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秋凍」的正確打開方式

「秋凍」的正確打開方式

春捂秋凍

「春捂秋凍、不生雜病」是一條保健防病的諺語,其意思是勸人們春天不要急於脫掉棉衣,秋天也不要剛見冷就穿得太多,適當地捂一點或凍一點,對於身體的健康是有好處的。人的體溫總是保持相對恆定,一般在攝氏37℃左右。如果體溫太高或太低,都會使人體生理功能受到損害。

春捂

春季中自然界氣溫處於上升階段,但室內氣溫由於房屋熱惰性跟不上室外而產生內外溫差。這種溫差在一天中以晴日午後達到最大,常常有3-5°C之多,甚至更大得多。特別是,從溫暖陽光下走進陰涼的室內,老人和病人必需添衣春捂,才能避免受涼致病。由於中國在同緯度上春(秋)季升(降)溫最急,因此才誕生了中國特殊的「春捂秋凍」的養生諺語。

冬去春來,是從冷轉熱的過渡階段,天氣雖然已經暖起來,但是氣候經常變化,一會暖一會冷,往往是太陽出來後,風和日暖,遇到颳風下雨就會冷起來。由於人們在冬天已經習慣了多穿衣服,到了春天如果把衣服脫得太多,就會不適應氣候變化而容易著涼得病。所以,人們在初春季節要有意捂著一點,慢慢的減衣服。

秋凍

秋季氣溫處於下降階段,室內氣溫因房屋熱惰性而落後於室外大自然,從而產生相反的溫差。從室外走進室內,氣溫升高,自然需要脫衣秋「凍」,以防出汗傷陽,影響身體健康。

夏去秋來,是從熱到冷的過渡階段,天氣雖然冷起來,但有個轉變的過程。有的人一到秋天就趕緊穿上許多衣服,甚至過早地穿上棉衣,這種做法不好,因為過早地穿上棉衣,就會使身體得不到對冷空氣的鍛煉,使防寒能力降低,不利於人體功能的調節,結果,到了三九嚴寒,真正大冷季節,鼻子和氣管一旦受到冷空氣侵襲,裡面的血管抵抗不住而收縮,使血流量減少,引起抗菌能力減弱,躲在鼻子或氣管里的病菌乘機活動,引起咳嗽、打噴嚏、流鼻涕、發燒、使人傷風感冒。所以,秋季又應該凍著點,衣服要慢慢地增加。

有四種人群是一定不能凍的,如果春捂秋凍,就會凍出問題,健康人群也一定要注意「凍」得適度。

不能凍的四類人

脾胃虛弱的人

心腦血管病的人

關節疼痛的人

有老寒腿的人

「春捂秋凍」應因人而異。秋凍,是為了提高人們對逐漸變冷環境的耐受性,但如果個人的體質本來就弱,那最好還是不要亂凍。所謂「春捂秋凍」的含義是,通過適當的「秋凍」,讓人體慢慢適應逐步下跌的氣溫,從而為即將到來的寒冬臘月做準備。就像是潛移默化的煅煉,「秋凍」能在無形中提高人的體質。另一方面,在中醫理論上,秋天是養陰的季節,如果穿得太多,就會助長陽氣,對身體不利。

>>>>【專家建議】立秋後減少使用涼席

就算對體格健康的人群,「春捂秋凍」也是有條件的。一般情況下,日照溫度在15℃-20℃時,人們可適當減少穿衣,但真正到了接近初冬時,這一原則就不再適用。盲目「秋凍」,切不可取。

最後,安利給大家一個養生堂提過的小藥方。

祛寒止痛貼

【配方】

當歸1 川芎1 桃仁1 紅花1

制附子1 羌活1 獨活1 防風1

桂枝1 白芷1 防己1 甘草1

麻黃0.5 細辛0.5

【比例】以上藥材中麻黃和細辛半份,其他一份的比例制貼。

【用法用量】

把所有藥材按比例用粉碎機打成粉;加入少量的開水和成泥糊狀;把適量的糊狀的藥材放在膏藥上,外敷疼痛處。一次外敷30-60分鐘即可。

【功效】祛風散寒,活血止痛。

【專家提示】如果所敷的部位皮膚薄嫩,應減少貼敷時間。藥粉要研磨細膩,不細就難吸收。對於老寒腿的人,一年四季都能貼,秋冬季節高發,所以效果尤其好。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馨小醫 的精彩文章:

還在喝蜂蜜水解酒?那是因為你不知道這些
中風家族常見疾病,你能分清嗎?
面對上海青年醫生的離世,你還覺得「腦血管意外」只屬於老年人嗎?
如果爸媽不給我吃這片葯——來自聾啞兒童的控訴

TAG:馨小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