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英國這場海戰一個沒跑掉,反賠了中國三千兩,且200年不敢動刀兵

英國這場海戰一個沒跑掉,反賠了中國三千兩,且200年不敢動刀兵

近現代歷史的英國堪稱無敵的存在,日不落帝國並非子虛烏有,而英國海軍的崛起,是從打敗西班牙無敵艦隊和法國艦隊之後正式確立的。就是這樣的大帝國,曾將大清帝國打的狼狽不堪,卻曾在中國手上遭遇一場最恥辱的海戰,全部都被俘虜,並賠款近3000兩白銀。

1635年12月,英國國王查理一世派遣約翰·威德爾船長帶領一支船隊來華,希望能夠獲得貿易權。然而,此時雖然明朝到了晚期,國內烽煙四起,國力銳減的可怕,但對英國卻很強硬,直接拒絕了英國要求。英國人決定動用武力打開中國的國門。戰事一起,廣州明軍就擊斃了幾個英軍。忍無可忍之下,明軍開始了全面反擊,最後英軍舉白旗投降。

威德爾在保證書上簽字,發誓永不來中國,英國賠款2800兩白銀作為賠償!後來,約翰·威德爾的總結有兩點:

(1)「我們進入中國內地的種種行為,是由於我們對中國律例的無知,我們相信中國國王對於遠方來人是慈善寬大的」。

(2)今後的行動,要「遵守中國律例,永不違反」。「如今後違反,甘受官員及澳門城的任何處罰」。

從這一點上可以看到,英國對明朝內心是害怕的。中國一旦動真格,英國即便再厲害,也只能退讓。可以說,這一場海戰的規模雖然不大,但帶來的影響卻極其深遠,英國在未來200年內,都不敢對中國動刀動槍。直到乾隆盛世時期,馬嘎爾尼訪華,看到了大清的真實狀況,即「泥腿帝國」。在1839年時,為了是否宣戰,英國還為此爭論不休,有一個原因是200年前的陰影仍在,最終以微弱的優勢通過戰爭決議。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