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蘇35來華近一年仍有人不信 不願承認與俄差距是根本原因

蘇35來華近一年仍有人不信 不願承認與俄差距是根本原因

中國是否引進了蘇-35戰鬥機曾經是互聯網上的熱門話題,隨著時間的推移,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中國已經獲得了俄制蘇-35。近期,俄羅斯方面拍攝的塗有中國軍徽和軍隊編號的蘇-35照片流出,算是徹底證明中國已經引進了蘇-35。

近日曝光的刷塗有解放軍軍徽的蘇-35,徹底證明了中國已經引進了蘇-35

對事情有爭論其實是很正常的事情,但問題在於有部分人堅決否定並給出各種所謂的「證據」,甚至諸多信息和證據表明蘇-35已經來華時還有人否認。他們的理由是,國內航空工業已經發展到無需引進俄制蘇-35的地步了。那麼事實果真如此么?

我們不否認,中國航空工業在進入新世紀後確實獲得了長足發展,各方面進步明顯。但不得不指出是,羅馬不是一日建成的,由於航空工業目前涉及的領域相當複雜且範圍廣泛,雖然我們取得了長足進步,但在某些技術領域仍然與俄羅斯有差距,典型的就是發動機和矢量推力的應用。

發動機是老話題,就說矢量推力應用。從美國和俄羅斯的研製來看,關於矢量推力與飛行控制的整合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俄羅斯和美國耗費多年才讓矢量推力和飛行控制實現了融合,國內由於項目發展等諸多原因,到今天仍然未將矢量推力發動機裝到某個機型上進行整合。對於中國來說,想在短期內解決矢量推力整合事情,顯然是不可能的。也正因如此,引進蘇-35,獲得成熟的矢量推力機型的經驗,對於國內發展矢量推力是大有裨益的。即使單單基於這方面考慮而引進蘇-35都是十分有價值的。

蘇-35的發動機F117s是俄羅斯發動機的集大成者

客觀地講,俄羅斯航空工業領先中國的不只是矢量推力方面,還有整體系統整合方面。俄羅斯自六十年代就開始通過半物理模擬的手段去研究系統化評估作戰能力體系,也就是把計劃研製戰鬥機的性能參數放到一個可以活動的物理平台上,讓飛行員進行駕駛模擬,由此來評判飛機的作戰效能,這些作戰效能評估後來還納入了超視距、光電探測等內容,其評估結果成為戰鬥機決策的重要依據。從國內翻譯出版的俄羅斯院士回憶錄來看,中國也引進了俄羅斯的這些半物理模擬平台。

近期國內出版翻譯了一批俄羅斯院士的回憶錄,裡面透露了很多俄羅斯航空工業發展的內幕

其實,半物理模擬平台的引入只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半物理平台後面的整個思路體系,畢竟產品是思路體系的產物,這方面俄羅斯仍然有很多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最近國內航空部門和俄羅斯中央流體力學研究院進行交流和合作,就說明我們仍然可以從和俄方航空部門的交流中獲得益處。

同樣的原因,近期舉辦的北京航展上,中國航空部門再次展出了中俄聯合研製的大型寬體客機和重型直升機模型。從中國選擇俄羅斯作為合作夥伴這一事實來看,中國航空工業想要在短期內擺脫和超越俄羅斯還是比較困難的。

北京航展上展出的中俄聯合研製的寬體客機模型

綜上所述,否認甚至是刻意否認引進蘇-35這樣的事情,本質上來說,要麼是對航空工業的進展不是十分了解,要麼是過於樂觀。

樂不樂觀是一種對待事物的態度,但從另外一個層面來看,也能反映一個人對事務了解的多少和其是否能對問題得出準確判斷。態度上可以積極,但是不要事事都被態度所左右,判斷事情最好的辦法還是拿事實作為依據。

(作者:TSQ)

本文未經「迷彩派」許可禁止轉載。如果您想每天都獲得新鮮熱辣的軍事資訊,參與更多互動,歡迎搜索並關注「迷彩派」微信服務號:micaipai,或者「迷彩防務」微信訂閱號:mcpmil。

更多精彩內容:

越南軍媒公開軍校女學員開學靚照 稱讚她們美麗自信

殲-20出場氣勢驚人 《空天獵》中空軍的8大殺手鐧

甜美歌喉鄧麗君曾是「軍統特務」葬禮規模僅次於蔣介石

雪龍號科考船突遇意外 美國卻趁機瘋狂收集中方情報

逝去的傳奇:那些試飛成功後又下馬的中國軍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迷彩派 的精彩文章:

甜美歌喉鄧麗君曾是「軍統特務」葬禮規模僅次於蔣介石
雪龍號科考船突遇意外 美國卻趁機瘋狂收集中方情報
逝去的傳奇:那些試飛成功後又下馬的中國軍機
性能大幅提升,首艘國產航母即將安裝新型相控陣雷達

TAG:迷彩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