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養生 > 中醫是什麼,學中醫必須要先解決的第一個問題

中醫是什麼,學中醫必須要先解決的第一個問題

導讀:學中醫的人總是遇見最煩惱的事,就是不知道自己一直在學的究竟是什麼。古人曾言:以史為鏡,可知興衰;以史為鏡,可明來由;所以要想知道中醫是什麼,就要先知道中醫是怎麼來的?中醫能夠做什麼?

中醫是怎麼來的

中醫起源:根據中醫史上所記載,中醫學的前身起源於三皇五帝期間,出現了人類第一部醫學著作《皇帝祝由科》,然後經過刪減分離形成了後世所熟知的《黃帝內經》和《黃帝外經》,而在著作中提出了世界上第一個防病養生保健的預防醫學觀點:「不治已病治未病」。

在後來的周朝,經過發展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個醫院和醫療制度。早期的醫療保健活動可追溯到最早文字資料甲骨卜辭,上面記載著早期人們的醫學知識和醫學活動,更詳細也可知道人體基本的表面構造以及先秦時期的辨證論治思想等中醫臨床知識,開始構成了中醫初步的基礎理論體系,之後一直指導著中醫理論以及臨床以後的發展。

中醫理論引進陰陽便是為了解決萬事萬物產生、發展和變化的普遍規律,為中醫學理論提供了依據。以陰陽作為總綱,歸納了邪正、盛虛、臟腑、經絡、脈象、寒熱、氣味、表裡等不同層次的內容,溝通了解剖、生理、病理、診斷、養生、治療等許多方面。

為了解決人體臟腑器官之間的關係,又引出了五行學說,而《黃帝內經》就是完全和陰陽、五行哲學知識融為一體系統化的經絡臟腑學說。

因此,學醫要以理論知識為先,例如黃帝內經,切勿盲目追求臨床以及實用技能。

中醫能夠做什麼

根據上文所說,中醫能夠以科學哲學的思維模式,加上科學臨床經驗為主的傳統手法,進行辯證治病和防病養生保健。

例如:有病之人,可通過中醫進行醫治可達到康復痊癒的效果;無病之人,可通過中醫進行預防調理達到養生保健、延年益壽、強身健體的效果。

感言:中醫博大精深,我們這一輩學藝不精的人太多,但願我的一絲絲狂妄之言能幫到各位中醫愛好者,學醫,不可棄理論為之不讀,理論乃中醫之本,為中醫一切之源。小編特別推薦:學中醫,理論常在手,走遍天下,不會丑。

此文為本人原創,轉載者請說明此文來源。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