗試了

TAG:生命時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