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日本美協秋拍:恭親王府那兩對西番蓮大瓶的傳奇故事

日本美協秋拍:恭親王府那兩對西番蓮大瓶的傳奇故事

藝術品全產業鏈交易平台

1912年,恭親王為幫助末代皇帝溥儀籌集軍餉,決定將恭親王府的收藏全部出售,而得到消息的山中定次郎不惜投下重金將恭王府除了書畫以外的青銅器、陶瓷器、玉器、翡翠等珍寶悉數收藏,從而奠定了山中商會成為世界上最大中國古董文物交易商的堅實基礎,而我們今天的主角也正是在這個時期前後流入日本的。

資料顯示,這件掐絲琺瑯大尊乃是出自長春閣之舊藏。長春閣是川崎財閥的創始人川崎正藏所設立的私人收藏室的名稱,而川崎正藏則是明治時期日本著名的實業家、政治家,在構築起龐大的商業財團的同時,在貴族院也佔有一席之地,位敘男爵。對許多古玩收藏者來說,川崎正藏最有名的還是他作為美術品收藏家的一面。他從財界政界隱退之後,致力於收藏美術品,對中國元、明、清三代古美術獨具鍾情,將這些收來的逸品藏入位於神戶的長春閣中,可謂日本的中國古美術收藏界泰斗級人物。川崎男爵曾經擁有過兩對共四件同樣類型的掐絲琺瑯西番蓮紋大尊,這些重器均來自於著名的山中商會之手。

那麽,這四件大尊的下落又是怎樣呢?

其中的一對,由川崎家捐贈給了位於廣島的嚴島神社寶物館。這個嚴島神社的來頭可不一般,其位於被譽為日本三景之一的安藝宮島,始建於公元六世紀,並在平安末期的公元十二世紀與日本歷史上鼎鼎有名的平清盛結下了淵源,得到當時權傾天下的平家一族的支持,神社得到了大規模的修整與興榮。平氏滅亡後,嚴島神社並沒有因此而衰落,反而得到了之後的歷代當權者的崇敬,無論是鎌倉幕府還是室町幕府的將軍均在此進行過供奉或參拜,再往後的戰國時代大名大內氏和毛利氏,乃至統一了日本的豐臣秀吉也是對此恭敬有加。

有著如此顯著歷史傳承的嚴島神社,可以說是全日本最重要的神社之一,而神社的寶物館中也收藏著無數奇珍異寶,一點也不遜色於神社的名號。

作為收藏泰斗的川崎正藏的捐贈品,那對掐絲琺瑯大尊也被擺放在了醒目顯眼的地方,並附有說明,乃是造船王川崎正藏在明治三十五年十月十日於該社參拜時進獻的。

再來看另一對尊的去向,我們可以從一本昭和十一年(1936)發行的《長春閣藏品展觀圖錄》中尋得其蹤。由此圖錄可知,山中商會以山中吉郎兵衛的名義於當年在大阪舉行了入劄會,其對象均為川崎男爵家舊藏的珍品。其中,第196號赫然標著「景泰七寶唐草大花瓶」的字樣,並有配圖和文字說明,尺寸為「高二尺三吋一分」,換算成公分就是將近70cm。與圖錄中的照片細細對比可見,無論是器形還是紋路皆別無二致,器高也大致相同,因此,我們有充分的理由可以相信,這件圖錄上的「景泰七寶唐草大花瓶」正是今天的主角「掐絲琺瑯西番蓮紋大尊」,跨越了八十一年的歷史,再一次出現在了拍場之上。這一對尊中的另一件曾經也在市場上出現過,之後由香港佳士得競拍。

LOT 141

明末清初期 掐絲琺瑯西番蓮紋大瓶

尺寸:H 68cm

來源:清恭清王府舊藏 川崎男爵家繼藏

著錄:《長春閣藏品展觀圖錄》No.196

JPY 4,500,000

RMB 270,000

此拍品圓口略向外擴,口沿下方有折進,頸部內束,周圍環置銅釘,腹部膨脹鼓起,極為豐潤飽滿,其狀若膽,圈足,足邊形似倒扣之缽,整體造型安穩中帶有莊嚴肅穆的尊貴感。通體在銅胎上施掐絲琺瑯工藝,以天藍色琺瑯料作地,其上用紅、白、藍、綠、黃等多種色彩勾勒出各式紋樣,組成繁複奢華的構圖,通過枝葉繁茂纏枝連綿的西番蓮來表現富貴不斷、繁榮無邊的美好願景,在三道百花瑞環的環繞下,將傳自西洋的工藝與中國傳統文化的精髓緊密結合到了一起。

我們已經多次提過,一件拍品的價值除了其本身的製作工藝與年代之外,其傳承、血統也是非常重要的。這件大尊自二十世紀初開始,從清朝貴族恭親王府流入近現代世界最大的中國古董文物交易商山中商會的手中,再成為川崎正藏的長春閣藏品,之後則是與其他幾件同款大尊分別走上不同的道路,在昭和十一年的入劄會後,於今年秋季的美協拍賣會上再次亮相於世人的眼前,如此不同尋常的奇妙經歷可謂罕見,且來源也極為清楚,確實是本次會場上不可忽視的一件珍寶重器。

其他精品一覽

LOT 107

清初 壽山石觀音座像

尺寸:H 20cm

來源:著名實業家浮田桂造舊藏

JPY 1,500,000

RMB 90,000

此拍品取料壽山石,質地溫潤細膩,色澤光亮艷麗。觀音頭頂高髮髻,額寬面盈,氣質典雅,端莊慈祥。身著飄逸天衣,衣襟上有蓮紋相飾,右手於胸前持書卷,左手扶左膝握念珠,雙足斜立,一副自由自在、無拘無束的輕鬆姿態。

如此一件用料考究、運刀深峻的壽山石觀音像,在表現出觀音菩薩慈悲為懷、救濟眾生的形象的同時,也將壽山石本身的特點充分展現,堪稱佳品。

LOT 108

清初 壽山石彌勒座像

尺寸:連座 H 11.5cm

備註:原裝牙座

來源:浮田桂造舊藏

JPY 2,000,000

RMB 120,000

參閱:福建博物院編《壽山石回故鄉》

此像呈現大肚彌勒佛造型,以布袋和尚的形象塑造。佛像臉龐豐腴,耳垂及肩,面帶輕鬆的笑容,袒胸露腹,其和藹慈祥的神態與豐碩鼓起的腹部顯得隨和而寬容,表示「量大福大」,提醒世人學習包容。右手置於膝頭,左手握住一隻布袋,意指與眾生以福祉。雙足呈箕坐,輕鬆寫意,輕鬆寫意,悠然自若。

像配牙座,牙板處鏤雕纏繞的夔紋,顯吉祥之意,而染牙的色澤與壽山石的色彩形成對比,增添了整體的色調豐滿度,而安穩坐於台座上的彌勒像則更給人一種安心感。

此像體型豐滿誇張而帶有獨特的美感,線條刻畫得流暢自如,尤其是面部的表情和細部的精琢刀刀入魂,在體現出匠人非凡的藝術造詣的同時也帶來祥瑞之祈願

LOT 110

清乾隆 白玉素身蓋碗

尺寸:D12.5cm 連座H16cm

來源:浮田桂造舊藏紅木嵌牙底座

款識:乾隆年制

JPY 4,500,000

RMB 270,000

此拍品圓侈口,口上扣合鈕蓋,碗壁呈現優美弧線,圈足,足內書「乾隆年制」款。全器以白玉制,玉質溫潤瑩透,色澤潔白素雅,不施任何修飾紋樣的器體帶來一種淡泊清新、返璞歸真的氣質。碗底配紅木座,呈台幾狀,膨牙板鏤雕卷草紋,嵌牙為飾,深邃的木質與素白的染牙完美契合,為純潔的素身玉碗增添了更多的色彩與變化。

LOT 112

清中期 碧玉狩獵圖圓插屏

尺寸:連座 H40.5cm

參考:倫敦蘇富比2016秋拍Lot35「碧玉高士賞游圖圓插屏」

JPY 5,000,000

RMB 300,000

LOT 115

清雍正 檸檬黃蓮花盤

尺寸:D 29.5cm

款識:大清雍正年制

備註:原配紅木座

參閱:故宮博物院藏《清代御窯瓷器》卷一下

JPY 1,500,000

RMB 90,000

LOT 116

清雍正 仿龍泉青釉纏枝花卉紋鳳尾尊

尺寸:H 69cm

款識:大清雍正年制

參考:松岡美術館藏「青瓷貼花牡丹唐草紋瓶」

參閱:《東洋陶瓷名品圖錄》P40,No.45

JPY 15,000,000

RMB 900,000

LOT 117

清雍正 鬥彩海水雲龍紋碗

尺寸:D20.5cm

款識:大清雍正年制

JPY 2,800,000

RMB 168,000

LOT 118

清乾隆 青花海水龍紋膽瓶

尺寸:D 20.5cm;H 41cm

款識:大清乾隆年制

來源:關東資深藏家舊藏

參考: 2017年4月香港蘇富比拍賣會中國藝術珍品專場Lot3618「青花穿蓮龍紋長頸膽瓶」

JPY 38,000,000

RMB 2,280,000

乾隆朝是清代鼎盛時期,瓷器生產取得了空前的繁榮,青花瓷也達到了登峰造極的程度。在督陶官的管理下,景德鎮御窯廠每年燒造各種瓷器都在數十萬以上,無論是工藝技巧還是裝飾技藝都已達到爐火純青的地步。乾隆朝青花瓷既與清幽的康熙青花有別,又與淡雅的雍正青花不同,乃是以紋飾繁密、染畫工整、造型新奇取勝,在清代青花瓷中佔有較大的比重,其燒造時間長,所燒產品眾多,傳世作品的品種也是十分豐富。

此拍品直筒圓口,細長頸,折轉處柔潤自然,圓腹略微拉長,弧線優美,圓潤飽滿,狀若懸膽,為典型的膽瓶造型。圈足,足內有篆書「大清乾隆年制」款。瓶外側以青花繪出五條蛟龍,有的騰雲駕霧,有的龍游大海,姿態不一,神態各異,為典型的雲龍紋圖案。龍紋乃中國瓷器及工藝品最重要的紋飾之一,象徵帝王與皇權,此瓶上的紋飾發色濃艷,強而有力,以堆疊法畫制,展現當時瓷匠的高超技術。

龍為主紋,背鰭似鋸齒,輔紋則是長腳如意狀雲,誇張變形,加大了扭曲的力度,令氣勢也得到了更大程度的發揮。畫面底部呈現洶湧波濤,驚濤駭浪雄壯豪放,尚有雙龍起伏於其間,可以想像那雲上的蛟龍也正是經歷了如此嚴酷的風雨考驗才能驅動萬雲飛龍在天,寓意極佳,令觀者心潮澎湃。

此瓶器形雋秀雅緻,以其脫俗的底蘊贏得文人的推崇。青花色澤濃郁輕快爽朗,線條清晰鮮亮精美絕倫,構圖層次分明,落筆疏密相宜,對畫面中的動態描繪精益求精,以達到栩栩如生的製作效果,再配上瓶口點綴的如意紋,吉祥萬千,堪稱清代青花瓷製作技藝的集大成者。

LOT 120

清乾隆 白釉包袱紋如意口花觚

尺寸:H25.3cm

款識:大清乾隆年制

JPY 5,000,000

RMB 300,000

此拍品呈花觚狀,口沿外撇,由八瓣如意頭組合而成,內外皆有鐫紋與棱條,細長頸連身接足,極為俊秀可人,近足處略外擴承木座,足底鐫「大清乾隆年制」款。

仔細看去,觚身中部凸雕起包袱巾結扣,形制獨特别致,優美大方,又蘊含「包福」之美好寓意,與如意造型的觚口形成呼應,寄託著人們對吉祥多福的嚮往與憧憬。

LOT 124

清嘉慶 粉彩蓮紋瓶

尺寸:H18cm

款識:大清嘉慶年制

備註:原配紅木座 舊木盒

JPY 3,000,000

RMB 180,000

嘉慶朝彩瓷以粉彩為主流,陳設器、文房用具、日用器及五供和法器等都屬常見之物。嘉慶早期的粉彩留有一些乾隆朝的特點,較為精細。

此拍品圓口外侈,短頸內束,豐肩筒腹,下腹部略內斂,圈足,整體造型好似燈籠。口沿內與足內施青釉,外壁則遍施黃釉作地,肩部與近足處環繞青色如意頭綴紅黃雙色花卉,黃地上開放出無數西番蓮,花朵之間有連綿的枝葉纏繞,顯得極為華貴燦爛,絢麗豪放,足邊圍回紋相飾,足底書「大清嘉慶年制」六字篆書款。

LOT 131

明 剔彩雙鳳紋方几

尺寸:L20cm W20cm H13.5cm

備註:舊木盒

JPY 1,500,000

RMB 90,000

明代《髹飾錄》有云:「剔彩,一名雕彩漆。有重色雕漆,有堆色雕漆。如紅花、綠葉、紫枝、黃果、彩雲、黑石、輕重雷文之類,絢艷悅目。」

此拍品幾面形呈四方,下方收進,膨牙板與直足之間勾勒出如意狀的曲線,小巧精緻優美嫻雅。通體表面施剔彩,勾勒出栩栩如生的枝葉藤蔓,藤上又點綴著數十朵綻放的鮮花,通過色彩的變化和線條的遊動表現出無比繁華榮茂的景象。在這一片奢華之中,幾面的菱花形開光內有雙鳳翩翩起舞,羽翼整齊、翎尾修長,輕盈地穿梭於花草之間,互相追逐嬉戲不止,令畫面充滿了韻動與活力。

這件方几形制經典,突出輕巧的特徵,以充分的想像力所呈現的如意狀曲線端莊嫻雅,通過精湛的刀工刻畫出的花草紋樣繁茂奢華,而作為點睛之筆的雙鳳起舞則是動感十足,極具藝術表現力,盡顯剔彩工藝的最高水準,雕工如畫。

LOT 133

清 剔紅寶相蓮花瓣大瓶

尺寸:H 58cm

參考:故宮博物院藏「剔紅芙蓉花紋大瓶」

參閱: 《故宮博物院藏文物珍品大系·清代漆器》P34,No.21

JPY 6,000,000

RMB 360,000

十八世紀正是宮廷漆器從清早期向清中期過渡的時期,此時的漆器工藝得以恢復,並開始朝鼎盛發展。這個階段的漆器製作,其工藝愈發精湛,式樣愈發繁多,色彩和種類也都更加豐富和齊全起來。

此作品圓口束頸,豐肩鼓腹,整體器形優雅自若,穩重大方,自然流露出一種尊貴至上的氣質。口沿、肩、足部有嵌銅蓮瓣裝飾,色澤古拙素樸,分別形成蓮台、俯蓮、仰蓮的造型,表「凈土」之意,象徵純潔,寓意吉祥。

器通體堆起厚厚的紅漆,漆質敦實而不失細膩,濃郁柔潤。其上細細雕出朵朵西番蓮紋,入刀深刻,造型玲瓏,其盡情綻放爭芳奪艷之勝景,凸顯出雍容華貴、繁榮昌隆,周圍則輔以密布的卷草紋,漫天纏繞連綿不絕,象徵富貴不斷、好運常在,所含寓意祥瑞至極,又充滿著生機勃勃之韻動感。

此瓶形制經典,曲線流暢,瓶體與剔漆皆具有非同一般的厚重感,雕漆運刀犀利,層次分明,構圖立體感強,呈現出的圖案則是吉祥無比,西番蓮卷草紋的尊貴與銅製蓮瓣的高潔堅毅完美融為一體,將華而不俗的氛圍提升到了一個更高的境界,盡顯清代雕漆工藝最高水準,確實是一件難能可貴的珍品。

LOT 142

明末清初 掐絲琺瑯荸薺瓶

尺寸:H20cm

款識:長春閣

來源:川崎男爵家舊藏

JPY 600,000

RMB 36,000

此拍品呈經典荸薺瓶樣式,圓瓶口微微外撇,直長頸,扁圓腹,圈足,形如新摘荸薺,水靈剔透。器通體在銅胎上施天藍色琺瑯釉,其上勾勒金邊,繪出藍、綠、白、紅、黃各色圖案,綻開二十朵絢麗的西番蓮花,組成密布纏綿的蓮紋纏枝卷草紋樣,表現出繁榮富貴的吉祥內。

足內底面上鐫篆書體「長春閣」三字款。這個長春閣可是大有來頭,乃是明治時期著名實業家川崎正藏的私人收藏室的名號,長年收藏有大批來自中國的奇珍異品。其中,出自恭王府、經山中商會之手流入日本的四件掐絲琺瑯西番蓮紋大尊十分引人矚目,堪稱鎮閣之寶,而從器物表面所施琺瑯釉的釉質釉色、以及紋飾花樣的細節形態來看,此荸薺瓶可以說與那四件大尊的風格如出一轍,這應該是當年入手了重器的川崎男爵直接在中國當地要求按照大尊的式樣所定製而成的。

此瓶形制別緻俊俏,琺瑯工藝華麗繽紛,又有著非同一般的淵源,寄託著收藏界泰斗的喜愛之情和匠人精湛的仿製技藝,出身於長春閣的事實則為其經歷增添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LOT 145

清初 銅錯金龍鳳香爐

尺寸:L16cm W11cm H19cm

款識:大明宣德年制

備註:連座 舊木盒

參閱:《明清宣德爐》P248,No.142

JPY 1,800,000

RMB 108,000

此拍品為銅胎表面錯金而制,呈鼎狀,上有鈕蓋,子母口扣合,蓋面鏤雕祥雲紋飾,雲霧間浮現出雙龍雙鳳,中心又有置團龍作鈕,將「龍鳳呈祥」的吉祥寓意以最為直觀的方式表達出來。

爐身表現汪洋大海波濤洶湧,浪頭顯現龍生之九子,姿態各異,自在暢遊,其間更有海螺、海貝等百寶散布。兩側各置一獸首銜環為耳,兇猛異常,充滿威嚴。爐底承圈足,近足處飾仰蓮紋環繞,意表高潔清新,足底鐫「大明宣德年制」款,其下又設一層蓮台底座,高高立起,將整器點綴得尊高華貴。

這件香爐做工精緻玲瓏,龍鳳、獸首、海怪的紋路線條頗為細巧,錯金處光亮燦爛,其餘各處皮色均清,潤澤如肌,精光內含,靜而不囂,深邃中透出明亮,張弛有度,把玩性極高。器配木箱上有書「明治三十九年獲贈於朝鮮金剛山表訓寺」,點明了該器的由來,應是從中國傳入朝鮮,又於二十世紀初來到日本收藏家的手中。

LOT 149

明 銅散金如意耳尊

尺寸:H 33cm

款識:宣德年制

JPY 3,000,000

RMB 180,000

古書有載:「灑金,一名砂金漆,即撒金也。麩片有細粗,擦敷有疏密,罩髹有濃淡。又有斑灑金,其文:雲氣漂霞、遠山、連線等。又有用麩銀者。又有揩光者,光瑩炫目」,形象說明了該技法的特徵。

此尊侈口束頸,頸側置雙如意耳,折肩外擴,上腹豐滿,下腹漸斂,圈足,器形飽滿敦厚,穩重大方,頗具震撼力。通體取優質精鍊銅,呈色深褐,隱約間閃現金色光芒,色調素雅,別具一番韻味。瓶體上施灑金工藝,金片疏密有致,形態不一,揮灑自如,宛若金色的雪花紛紛落下,色澤純正,璀璨生輝,平添華貴絢麗之感。足內有橫排長體篆書「宣德年制」四字款。

這件拍品造型經典,工藝別緻,尤其是灑金的技法爐火純青,整體的器形質地厚重強固穩定,表面的金片華美纖巧風流萬千,實屬明代宣德器中的精品。

LOT 152

清乾隆 銅鎏金三羊西番蓮紋香爐

尺寸:H16cm

款識:乾隆年制

JPY 8,000,000

RMB 480,000

LOT 155

清初 竹根雕鹿仙福壽

尺寸:H21cm

來源:原奉文堂舊藏2015香港佳士得秋Lot3156

參考:台北國立故宮博物院藏「雕竹壽星」

參閱:《匠心與仙工·明清雕刻展竹木果核篇》P87,No.21

JPY 2,500,000

RMB 150,000

竹歷來為中國文人所青睞,與其外表的自然特徵息息相關。竹子虛中潔外,生而有節,秀逸而富有神韻。這些自然特徵恰恰與文人們所追求的高尚脫俗、虛心自持、淡泊名利和富有氣節的精神氣質相吻合。古代文人在詠竹、畫竹的同時,也開始賞玩另一種與竹有關的物品—竹雕。

此拍品取一整塊竹根為料,質地堅實,呈色深褐,包漿古樸,可塑性較強。通過高超的立體圓雕手法雕琢壽星與鹿的造型:壽老標誌性的額頭高高隆起,象徵長生不老,臉上笑容可掬,顯出安然慈祥的神態,壽眉杏目,裹巾髮髻梳於腦後,須髯飄在胸前,一派仙風道骨的氣質。身著長襟,左手捧仙桃,右手則置於鹿頭上,雙腿微曲,安穩地坐在太湖石上。鹿屈膝跪地,顯得溫純服帖,應是已得到仙翁點化。

這件竹雕作品人物衣紋合度、眉目清晰,鹿身筋骨自然逼真、形象生動,所雕湖石則是處處窪窿、奇巧不羈,與竹料本身的紋路色澤恰到好處地融入到一起,彰顯匠人不俗的功力。

LOT 157

明 松枝樓閣犀角杯

尺寸:H14cm 重402g

參考:北京故宮博物院藏「犀角雕八仙慶壽圖杯」

參閱: 《故宮博物院藏文物珍品全集·竹木牙角雕刻》P172,No.148

JPY 9,000,000

RMB 540,000

犀角是名貴的藥材,也是雕刻工藝材料中的極品,中國古代歷代能工巧匠藉此創造出中國獨有的犀角雕刻工藝。明清時期,由於工藝美術突飛猛進的發函,雕刻工藝達到了一個新的高峰,精湛的雕刻藝術擴展到犀角材質中來,如此,形狀眾多、花樣各異的犀角杯就脫穎而出,聞名於世。由於犀角得之不易,受到歷代政府的控制,其製成的飾物也成了等級尊卑的標誌。明洪武二十一年成書的《格古要論》把犀角列入珍寶類中,可見對其有多麼珍視。《明史·輿服志》載:「其帶一品玉、二品花犀、三品金銀花、四品素金……」,即二品的官員方能佩戴犀角刻花的官帶,顯示出犀角的高貴地位。

此拍品選用上好犀角所制,敞口斂足,口沿不甚平整,自底部至口雕出虯松巨干,其枝葉一直伸到杯口之內。外壁上雕刻樓宇台閣、垣牆曲道,鱗次櫛比之間又能看到眾多人物穿行,一派熱鬧非凡的市井之景,與城外的勁松巨石形成鮮明而又頗具意趣的對比。

此犀角杯色澤深邃,古色古香,匠人以刀代筆,通過細膩流暢的刀法將其雕刻得端莊渾樸,韻致濃厚,展現在極具畫面感的構圖之中,盡顯治犀名家的精湛手藝和無上的品味。

LOT 158

清中期 竹黃春字套盒

尺寸:L21cm H13cm

參考:故宮博物院藏「文竹雕春壽字四子盒」

參閱: 《故宮博物院藏文物珍品全集·竹木牙角雕刻》P80,No.73紫檀座

JPY 3,500,000

RMB 210,000

竹黃工藝就是將竹子內層的淺黃色內皮經水煮、晾乾、壓平等工序,再貼到各式器物的胎上,其色澤光潤,類似象牙,稱「文竹」、「貼黃」、「翻黃」等。這種工藝始創於明末,在清代時頗為盛行,成為皇家所青睞的上貢之品。

此拍品以天圓地方的理念制形,盒呈天覆地式,蓋呈內圓外方,與古代祭禮用的玉琮相近。蓋表面貼竹黃,蓋面的圓形內貼刻雙龍、聚寶盆,中心部書一個大的「春」字,其上又壓著一個圓形「壽」字,展現福壽同春的吉祥寓意。方形四角處貼有九十六個篆書體「壽」字,加上圓邊處呈現的四處福壽圖,剛好湊成百壽之喜。

盒內置四個小盒,俱為方形,壁面襯以纏枝卷草寶相花紋,蓋面邊緣環繞回紋和蓮瓣紋,面中心分別貼「萬」、「年」、「如」、「意」四個篆書體字。全器表達出「春長在,壽百年,寶滿盆」的美好祈願。

此盒採取貼黃工藝精雕而成,紋飾華麗,工整緊湊,色澤宜人,是為竹雕藝術的珍品。

LOT 164

清初 黃花梨佛龕

尺寸:H51cm

JPY 1,800,000

RMB 108,000

LOT 165

清初 黃花梨夔龍紋雲石硯屏

尺寸:H66.5cm L44.5cm

JPY 3,000,000

RMB 180,000

LOT 172

唐 石雕三世佛

尺寸:L44cm W13cm H34cm

來源:關西地區藏家藏

參考:奈良國立博物館藏「如來三尊像」

參閱:《奈良佛像館·名品圖錄》P133,No.184

JPY 12,000,000

RMB 720,000

三世佛是大乘佛教的主要崇敬對象,通常被分為「橫三世」和「縱三世」兩種。其中,橫三世又稱三方佛,由釋迦牟尼佛、藥師佛、阿彌陀佛三尊所組成。

此拍品在一塊石板上浮雕而成,三尊的中心為釋迦牟尼佛坐像,螺發肉髻,雙目微合,面容圓潤,盡顯慈祥安寧之感,令人安心、平靜。背後呈二重光背,身披袈裟,右手置於膝頭,左手結印,交叉雙足置於膝上,全跏趺坐於蓮台之上,身形安定自然。

左右蓮台分立藥師佛與阿彌陀佛,均在寶珠光的照耀之下,身著袈裟天衣,身形自然輕盈,分別手持葯壺與柳葉,意指救濟眾生。此三尊像底下的蓮台出自同根,象徵三尊三位一體、並排合一,功德無量。

LOT 173

隋 石雕雙體觀音

尺寸:H27.5cm

來源:京都木村家舊藏

JPY 1,500,000

RMB 90,000

此拍品由一對分立於蓮花台上的雙體觀音構成,身形姿態左右形成對照。兩觀音均頭戴寶冠,面容豐潤,開臉承襲北朝之風,但已有了一些漢化的痕迹,追求含笑與靜穆的感覺;身著僧衣,胸佩瓔珞,下腹微挺,亦具有南北朝的風格,而整體身形則有所拉長。

雙觀音背後立起光背,呈舟形,將雙體像完全覆蓋,而觀音腦後的位置又各呈現輪光形的光背,內有蓮葉點綴其中。底座邊緣鐫「孝昌元年三月七日佛弟子侯舉惠為文丑一造像一區」。

LOT 174

南宋 青白瓷寶冠觀音座像

尺寸:H49cm

來源:廣島地區藏家藏

JPY 12,000,000

RMB 720,000

此拍品以白瓷製,胎質紮實,釉質純正,色調淡雅。觀音頭戴祥雲寶冠,精巧華麗,以示佛光普照。觀音面容豐腴,表情安寧祥和,展現救濟大眾之大慈大悲。身著天衣,胸前與下身俱配瓔珞寶珠,雙手結禪定印,兩足自然下垂穩穩端坐。

這尊觀音像做工嚴謹,一絲不茍,碾琢細緻,如雕似畫,在強調瓷釉本身溫潤晶瑩的美感的同時,也呈現出匠人巧奪天工的精湛手藝。

LOT 177

明 銅鎏金釋迦牟尼像

尺寸:H34cm

備註:大明宣德元年九月九日施

JPY 4,500,000

RMB 270,000

此像頭飾螺髪,髪施藍彩,排列規整,肉髻圓隆高凸,頂飾摩尼寶珠。額寬頭豐,眉間凸顯白毫,眼瞼低垂,目光下斂,雙唇微開,面含笑意,儀態端莊。寬肩束腰,體態健壯勻稱,身著袈裟,袒右肩,衣裾裙褶自然呈現,全跏趺坐於蓮座之上,右手結說法印,左手結禪定印,手腳刻畫寫實。蓮座台沿與近足處各飾一圈精細的連珠紋,花瓣飽滿整飭,台座上鐫「大明宣德元年九月九日施」之字樣。

這尊釋迦牟尼像在銅胎上施鎏金工藝,整軀造型大方,體態優美,形象莊嚴,做工講究,實為當時佛體造像的典範之作。

LOT 180

清乾隆 緙絲無量壽佛掛軸

尺寸:83×215cm

JPY 3,000,000

RMB 180,000

LOT 192

乾隆御筆 書法對聯

尺寸:32×134cm×2

紙本 軸

備註:知仁山水樂非獨,易簡乾坤趣可尋

JPY 1,200,000

RMB 72,000

LOT 193

乾隆御筆 戩穀

尺寸:137×68.5cm

絹本 軸

備註:京都藏家舊藏

JPY 1,800,000

RMB 108,000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今日聯拍 的精彩文章:

不識貨真可怕!30元賣掉的廢銅竟是國寶,差點葬身熔爐……

TAG:今日聯拍 |