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中醫 > 【婦科】艾灸一奇穴,女性輕鬆告別瘙癢、異味和灼痛

【婦科】艾灸一奇穴,女性輕鬆告別瘙癢、異味和灼痛






   

點擊上方藍字或長按右邊二維碼加關注





女性福音:艾灸調理陰道炎,很在行!







1、常見療法易複發!






正常的情況下,陰道內存在大量的乳酸菌等有益菌,能抑制致病體的繁殖和生長,因而即使感染了致病體也不會引起炎症。但是一旦陰道環境遭到破壞,乳酸菌大量減少,這些致病體的天敵沒了,就會大量繁殖,造成炎症。




常見的療法大多是單純依賴藥物治療,無論是口服的抗生素,還是栓劑類陰道塞藥類,或是陰道洗液類,如果單獨使用,不僅不能完全滅殺致病體,反而會滅殺乳酸菌。這是「治標不治本」,雖然炎症緩解了,但是一旦停止用藥,殘餘的致病體很快就會大量繁殖,使炎症複發。



2、艾灸調根本!




因而調理陰道炎一定要重新修護原有的保護層,從根本(體質)上消除致病體的生存環境,從而避免了病症的複發。而艾灸可以溫補陽氣、激活氣血、增強正氣(即免疫力),使機體恢復正常運轉,營造出適合有益菌生存和繁衍的環境,其實也就是在打破致病體的生存環境,惡性循環鏈條被打斷所以可防止複發。








3、婦科炎症治療中存在的誤區: 






①大量使用抗生素,過多使用抗生素的直接後果就是使得病菌產生耐菌性,破壞陰道菌群間的制約關係,從而導致真菌生長旺盛,治療周期不斷延長,不斷增加藥物劑量,疾病得不到有效治療。 




②盲目使用洗液。陰道炎作為最長見的婦科病,40%以上的患者都是由於清潔方法不當造成的,女性陰道為酸性環境,有自凈作用,長期用洗液清洗外陰,會殺死對身體有益的陰道桿菌,使得局部抵抗力下降,增加感染機會。 




③調理不按療程。大多數女性進行自我治療時,通常憑主觀感覺。癥狀好了、白帶正常了就認為病好了,於是立即停葯。其實,婦科炎症治療有一個比較嚴格的療程概念,「見好就收」、不遵守療程、沒有「乘勇追窮寇」則感染大多還會再次反彈。 




天生一個蠡溝穴,瘙癢異味說再見!

 


1、陰道炎主穴——蠡(lí)溝!









《靈樞. 經脈》說:「足厥陰之別,名曰蠡溝,去內踝五寸,別走少陽;其別者,徑脛上睾結於莖。其病氣逆則睾腫卒疝,實則挺長,虛則暴癢,取之所別也」。



耿恩廣在《針灸取穴綱要》中記載了蠡溝止癢的案例:「在門診曾治一宮頸癌病人,每當陰道奇癢時,針入(蠡溝)即止」。如此,《內經》中蠡溝穴的治療就都全了。如此此更證明《內經》所言不虛。




蠡溝穴是足厥陰肝經的穴位,是絡穴。定位:正坐或仰卧。在小腿內側,當足內踝尖上5寸,脛骨內側面的中央。這個穴位具有疏肝理氣、調經止帶、清熱利濕止癢之功效。




調理陰道炎找到主穴了,也就找到根了,然而要治療好疾病,就像是打仗,一個兵即便能打贏,也會事倍功半,所以治病還要排兵布陣,除了蠡溝穴之外,還需要找三個配穴。





 


2、陰道炎配穴:




(1)曲骨穴




曲骨穴具有溫補腎陽、調經止帶等功效。主治小腹疼痛,月經不調,帶下,尿閉等病證。取穴時仰卧,於腹部中線,恥骨聯合上緣凹陷處取穴。


(2)陰廉穴



陰廉穴位於人體的大腿內側,當氣沖穴直下2寸,大腿根部,恥骨結節的下方,長收肌的外緣。具有收引水濕的作用,能夠調節月經不調,赤白帶下,少腹疼痛,股內側痛,下肢攣急等病證。


(3)曲泉穴




此穴為肝經合穴,五行屬水,是母穴,具有調經止帶,清利濕熱,通調下焦的功能。治病範圍較廣,能夠輔助治療陰痛、陰挺、陰癢、女子疝瘕等多種婦科疾病。


取穴:

當您屈膝時,在膝內側橫紋端上方凹陷中即是。







艾灸方法:


找到這四個穴位後,可用手持艾條熏灸,也可用艾灸盒溫灸,每次每穴灸15-20分鐘,要循序漸進的延長時間,因為灸量是艾灸效果的關鍵,但一個禮拜內要休息1-3天,以自己適應為宜。


如果不止陰道炎一種婦科病,還可加灸婦科常用穴位:神闕、關元、子宮、歸來、八髎、足三里、三陰交,同時調理。



 


日常注意事項,很重要!




如果你選擇了艾灸,一定還要注意這些事項,否則艾灸了也是白搭!










1、不能同房!




2、雙方內褲不能機洗,只能手洗!因為洗衣機裡面有很多細菌!




3、把你家的清洗液之類的丟掉吧!




4、把嘴巴控制好,吃清淡!有這樣的病60%關乎亂吃東西,辣的,炸的,上火的!最好的方法就是少去外面吃飯,自己在家煮!








點擊下方閱讀原文查看更多


昨日分享:





  • 【新手必讀】艾灸知識大全



  • 【婦科】它是治療婦科男科的要穴、也是密宗不傳之秘法,打開它還得巧方法



  • 【皮膚病】風疹不用怕,有艾灸就夠了!



  • 【腫瘤】艾灸治療腫瘤惡性積液效果好,值得學習!



  • 【艾炙保健】艾灸:最適合肢體酸痛身體無力等虛寒症



  • 【炙法】隔梨皮灸,你見過么?效果甚好,真的可以試下!



  • 【排病反應】為何艾灸持久才有效?原來秘訣都藏在這裡面!



  • 【排病反應】為什麼我的病灸了這麼久還沒好?


更多疾病治療方法請關注公眾號點擊疾病查找,不定期更新



新手必讀、

排病反應

3000種疾病取穴

穴位查詢



視頻學習

獨穴炙法

艾灰、

配穴全集

取穴處方


艾炙保健、冬病夏治、三伏養生


 



?

 

男女科


腺肌症

月子病

閉經

月經不調

痛經、婦科病


巧克力囊腫

多囊卵巢

子宮肌瘤、

早衰

輸卵管


男不育、

白帶

、乳腺疾病、備孕

卵巢保養

宮寒


升下垂臉

祛痘

黃褐斑

美容

臀部排毒

不孕


卵巢囊腫

陽瘺

早泄、

前列腺、

毛囊炎


子宮內膜異位




?

 

其他疾病


失眠

鼻炎

感冒

風疹

落枕

關節炎

禽流感


痛風

祛濕

腰間盤突出

神經痛

強直性脊柱炎


牙痛

過敏、

腰腿疼痛

小兒艾炙

扁桃體

咳嗽


帶狀皰疹

老人艾炙

白髮變黑、

老花眼

富貴包


手麻

腫瘤

自汗

體虛

耳病

甲狀腺

高血壓


咽喉疾病

頸椎痛

胃下垂、胃寒、胃炎、結腸炎


胃潰瘍、脾胃虛寒、

腰疼

腺樣體肥大、

氣血不足


濕疹

舒肝解郁

退燒

癌症

白癜風、

靜脈曲張


盜汗

腦梗

撞傷

、、

腎陽虛

骨質增生

節氣炙


化痰

中風

糖尿病

高血脂

、、

三伏養生

腳氣


頸椎病

消炎

皮膚癢

咽炎、

陰虛

浮腫

偏癱


骨刺

心悸

水腫

高血糖、

尿失禁

鼻竇炎


防寒


 



艾炙療法


長蛇灸

核桃灸

、黃豆灸、

隔姜灸

威靈仙炙


隔物炙

火柴灸

督脈炙

隔蒜炙

蓖麻仁炙


葯捻炙

隔鹽炙

桑枝炙

桃枝炙

白芥子炙


鼠糞炙

燈火炙

葯錠炙

藥線炙

吳茱萸炙


敷藥炙

毛莨炙

斑蝥炙

甘遂炙

巴豆霜炙


蠟炙

隔附子餅炙

水炙

冷炙

旱蓮草炙






⊙版權聲明:文章及圖片源於網路,如侵權請聯繫我們刪除。



⊙免責聲明:本平台偏方和中醫食療、經絡養生知識僅為分享普及中醫常識,不做為處方,如有需要請在醫生的指導下服用或使用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經絡艾炙大全 的精彩文章:

【保健】這三種瘀毒,是一切疾病的根源,這樣艾灸可根除!
【婦科】「婦科第一瘤」子宮肌瘤怎麼來的? 值得女人反思……
【祛濕】濕氣不排出,睡再久也睡不夠,身上的4個祛濕"開關",一艾灸濕毒就出來!
【脾胃調理】中年以後大多脾氣虛,艾灸兩穴可治癒(附視頻)
【婦科】它是治療婦科男科的要穴、也是密宗不傳之秘法,打開它還得巧方法

TAG:經絡艾炙大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