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身 > 廈馬替跑猝死索賠案一審判決:駁回原告請求

廈馬替跑猝死索賠案一審判決:駁回原告請求

9月21日下午,廈門市海滄區人民法院就國內首例馬拉松「替跑者」猝死索賠案開庭宣判,一審判決駁回原告的賠償訴訟請求。也就是說,廈馬海滄半馬賽事方與轉讓參賽名額者李某無須承擔責任,替跑者吳某為自己行為負全部責任。原告方當庭表示不服判決,將向上級法院提起上訴。

廈馬替跑猝死案:賽事方與轉讓者無須擔責

2016年12月10日的廈門海滄國際半程馬拉松賽上,吳某佩戴李某轉讓的「F12530」號碼布進入賽道參賽,在通過終點後不遠處摔倒,出現心跳停止、呼吸微弱等情況,經賽事醫護人員臨時救護後,被送醫救治,於當天上午11時33分經搶救無效死亡。

事後,死者吳某家屬將賽事運營方和轉讓號碼布者李某華告上法庭,要求賽事運營方和李某連帶賠償吳某鋼的死亡賠償金、喪葬費、被撫養人生活費、交通費、精神撫慰金等共計123萬餘元。

死者吳某曾參加過泰寧環大金湖世界華人馬拉松賽並順利完賽,應知曉馬拉松賽事的運動風險及有關規程,在明知號碼布不能轉讓的情況下卻仍然受讓,並通過檢錄參跑,屬於自甘風險。

雖然賽事運營方對案涉賽事的檢錄管理存在過失,李某華違規轉讓號碼布讓他人「替跑」存在過錯,但均不能認定與吳某鋼的死亡結果之間存在法律上的因果關係。法院因此認定,賽事運營方與李某華無須對吳某鋼的死亡承擔損害賠償責任。

馬拉松替跑現象,已經屢見不鮮

縱觀中國這幾年的馬拉松賽事,在數量「井噴」式增長的同時,「替跑」現象也越來越嚴重,甚至大有形成一個「地下市場」的趨勢。

在去年的北京TNF100越野賽中,一位8歲跑者14小時完賽,引來讚歎聲無數,但事後卻陷入了年齡不達標的「替跑」風波。上海馬拉松同樣也出現了替跑問題,主辦方一次性「抓出」了7名替跑者。再到廈門半馬又出現了30名替跑者,更讓人心寒的是,替跑猝死者吳某就是其中一位。

2014年,在張家口市舉行的草原國際馬拉松比賽中,一名50多歲的參賽選手猝死。事後,賽事組委會發布公告稱,這名出事的跑者是借用他人的身份參賽,保險公司對其意外身故不予理賠。賽事組委會本著人道主義精神,還是為其家屬提供了救助金。

一般馬拉松比賽都會給參賽選手買保險。如果一名參賽者是冒名頂替他人,若出現意外,保險公司將不予賠償。替跑的風險不止在於保險,如果跑者真的在賽道上受傷或者出事,不管是緊急聯繫人還是血型,這些信息都沒有,很容易延誤一些救援的關鍵節點。

北馬套牌跑者被曝光,5人用同一號碼

北京馬拉松於上周日順利落幕,在對北馬組委會和賽事保障一片讚譽聲中,跑友共用號碼簿一事還是發生了。一張照片引爆了朋友圈,三名佩戴同一號碼簿的跑友站在北馬起點合影。隨後經過賽場照片對比,佩戴D0198的參賽號碼的選手竟多達5人。

對此,北馬組委會在官方賬號上發布了關於核查違規參賽行為、維護賽場秩序的聲明。組委會表示將根據現場圖片、錄像等線索查證替跑蹭跑者身份,一經核實,將對其進行終身禁賽,並報請中國田協追加處罰。

其實,這5位同號碼的選手有3人在2017年北京長跑節中也曾出現過,並且也是利用套牌的形式進行參賽。而本次北馬出現的同一張號碼簿問題,也屬於替跑範疇。

哪些行為屬於替跑範疇?

1.僱傭跑步「槍手」

2.私下交易轉讓

3.免費贈與他人使用

4.複製他人號碼簿

5.偽造號碼簿

6.使用往屆或其他比賽號碼簿

7.不佩戴號碼簿蹭跑

但在類似北馬這樣的大型賽事中,替跑正在變得更加困難。近幾年的中大型比賽都會邀請多家第三方攝影機構在多個關鍵地點拍攝照片,一位攝影師一場比賽拍攝的照片可達六位數之巨,任何的「李鬼」都無處遁形。

舉證手段如此豐富,組委會可以安排專門的人手對海量照片進行分類甄別,軟體開發公司也可以結合車輛和面部識別系統,開發自動的預警和上報匯總功能。其次是舉報。比賽官網、微博、微信公眾號、郵件、田協網站,都可以接受舉報。

替跑情況該如何預防和解決?

1.參賽裝備不能代領

目前幾乎全部的比賽都有本人才能領取的要求,旨在從源頭堵住號碼布的隨意外流。但此舉也會造成雙方的一些不便,要麼跑友要提前到達比賽地,要麼志願者要在比賽前一天延長服務時間,兩害相權取其輕。

2.一次性手環

國內近兩年已經引入了這種在國外較為普遍的方式,在領取參賽物品的環節熱壓不可拆卸的一次性手環。不過這依然有漏洞,在手腕塗抹肥皂後,用細繩慢拽就能取下。

3.面部識別系統

這次北馬劍走偏鋒,用了熒光檢驗,但是檢錄區並沒有設置硬隔離,而是人肉分流,這可能是導致一小部分替跑者渾水摸魚的原因。再者,也有可能是已經檢錄成功的選手,在隔離欄傳遞出真號碼布,讓替跑者戴上進入。

4.檢錄晶元,核實身份

檢錄環節增加晶元驗證,而且要口報身份證號。很明顯,這樣無疑會耽誤一些時間,浪費一些人力成本,再者帶著身份證參加比賽也是不便。目前尚無比賽採取此套措施。根據某位替跑者照片中號碼布已被摺疊多道的情況來推測,這次北馬的替跑者們,很有可能並沒有在號碼布背後貼上晶元狀物品。

5.結合照片系統

業內多家攝影服務公司都會提供海量的照片,有的攝影師一場比賽就要拍上萬張。服務公司已經有成熟的分類檢索系統,搜索參賽號碼,所有相關照片都會列出。假如能夠在發槍前和比賽前段完成照片的同步上傳,配合預警系統或人工檢查,也是可以在比賽結束前預防的。

6.結合個人徵信系統

還有一些跑友認為,防止替跑應該將冒名頂替與個人徵信系統關聯。只要查到一次替跑的,替跑和被替跑不僅不得報名參賽,個人誠信失分,還對個人銀行貸款等經濟行為受到影響。

賽事方更應該加強管理措施

這起國內首例馬拉松替跑猝死案的一審宣判,基本表明了法院對於替跑的法理認定,也即賽事方不承擔責任,但這並不表明賽事方可以由此降低對參賽者的監管監督責任。

事實上,藉助越來越豐富的科技手段,賽事方將有更多方式來確保參賽者的真實性,同時為參賽者提供最佳的應急救援,同時賽事方責任重大,他們必須將維護公平正義和確保賽事安全的使命擔負起來。

如果國內各項賽事聯動起來,可以形成更有力的防範措施。比如,所有馬拉松賽事聯合起來,統一製作出黑名單,將那些鑽空子、漠視規則、對辦賽造成極大風險的人,沒有資格參加比賽。

若探尋更深的層次,在違反規則的背後,馬拉松文化的層面之上,還有「跑步知識」、「跑步禮儀」不一而足,比如,科學化訓練、避免發生傷病,比如不要光膀子跑步、不要在賽道上與他人搶奪水和飲料。

杜絕替跑,從我做起

對於廈馬替跑者事件猝死者吳某的家屬而言,無疑是非常痛苦的。據報道,當時接到丈夫吳某猝死消息的梁女士猶如晴天霹靂,無法接受這一事實。

「他有多年運動的習慣,平時一周跑步兩次。廈門半馬是他第二次比賽,第一次是2016年10月16日在福建泰寧參加半程馬拉松,成績是475名。而且,從2016年開始他還陸續接受鐵人三項的訓練。」

「他已經為自己的行為付出了沉重的代價,他的離開意味著這個三口之家就沒了。我不想讓這樣的悲劇在別的家庭里發生,這種悲傷不是所有人能體會的。」回憶起丈夫的過往,梁女士難掩悲痛心情。

嚴守底線、維護公平、正義的參賽環境不僅僅是賽事方的責任,也是每一名跑者的責任。一旦被查證屬於冒名頂替他人蔘賽,若出現意外保險公司將不予賠償。替跑也很有可能最終給自己造成無法挽回的傷害,讓家人陷入無盡的悲痛之中。所以,杜絕替跑,從我做起。

【有獎互動】

你對馬拉松替跑這件事怎麼看?

快來評論區寫下你的答案吧!

我們將會從中選出1名幸運星,

送出精美的咕咚運動裝備哦~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咕咚 的精彩文章:

瑜伽球還能這樣玩?3招增強核心及下肢力量
選對一件運動BRA比選對一個男人難多了!
都說沒有醜女人,只有懶女人!減掉幾十斤肉,她重生了!
沒有周期性原則,馬拉松訓練無從談起

TAG:咕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