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梁山征方臘第二戰,血腥開篇鑄就慘痛結局,進入水滸轉折點

梁山征方臘第二戰,血腥開篇鑄就慘痛結局,進入水滸轉折點

上一篇文章小編分析了梁山上的第一戰——宣州之戰,此戰的結果應該說是以梁山軍的勝利而告終的,雖然損失了三個偏將,但是獲得的要比付出的多,也算值了,接著說方臘軍,十二個統制官並沒有全部被消滅,呂樞密帶著一堆殘兵敗將和六個統制官退守丹徒縣。

既然敗了就要去求救,於是方臘的援兵到了,不是別人正式江南的以為元帥——邢政。呂樞密見了元帥自然是現實一堆訴苦衷然後再吹噓這個元帥怎麼怎麼的厲害。忽悠著這個元帥去奪取潤州。

這面梁山軍也沒閑著,當關勝征在奉大哥宋江到處亂走的時候,路上正迎著邢政軍馬。俗話說:冤家路窄:兩軍交戰必然是一番苦鬥。

水滸原著當中描寫道:宋軍陣中關勝見了,縱馬舞青龍偃月刀來戰邢政。到十四五合,一將翻身落馬。正是:瓦罐不離井上破,將軍必在陣前亡。畢竟二將殺,輸了的是誰,且聽下回分解(這一段水滸還特意的賣了一個關子)。

但是咱們都知道,這個是誰贏了,第一百一十二回第一句話就是——話說元帥邢政和關勝交馬,戰不到十四五合,被關勝手起一刀,砍於馬下。我們一向很勇敢的呂樞密見死傷如此慘重,連元帥都被梁山軍殺死了,早就嚇得膽戰心驚了,水滸原著描寫道:棄了丹徒縣,領了傷殘軍馬,望常州府而走。從書中開始敘說呂樞密到現在,他已經連敗兩戰了,第一次還算是英勇的搏鬥了,第二次沒等打就跑了,這一次梁山軍取得了機器優秀的戰果,打死元帥一位,梁山軍沒有人員陣亡。

然而就在這一刻,卻進入了水滸的一個重要的轉折點:這就是分兵,宋江和盧俊義的分兵,

原著描寫道:宋江請盧俊義計議調兵征進,宋江道:「目今宣湖二州,亦是賊寇方臘佔據,我今與你分兵撥將,作兩路征。其實從後來看,這確實導致了梁山人馬的加速損失,但毫無疑問的就是以最快程度平定方臘。分兵後宋江統領的正偏將共計四十二人,隨行精兵三萬人馬。

副先鋒盧俊義亦分將佐攻打宣湖二處,正偏將佐共四十七員,正將一十四員,偏將三十三員,朱武偏將之首,受軍師之職。大小正偏將佐四十七員,隨征精兵三萬人馬。兩支部隊從人數上來看沒有較大的差距,沒有特別明顯的差距,甚至從將領人數上來看,盧俊義的人還比宋江多五個,比如梁山五虎當中就有三個在盧俊義這邊——豹子頭」林銶,「雙將」董平,「雙鞭」呼延灼。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二戰 的精彩文章:

二戰時期,海軍排名世界第三的國家,為何只能算二流強國,原因其實很簡單
美國人不厚道,怎麼只扔二顆,二戰的日本真的是因為原子彈投降
二戰時期日本軍隊為何會被美國碾壓,只因這三個原因
二戰最無能的五大將領,有的膽小怕死,有的讓敵軍以為他是間諜

TAG:二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